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212:2006
3.1.3 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应包括预应力施工(单次或多次预应力方案)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各种工况。应进行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必要时尚应考虑结构抗震和非线性影响。对于使用阶段需要换索的工况,在计算和构造上应预先考虑。

• [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 1074-2014
10.2.1 浇注混凝土前,应进行预应力隐蔽工程验收且应符合设计与相关标准要求,其内容包括: 1 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3 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管等; 4 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等。

•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1-2008
6.4.6 预应力筋安装完毕,应进行预应力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 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锚具、连接器的品种、规格、位置、数量等; 3 锚垫板、锚固槽的位置、数量等; 4 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管设置等; 5 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等。

•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JTGT 5440-2018
。 2 预应力锚杆杆体组装应按设计的形状、尺寸和构造要求进行组装,居中隔离架间距应不大于2.0m;杆体自由段应设置隔离套管,杆体外露长度应满足台座尺寸及张拉锁定的要求。

•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TB 10623-2014
7.4.3 混凝土箱梁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箱梁应根据需要设置进人孔,进人孔宜设置在梁端附近的底板上。 2 梁端伸过支点的纵向预应力筋数量应不少于1/2。 3

• 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216-2019
2.2.5 结构疲劳极限状态验算式: γ fat——钢结构疲劳作用分项系数; △σ e——钢结构验算部位等效等幅重复应力幅标准值(计入运营动力系数、离心力); △σ 0

•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T 50010-2010[2024年版]
10.3.11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当沿构件凹面布置曲线预应力束时(图10.3.11),应进行防崩裂设计。当曲率半径rp满足下列公式要求时,可仅配置构造U 形插筋。 [10.3.11-1] 当

• [河北]建筑基坑工程技术标准 DB13(J) T 8468-2022
预应力钢筋可根据截面高度和实际工程需要进行配置; 4 企口部位应采用统一尺寸。 图K.0.1 平板桩结构及配筋图 1 一预应力钢筋:2 一非预应力构造筋; 3 一箍筋;4 一阴样;5一阳榫 5 平板桩配筋、截面参数及力学性能应符合表K.0.1 的规定。 表K.0.1 平板桩配筋、截面参数及力学性能应

• 随钻跟管桩技术规程 JGJ/T 344-2014
A.0.3 随钻跟管桩桩底持力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桩底持力层扩底加固、水泥浆体或混凝土封底的构造(图A.0.3)。 图A.0.2 管桩桩芯通长灌注混凝土的随钻跟管桩构造 1-预应力

•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JGJ 161-2008
5.2.13 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的整体性连接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支承在墙或混凝土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板端钢筋应搭接,并应在板端缝隙中设置直径不小于Φ8的拉结钢筋与板端钢筋焊接

•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T D32-2012
数据为准,或根据现场条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具体确定;产品应用黑色包皮包装,运输、储存和堆放均应避免阳光照射,并应保持通风、干燥和远离高温源。

• 钢结构加固设计标准 GB 51367-2019
10.1.5 采用预应力加固钢结构构件时,可选择下列方法: 1 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的梁、板构件,可采用预应力水平拉杆进行加固,亦可采用下撑式预应力拉杆进行加固。若工程需要且构造条件允许

• [上海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 DG/TJ 08-2071-2010
8.1.2 装配整体式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应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等不利影响,宜较现浇结构适当增加构造配筋,并应避免由构件局部削弱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当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还应注意焊接程序

•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 DD 2019-08
7.2.2 地质构造 7.2.2.1 应系统梳理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及构造应力应变场背景特征,结合高精度遥感数据,初步解译调查区内主要断裂、褶皱、大型节理等,分析其对

• 水运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 JTS 152—2012
4.3.10 焊接钢板梁腹板应按下列规定配置加劲肋,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要求验算各区格的局部稳定性。 4.3.10.1 时,有局部压应力的梁,应按构造

• 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 JGJ/T 483-2020
6.3.3对于焊接截面梁,应按下列规定配置加劲肋: 1当h o /t w ≤80 ε k时,对有局部压应力的梁,应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肋;当局部压应力较小时,可不配置加劲肋。 2当h o /t w

•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标准 GB 50077-2017
; 3 夹片锚具(图6.8.14)的组件应具有符合其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其凸出或凹进混凝土表面的构造预应力筋的全长、锚具及其连接的其他部位的外包材料,均应符合连续、封闭及防水的要求。 图

• 钢铁企业冶金设备基础设计规范 GB 50696-2011
4.4.5 基础圆台基座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圆台基座的顶面应按构造配置双向钢筋网;当圆台基座不需要进行受热温度应力验算时,其侧面应按构造配置双向钢筋网。构造钢筋间距不得大于

• [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 1074-2014
10.2.13 钢筋安装的配合,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柱的竖向钢筋和梁的负弯矩钢筋,应按预应力梁节点构造详图中的位置安装,预留出锚垫板的安装空间; 2 普通钢筋安装时,宜合理避让预应力筋孔道

•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53-2008
等幅重复应力的指定循环次数可采用次。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构造细节的疲劳作用计算方法如下: 1 钢结构疲劳作用 钢结构等效疲劳作用可按式(F.2.2-1)计算。 (F.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