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自承重砌体墙技术规程 CECS 281:2010
2.1.4 控制缝 control joint 设置在墙体应力比较集中或墙的垂直灰缝相一致的部位,并允许墙身自由变形和对外力有足够抵抗能力的构造缝。

• 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 GB 50416-2017
10.6.1 永久避难硐室应布置在井底车场、大巷、石门、采区上(下)山等重要避灾线路上,应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

•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8-2021
2.0.11 当施工中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预应力筋代换时,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构件承载能力、正常使用、配筋构造及耐久性能要求,并应取得设计变更文件。

•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 JTG /T 3365-01-2020
6.1.1 斜拉桥各主要组成部分的构造,应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使内力传递顺畅,减少应力集中,便于施工和养护。

•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 50352-2019
2.0.25 变形缝 deformation joint 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 水运工程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JTS 167-15-2019
3.3.10 TSC管桩所采用的桩尖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用,常用桩尖结构参数及构造可按现行行业标准设计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的有关规定执行。

•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22-2017
4.5.1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枕梁(图4.5.1)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枕梁内配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构造配筋的有关规定。

•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2―2008
14.3.1 墩台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增设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构造要求分别按本规范第5章~第8章进行。

•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技术标准 CJJ/T 276-2018
B.1.5 对连续梁桥的中支点组合梁段,可按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方法计算短暂状况和持久状况下的应力与抗裂性,并应配置抗裂构造钢筋。

•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 14370-2015
7.10.1 根据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的构造,设计制作专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试验平台,钢筋混凝土构件长度不应小于3m。也可在施工现场进行试验。

•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 JGJ 22-2012
3.5.5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薄壳结构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及端部锚固区的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 节段预制混凝土桥梁技术标准 CJJ/T 111-2023
8.1.3 对预制构件运输、安装过程中的重要受力部位,如吊点或吊孔、临时预应力锚固块等,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受力要求进行构造设计。

• 节段预制混凝土桥梁技术标准 CJJ/T 111-2023
8.1.5 节段预制混凝土桥梁构造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 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