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2009
5.2.5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只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时,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可设置一个,但该防火分区至少应有

• 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 GB/T 51243-2017
6.2.1电缆走道位置、高度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电缆走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扭曲和歪斜; 2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m: 3电缆走道

• [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 DB 34/1524-2011
结合空调室外机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置对阳台进行综合布置,合理利用阳台空间。 4 套内储藏空间精细化设计: 利用入户处上部、走道上部或尽端、房间入口上部、阳台等空间,结合室内装修,设置适量的储藏空间(储藏柜)。储藏空间应合理布局,方便使用。储藏空间可采用成品装配式柜体。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 版)
4.2.4 疏散楼梯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在首层通过同一条疏散走道直通室外时,该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楼梯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各自承担的通至该走道的疏散净宽度两者中的较大值;但按此计算时,该走道不得开设与首层其他空间连通的门、窗洞口,该走道墙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 h。

• [浙江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南 第3部分:商场市场 DB33/T 828.3-2011
4.3.6 商场市场营业厅内柜台和货架应合理布置,在疏散走道与营业区地面上应设置明显的界线标志。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当一层的营业厅建筑面积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 版)
7.2.32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当走道或回廊周围的房间均设置了满足《防排烟标准》要求的排烟设施时,走道或回廊的机械排烟量可按60m/m²h计算,且不小于13000m²/h,或在走道或回廊两端(侧

•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LTE工程技术标准 GB/T 51278-2018
5.3.1电缆走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扭曲和歪斜; 2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每米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 3吊挂安装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应垂直、整齐

•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2009
8.2.2 消防疏散标志灯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1 有侧墙的疏散走道及其拐角处和交叉口处的墙面上; 2 无侧墙的疏散走道的上方; 3 疏散出入口和安全出口的上部。

• 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 GB 50681-2011
8.4.8 走道板及检修平台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或网纹钢板,不应采用漏空钢板、钢筋条板。抗震设防地区,采用钢筋混凝土小板时,应采取与走道梁固定的措施。

•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1部分:配备指南 GB 21976.1-2008
6.1.1 逃生缓降器、逃生梯、逃生滑道、应急逃生器、逃生绳应安装在建筑物袋形走道尽头或室内的窗边、阳台凹廊以及公共走道、屋顶平台等处。室外安装应有防雨、防晒措施。

• 工业企业调度电话和会议电话工程设计规范 CESC 36:91
第2.0.7条 调度桌、柜的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00mm;桌、柜的背面如需维护时,背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800mm;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主要走道不应小于1500mm,次要走道不应小于800mm。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SL 398-2007
7.5.3 架空设置皮带机时,两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5m的走道,走道底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φ10mm以上的钢筋焊制,间距不大于3cm,或采用防滑钢板焊制。

• 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技术标准 JGJ 459-2019
5.4.2 脚手围挡板、走道板的承载力与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脚手围挡板、走道板应进行受弯承载力验算,可按本标准式(5.3.2-5)计算。弯矩Mp可按本标准式(5.3.2-6

• 立体仓库货架系统设计规范 GB/T 39681-2020
5.7 楼板和走道荷载 对于楼板或走道上起作用的荷载按实际需求计算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不应低于300kg/m2,其他情况应符合GB4053.3 的相关规定。

•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CECS 138-2002
6.1.4 当利用池壁顶端的走道板、工作平台作为池壁的支承构件时,走道板、工作平台和池壁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1.4): 1 走道板或工作平台的厚度不宜小于20cm,并应对其横向受力进行计算

•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GB 55037-2022
8.2.1 下列部位应采取防烟措施: 1 封闭楼梯间; 2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3 消防电梯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4 避难层、避难间; 5 避难走道的前室,地铁工程中的避难走道。

• [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 DB34/T 1950-2013
5.2.3 总平面布局应确定用地布局结构、道路交通系统、空间布局和环境规划设计,确定各类建筑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界线,提出重要建筑单体初步设计方案。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2018年版)
6.4.14 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

• 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技术标准 JGJ 459-2019
7.5.5 钢平台盖板、脚手走道板、围挡板制作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7.5.5的规定。 表7.5.5 钢平台盖板、脚手走道板、围挡板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7.5.5 钢平台盖板、脚手走道板、围挡板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51251-2017
3.4.3 封闭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3/h计算。避难走道前室的送风量应按直接开向前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乘以1.0m/s 门洞断面风速计算。

• [深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消防技术标准 SJG 113-2023
4.4.12 管廊夹层及综合井内的配套用房内部最远点至其通向走道的房间门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30m;走道尽端及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门至最近逃生口的距离不宜大于30m。除管廊舱室外,所在楼层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逃生距离可增加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