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上海]基坑工程技术标准(2018 年修订) DG/TJ 08-61-2018
9.5.15 混凝土板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混凝土板桩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30%后方可拆模,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吊运,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沉桩。 2 混凝土板桩打入前应进行桩体

• [安徽省]屋面和楼地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5007-2014
6.4.3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保温屋面施工工艺流程如图6.4.3所示。 图6.4.3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保温屋面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保温板为泡沫混凝土板或发泡水泥板)

• [安徽省]屋面和楼地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5007-2014
5.1.2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屋面保温构造由找平层、泡沫混凝土板或发泡水泥板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等(图5.1.2)组成。 图5.1.2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屋面保温层构造示意图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标准 JTGF 80-1-2017
8.10.8 组合梁斜拉桥的混凝土板 1 组合梁斜拉桥的混凝土板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混凝土板的浇筑或安装程序应满足设计要求。 2) 施工过程中,当索力和高

• [安徽省]屋面和楼地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5007-2014
6.4.3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保温屋面施工工艺流程如图6.4.3所示。 图6.4.3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保温屋面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保温板为泡沫混凝土板或发泡水泥板)

• [安徽省]屋面和楼地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5007-2014
5.1.2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屋面保温构造由找平层、泡沫混凝土板或发泡水泥板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等(图5.1.2)组成。 图5.1.2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屋面保温层构造示意图

•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 DL/T 5016-2011
4.0.18 下游混凝土防渗板 downstream concrete slab connected with the plinth 趾板下游坝基表面用于延长渗径、减小基础水力梯度的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网喷混凝土板。

•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 CECS 261:2009
5.1.3住宅填充外墙除选用轻型块材砌筑外,宜积极提高预制装配化程度,可选用、发展和推广下列各类新型外墙: 1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外墙(ALC); 2薄板钢骨——砌筑复合外墙

•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4-2013
E.12 预制混凝土板 预制混凝土板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项目特征描述的内容、计量单位及工程量计算规则应按表E.12的规定执行。 表E.12 预制混凝土板(编号:010512) 项目编码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GB 51004-2015
6.3.10 钢板桩挡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0-1的规定,混凝土板桩挡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0-2的规定。 表6.3.10-1 钢板桩挡墙允许偏差 表6.3.10-2 混凝土板桩挡墙允许偏差 表6.3.10-1 钢板桩挡墙允许偏差;表6.3.10-2 混凝土板桩挡墙允许偏差

• [上海]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DG/TJ 08-59-2019
8.3.5 新建道面钢纤维混凝土板的厚度,飞行区指标Ⅱ为A、B时,厚度不宜小于180mm;飞行区指标Ⅱ为C、D、E、F时,厚度不宜小于220mm,且不宜小于普通混凝土板厚度的80%。

• [上海]基坑工程技术标准(2018 年修订) DG/TJ 08-61-2018
12.2.4 混凝土板桩支护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9.5 节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板桩兼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时,尚应满足永久性结构的设计要求。

•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 JTG/T D64-01-2015
5.1.2 组合梁的剪力连接件应能够承担钢梁和混凝土板间的纵桥向剪力及横桥向剪力,同时应能抵抗混凝土板与钢梁间的掀起作用。

• [河北]城市道路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工程 技术标准 DB13(J)T 8489-2022
7.3.3 整体现浇混凝土板式墙面加筋土挡墙施工流程应符合图7.3.3 的规定。 图7.3.3 整体现浇混凝土板式墙面加筋土挡墙施工流程示意图

•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300-2000
4.3.3 斜坡式护岸的护面结构可采用抛理块石、混凝土人工块体、干砌块石、干砌条石、浆砌块石、栅栏板、混凝土板及模袋混凝土等。

• 水运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 JTS 152—2012
13.2.2 采用弹性计算方法计算组合截面中钢梁的应力时,可将混凝土板的计算宽度除以钢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换算成钢截面;计算混凝土板的应力时,可将钢梁截面乘以钢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换算成混凝土截面。

•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GB 51249-2017
8.3.5 混凝土翼板的等效厚度hcb,对于板肋垂直于钢梁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hcb应取肋以上的混凝土板厚;对于板肋平行于钢梁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hcb应取1/2肋高以上的混凝土板厚。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6-2013
8.2.1 坡式护岸可分为上部护坡和下部护脚。上部护坡的结构形式应根据河岸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活动情况,采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预制块、现浇混凝土板、模袋混凝土等,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下部护脚

• 无机防水堵漏材料 GB 23440-2009
6.6 粘结强度 采用符合JC/T 985―2005中6.3规定的混凝土板、6.4.5规定的拉伸粘结强度成型框。混凝土板按6.1.3条件浸水24 h取出,擦去表面水渍后按JC/T 985―2005的6.8进行试验。

•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10
6.4.3 水泥混凝土板块面层的缝隙中,应采用水泥浆(或砂浆)填缝;彩色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人造石板块应用同色水泥浆(或砂浆)擦缝。

• 水运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 JTS 152—2012
13.2.4 组合梁在计算抗弯承载能力时,正弯矩作用区段可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的共同作用,在负弯矩作用区段可不考虑混凝土板的作用,但应计算受拉钢筋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