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CJJ/T 239-2016
8.4.4当采用预应力纤维带加固混凝土桥梁构件时,纤维带受力方式应设计成仅承受拉应力作用。抗剪加固时预应力纤维带可垂直于构件纵轴设置。

• 尾矿堆积坝岩土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547-2022
7.6.3 原位直剪试验的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绘制剪应力与垂直应力关系曲线、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 2 应确定强度参数。

•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T 50010-2010[2024年版]
8.3.1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8.3.1-1] 预应力筋 [8.3.1-2] 式中:——受拉钢筋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4.3.5 后张构件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σl1,应根据曲线预应力筋或折线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反向摩擦影响长度lf范围内的预应力筋变形值等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

•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 JGJ/T 279-2012
8.5.5 千斤顶张拉体外预应力筋的计算伸长值(Δl)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pm——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取张拉力端拉力计算截面扣除摩擦损失后的拉力平均值; lp——预应力筋的实际长度。

•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 50086-2015
5.3.5 非预应力锚杆的工作特性与适用条件可按表5.3.5选择。 表5.3.5 非预应力锚杆的工作特性与适用条件表5.3.5 非预应力锚杆的工作特性与适用条件;

•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 GB 50917-2013
3.4.3 体内有粘结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pd和抗压强度设计值ƒ′pd应按表3.4.3采用。 表3.4.3 预应力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MPa)表3.4.3 预应力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CJJ/T 104-2014
5.1.4 工作管道许用应力取值、管壁厚度计算、补偿值计算及应力验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DL/T 5366的有关规定。

• 混凝土电视塔结构技术规范 GB 50342-2003
11.5.6 预应力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按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或《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 5224的规定,抽样检查验收。

•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GB 50341-2014
7.2.4许用剪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 小于或等于60 或腹板上有加强肋时,许用剪应力不应大于91MPa; 2当 大于60 或腹板上无加强肋时,许用剪应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 有色金属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1099-2015
11.3.5 大面积剪切试验应绘制各法向应力下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剪应力与法向位移关系曲线,并可确定比例强度、屈服强度、峰值强度、剪胀点和剪胀强度等。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2-2016
4.1.3 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纤维筋时,在三a、三b、四、五类环境中纵向普通钢筋宜采用环氧涂层钢筋或镀锌钢筋。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2-2016
5.1.4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不宜超过0.75fptk,且不应超过0.80fptk,其中fptk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极限强度标准值。

•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JGJ/T 258-2011
3.2.1 受力的预应力筋宜采用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或冷轧带肋钢筋;受力的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也可采用热轧光圆钢筋。

•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 CECS 52:2010
2.1.27 预应力综合内力 prestressing total(resulting)inter-nal forces 预应力荷载的效应,即混凝土截面上的预应力综合轴力、综合弯矩及综合剪力的总称,其值可取有效值或控制值,若不指明则为有效值。

•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 CECS 52:2010
2.2.5 预应力综合内力 Ntot——预应力综合轴力有效值,以受压为正; Mtot——预应力综合弯矩有效值; Nlat——作用在柱或预制方垫块侧面的Ntot值; Mt、Mtu——Nlat产生的抗裂摩擦扭矩、承载力摩擦扭矩。

•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 CECS 52:2010
3.6.5 当采用“先拉后折”工艺时,直线(初折线)张拉控制应力σcon1应低于折线(终折线)最终控制应力σcon2,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L1、L2——压折前、后预应力束中心线总长度; Es——钢筋的弹性模量。

• [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 08-9-2013
C . 0 . 3 抗震设计时,后张预应力框架、门架、转换层的转换大 梁 ,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承重结构的受拉杆件和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不得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JGJ 115-2006
2.1.6 预应力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 prestressed concrete ofcold-rolled and twisted bars structure 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冷轧扭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 [河北省]市政给排水构筑物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13(J) 58-2005
2 . 0 . 10 无粘结预应力筋 unbonded tendon 采用专用防腐润滑油脂和塑料涂包的单根预应力钢绞线,其与被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7.3.7 混凝土徐变的作用可采用徐变应力折减系数法近似考虑,可将弹性方法分析结果乘以徐变应力折减系数确定,徐变应力折减系数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2.1.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与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 GB/T 51234-2017
D.0.3疲劳容许应力幅[ ]应根据构件或连接形式按表D.0.3-1~表D.0.3-2的规定取值。表D.0.3-1 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板容许应力幅;表D.0.3-2闭口加劲肋正交异性容许应力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