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92-2017
2.2.1 材料性能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Gc――混凝土剪切变形模量 vc――混凝土泊松比 Es――普通钢筋弹性模量 Ep――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

•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92-2017
3.2.3 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表3.2.2的各项容许应力可乘以下表规定的提高系数: 表3.2.3 容许应力提高系数表3.2.3 容许应力提高系数

•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92-2017
E.0.3 消压后,开裂截面钢筋应力增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p1,hS1――受拉区最外一层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m)。

• 高耸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1203-2016
5.7.24对预应力柔性杆施加预应力应做测定,其偏差值不应大于设计预应力值的10%。 检查数量:20%,每层同种柔性杆不少于2根。 检验方法:张拉法。

• 煤炭工业露天矿边坡工程监测规范 GB 51214-2017
5.2.3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工程应力监测,宜监测堆积排弃物土压力与排土场基底应力的变化,应力监测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有关规定。

• 污水处理卵形消化池工程技术规程 CJJ 161-2011
5.2.1 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池壁内的最小净距应满足施工要求,竖向预应力筋最大中心距不宜大于1400mm,环向预应力筋最大中心距不宜大于1000mm。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GB/T 50476-2019
8.3.2 不同环境作用等级下,预应力锚固端的多重防护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表8.3.2的规定选用。 表8.3.2 预应力锚固端的多重防护措施表8.3.2 预应力锚固端的多重防护措施

• 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 TB 10110-2011
8.6.2 预应力张拉前,施工单位应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锚具、喇叭口及管道摩阻等进行现场测试;设计单位根据实测数据调整预应力筋张拉控制有关参数。

•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TD 70-2010
11.3.5 洞门墙的基底应力可按式(11.3.5-1)~式(11.3.5-4)计算。 1 水平基底 2 倾斜基底 以上式中:σmax――基底最大压应力; σmin――基底最小压应力;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11.3.4-1)~式(11.3.4-4)。

•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13-2018
9.1.13 单元轨节长度应满足施工进度和铺设时应力放散最佳效果的要求,以1 000 m~2 000 m为宜,最短不得小于200 m。应力放散时,宜每隔100 m设一临时位移观测点。应力放散应均匀。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JGJ/T 140-2019
4.1.1 本章适用于现浇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以及预应力混凝土门架。

•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04-2020
12.6.1 高地应力区隧道施工应加强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围岩特性、水文地质、地应力等的预测、预报,确定高地应力硬岩岩爆等级、软岩大变形等级。

• 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CJJ/T 239-2016
8.2.22裂缝宽度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加固后为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限制裂缝宽度,其最大裂缝宽度 应按下式计算: 2等效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处的钢筋拉应力 应分别按下列4种情况进行计算: 1

•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25-2019
11.3.6 锚杆钢筋受拉承载力应满足张拉控制力的要求,锚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αcon应符合表11.3.6 的规定。 表 11.3.6 锚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表 11.3.6 锚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25-2019
3.2.4 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的挡土墙,基底压应力应按式(3.2.4)进行检算。 式中 σ――基础检算点的压应力(kPa); [σ]――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容许承载力调整值(kPa)。

• [山东]装配式混凝土楼梯应用技术标准 DB37/T 5261-2023
3.0.4 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普通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 钢筋,也可采用CRB550、CRB600H钢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楼梯的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

• [山东]装配式混凝土楼梯应用技术标准 DB37/T 5261-2023
4.4.6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楼梯宜在构件端部10d(d为预应力钢丝直径),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设置(3~5)片与预应力筋垂直的钢筋网。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2-2018
9.4.2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应根据施工方法、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选定体内、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比例,选用体外预应力钢索的防腐蚀措施。(新增)

•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15-2011
8.1.2 原位双剪法宜选用释放或可忽略受剪面上部压应力σ0作用的测试方案;当上部压应力σ0较大且可较准确计算时,也可选用在上部压应力σ0作用下的测试方案。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50-2020
5.5.5 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符合本规范第5.5.2条规定的条件下,其侧模应在预应力钢束张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方可拆除。

•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T 50011-2010[2024版]
C.0.3 抗震设计时,后张预应力框架、门架、转换层的转换大梁,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承重结构的受拉杆件和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不得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T 50010-2010[2024年版]
2.1.1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与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岩土工程勘察术语标准 JGJ/T 84-2015
5.2.14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nonlinear stress-strain relation 岩土的应力一应变不呈直线比例关系,而采用非线性弹性、弹塑性、黏弹性等模式描述的应力应变关系。

• [河北省]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设计标准 DB13 (J) T 8450-2021
2.2.7 穿越管段钢管许用应力计算参数 [σ]――钢管许用应力; σs――钢管的最小屈服强度; η――钢管许用应力提高系数; F――管道强度设计系数; Φ――钢管焊缝系数; Kt――温度折减系数。

•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87-2017
4.1.1 混凝土梁、板、柱、墙等均可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当梁柱节点钢筋密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群锚布置困难时,宜优先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