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5.10.5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具有室温控制功能;室温控制器宜设在被控温的房间或区域内;自动控制阀宜采用热电式控制阀或自力式恒温控制阀。自动控制阀的设置可采用分环路控制和总体控制两种方式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5
22.2.4 采取降阻措施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地装置应被降阻剂或低电阻率土壤所包覆; 2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并应采用干线将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应与

•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6.2.4 无障碍游览路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障碍游览主园路应结合公园绿地的主路设置,应能到达部分主要景区和景点,并宜形成环路,纵坡宜小于5%,山地公园绿地的无障碍游览主园路纵坡应

• 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3-2011
9.1.2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及其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滚球计算法、分流系数的确定、雷电流参数的确定、环路中感应电压、电流和能量的计算、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的确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有关规定执行。

• 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614-2010
8.4.1漏泄同轴电缆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批量出厂验收时,宜在工厂内进行交流特性抽测,生产厂应提供出厂测试记录,在施工现场应进行直流特性检测,测试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环路直流电阻

• 炼钢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39-2015
16.5.4 除尘系统管道及检修设施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尘系统各环路的压力损失应进行压力平衡计算。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0%。当通过调整管径或改变风量仍无法

•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规范 GB 51221-2017
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 2 换热盘管组装完成后,应进行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时间不应小于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应无泄漏现象;换热盘管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应进

• [广西省]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DBJ 45/003―2012
制水系统; 5 应通过合理划分和均匀布置环路,并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减少各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相对差额大于15%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

•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 11/891-2012
的共用立管、在同一环路中而层数不同的并联垂直单管系统,当重力水头的作用高差大于10m,且设计工况供回水温差大于10℃时,并联环路之间的水力平衡应计算重力水头,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条件下计算值的2/3。 3 室内供暖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不包括静态平衡阀、流量控制阀或压差控制阀阻力),应考虑10%的余量。

• [陕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61-65-2011
5.2.13 室外管网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当室外管网通过阀门截流来进行阻力平衡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应大于15%。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在热力站和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 [河北省]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DB13(J)/T 107-2010
; 3水压试验应合格; 4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5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 [新疆省]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XJJ 063-2014
、在同一环路中而层数不同的并联垂直单管系统,当重力水头的作用高差大于10m,且设计工况供回水温差大于10°C时,并联环路之间的水力平衡应计算重力水头,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条件下计算值的2/3。 3室内供暖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不包括静态平衡阀、流量控制阀或压差控制阀阻力).应考虑10%的余量。

• [安徽省]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DB 34/1800-2012
密封后,在有压状态下插入钻孔,完成灌浆之后保压1h; 2 竖直与环路集管连接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30min,稳压后压力降应不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3 环路

• [河北省]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DB13(J) 128-2011
。 2采用通断时间面积法进行分户热计量时,应在户内典型位置安装室温调控装置,实现分户总体温控。 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可釆用分户总体控制或分环路控制方式调控室温,宜按主要房间划分釆暖环路并自动控制

•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CJJ/T 73-2010
选定,也可由软件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 表5.1.6 异步环或附合线路边数的规定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异步环或附合线路的 边数(条) ≤6 ≤8 ≤10 ≤10 ≤10表5.1.6 异步环或附合线路边数的规定

• 焊接作业厂房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GJ 353-2017
。 2 风道系统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通风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宜小于或等于15%,除尘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宜小于或等于10%,调整管径无法达到要求时,可设置调节装置

•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32146.1-2015
8.3.12 采暖 位于采暖地区的实验室建筑宜设置采暖系统。实验室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宜采用18℃~20℃。 采暖系统宜按南北朝向分开环路设置。采暖系统的散热器宜按每个自然开间的采暖

•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 132-2009
15.2.1 采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a,e)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采暖系统耗电输热比; L——室外管网主干线(从采暖管道进出热源机房外墙处算起,至最不利环路末端热用户热力入口止)包括供

•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53/T 39-2011
应通过合理划分和均匀布置环路,并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减少各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相对差额大于15%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5 分支管路宜按同程式方式布置。 6 冷、热水分支管路宜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

• 数字同步网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117-2015
3.1.4 同步区内应采用等级主从同步,应从高等级节点时钟向低等级节点时钟或同等级节点时钟传送定时基准信号。不应有高等级时钟从低等级时钟获取定时信号的“时钟倒挂”行为。当需从相同等级的节点取得同步信号时,应在工程设计中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形成定时环路。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GB 55024-2022
、顶层的结构圈梁钢筋应连成闭合环路,中间层应在每间隔不超过20m的楼层连成闭合环路。闭合环路应与本楼层结构钢筋和所有专用引下线连接。 5 应将高度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高度60m及以上水平突出的墙体应设置接闪器并与防雷装置相连。 内容来自

•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2018
串联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当有多个分环路时,各分环路总管上可根据水力平衡的要求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2 定流量水系统的各热力入口,可按照本标准第5.2.10条的规定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

• 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TB 10016-2016
理的前提下,应加大供、回水温差; 3 水系统规模较小、各环路水阻力相差不大且系统运行时段负荷变化较小,宜采用一次泵系统。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一次泵可采用变速变流量的运行调节方式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CJJ/T 34-2022
、室内系统形式、供热介质温度及压力、调节控制方式等,分别设置管网。 2 当系统较大、阻力较高、各环路负荷特性或阻力相差悬殊、供水温度不同时,宜在建筑热力入口处设置二次循环水泵或混水泵

• [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J32/J 19-2015
17.2.9 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应随施工进度相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且包括下列内容: 1 连接中间分、集水器的地埋管环路接管或水平环路集管处设关断阀。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