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上海市]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 DG/TJ 08-804-2005
4.15.4在有可靠安全措施的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承载力检验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试验时的最大荷载值(包括自重)取目标使用期内的荷载验算值的1.55倍。 2目标使用期内的荷载验算值取荷载

• 城市供热管网暗挖工程技术规程 CJJ 200-2014
行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3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4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标准组合作用下,计算截面处于受弯或大偏心受拉(压)时,其最大裂缝宽度可按本规程第8.4.11

•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2―2008
5.2.6 在受拉区采用增大截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新增纵向普通钢筋的拉应变εs2按下列公式计算,参见图5.2.6: 式中:Md1――第一阶段弯矩组合设计

•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CECS 230:2008
腹板的厚度; Mp——钢连梁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 Vp——钢连梁的塑性受剪承载力; leff——连梁的有效跨度,leff=ln+2a,a为混凝土剥离层厚度,可取30mm。

•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GB/T 50708-2012
; d——螺栓或钉的直径; e0——构件的初始偏心距; h——构件的截面高度; hb——变截面构件的截面最大高度; hn——受弯构件在切口处净截面高度; I

• 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242:2016
5.8.5 水泥复合砂浆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疲劳验算时,换算截面的受压区高度xm0和惯性矩Ifm0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xm0——换算截面的受压区高度; Ifm0

•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 JGJ/T 421-2018
承担;墙架柱在每层高度范围内,可近似地视作两端铰接的竖向构件;楼面板和楼盖梁应按承受楼面竖向荷载的受弯构件计算;水平荷载由抗侧力构件承担; 3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纵墙可视作竖向连续梁,墙体的高宽比应小于4;横墙应与纵墙、楼盖可靠连接,以保证房屋的整体刚度。

•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07-2010
5.0.1肋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中,肋梁的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受扭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计算规定;箱体的顶板或底板可作为肋梁

•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JGJ 138-2016
剪力墙墙肢截面的剪力计算值; Mwua——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后的剪力墙墙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应按实际配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向力设计值确定,有翼墙时应计入墙两侧各

•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JGJ 138-2016
实配钢筋面积、型钢截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Mlb、Mrb——连梁左、右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VGb——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ln——梁的净跨。

•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4-2008
5.2.1 脚手板、横向水平杆应按受弯构件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脚手板计算简图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当立杆纵距为1500mm、横向水平杆间距为750mm时,计算简图可采用

• 高耸与复杂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 GB 51008-2016
出较高的等级、而按较大的计算变形评定出较低等级时,则按不利条件,应以较低等级为准。 表9.3.4 压型钢板变形的等级 注:l为受弯构件跨度,悬臂梁为其悬臂长度的2倍。表9.3.4 压型钢板变形的等级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6.3.4 在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中,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α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B.0.1 一跨内常用预应力线型布置可分为单段直线、多段直线和折线等(图B.0.1),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体外预应力受弯构件,可按表B.0.1-1~表B.0.1-3计算单跨构件主弯矩作用下的杆端约束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10.3.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应力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应根据本规范第5.5节条文规定的计算原则进行。 当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作为箍筋时,其考虑弯曲影响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上海市]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 DG/TJ 08-32-2008
8.1.7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剪强度在不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计算。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框架梁端部截面的抗剪强度,应按

• 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规程 CECS 39:92
第2.2.1条 深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fyAsz (2.2.1-1) 内力臂z按下列规定取用: 一、对简支深梁和连续深梁的跨中截面 z=0.1

• 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 CECS 43:92
4 . 3 . 3 采用构造齿槽的暗牛腿式节点,型钢暗牛腿的受弯、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式中 M x --绕x轴的弯矩,M x =V a ; W x --对x轴的截面抵抗矩; V--由型钢

•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92-2017
混凝土间的粘结力后,则采用全部换算截面(但对受拉构件、受弯及大偏心受压构件中运营阶段设计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不计管道部分)。 2 先张法结构应采用换算截面。 3 配置较少非预应力钢筋的构件(一般指不允许出现拉应力的构件)计算换算截面时,可不考虑非预应力钢筋。

•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2012
: 3)弯曲屈服型: 式中:Ms(MsN)——耗能梁段无轴力或有轴力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 Vs——耗能梁段的全塑性受剪承载力; e——耗能梁段的净长度。 4 耗能梁段宜设计为剪切屈服型,与柱连接的耗能梁段不应设计为弯曲屈服型。 内容来自

•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 50429-2007
11.2.2 铝合金面板的强度可取一个波距的有效截面,作为受弯构件按下列规定计算。檩条或T形支托作为连续梁的支座。 式中 M ——截面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可按图11.2.2的面板计算模型求得

•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 JGJ/T 187-2019
5.3.2 当计算板式基础承载力时,应将塔机作用于基础的4根立柱所包围的面积作为塔身柱截面,并取柱边缘截面I—I处作为计算受弯、受剪的最危险截面(图5.3.2)。计算时应采用基础底面的地基净反力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8.2.14 墙下条形基础(图8.2.14)的受弯计算和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8.2.13 基础底板短向钢筋布置示意 1—λ 倍短向全部钢筋面积均匀配置在阴影范围内 图8.2.14 墙下

•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SL 482-2011
梁进行计算。 2 槽身跨高比不大于5.0时,应按深受弯构件设计。简支深受弯构件的内力可按一般简支梁计算。连续深受弯构件的内力,当跨高比小于2.5时应按弹性理论的方法计算,当跨高比不小于2.5

•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JGJ/T 12-2019
7.2.6 轻骨料混凝土梁中弯起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拉区中,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可设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前,但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