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82-2016
手孔支架上的排列顺序应与光、电缆管孔运用相适应,在人手孔内应避免光、电缆相互交越、交叉,不应阻碍空闲管孔的使用。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铜包铝电力电缆工程技术规范 CECS 399:2015
5.1.2 铜包铝电力电缆标志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厂房及变电站内应在电缆终端头、接头处装设标志牌; 2 室外电缆线路应在电缆终端及接头、电缆管的两端、人孔及工作井处、电缆隧道内转

• 低压电气装置 GBT 16895.10-2010
444.7.2 设计导则 电缆管理系统的材料和形状选择依赖于以下的考虑: a) 沿路径电磁场强度(邻近电磁传导和辐射骚扰源); b) 传导和辐射的允许水平; c

• 水运工程结构防腐蚀施工规范 JTS/T 209-2020
。 9.3.5.2 阴极保护用电缆应采用钢管或聚氯乙烯管保护,或敷设于有盖的电缆管沟中,不应暴露于日光曝晒和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电缆套管或管沟中的电缆应分类固定于电缆支架上,采用钢质电缆支架时,应根据所处环境

•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 TB 10007-2017
19.0.13 信号专业与动车专业的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获取动车交路设计资料; 2 获取动车段、动车运用所股道停车要求等资料; 3 共同确定动车段、动车运用所的信号用房、电缆管线布置、存车场股道信号机的布置等。

• 氨纶工厂设计规范 GB 50929-2013
5.9.3 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气相腐蚀较大的场所,应采用相应抗腐蚀的电缆管和电缆桥架; 2 在同一电缆桥架内,交流电源线路、安全联锁线路与信号线路间、本安线路与非本安线路间,应采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或采用不同电缆桥架。

• [上海市]城镇天然气站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G/TJ 08-2103–2012
8.3.11电缆管的室外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0.25m。 检验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处。 检验方法:目视检查,钢卷尺测量。

•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TB 10621-2014
14.13.11 信号与动车专业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动车段(所)信号用房及电缆管线的布置应在动车专业的协调下统筹安排。 2 动车段(所)存车场股道信号机布置应符合股道存车以及列控参数的要求。

•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TB 10623-2014
15.13.11 信号与动车专业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动车段(所)信号用房及电缆管线的布置应在动车专业的协调下统筹安排。 2 动车段(所)存车场股道信号机布置应符合股道存车以及列控参数的要求。

• 给水排水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 162:2004
5.2.11 电缆管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采取下列防热膨胀措施之一: 1 根据现场情况,弯管形成自然补偿。 2 增加一段软管。 3 在两管连接处预留适当的间距,外套套管单端固定。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 50168-2018
6.3.1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电缆管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足够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1 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157-2013
16.2.10 通信光、电缆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6.2.10-1的规定。沿墙架设电缆、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6.2.10-2的规定。 表16.2.10-1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17-2018
的场所,或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以及穿越道路、铁路等地段,宜采用隧道; 3 受城镇地下通道条件限制或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下,与较多电缆沿同一路径有非高温的水、气和通信电缆管线共同配置时,可在公用性隧道中敷设电缆。

• 粘胶纤维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750-2012
7.1.10 在电线电缆管道、终端头和接头处应设置标志牌,标志牌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 2 字迹应清晰、不脱落; 3 腐蚀性场所应采取防腐措施; 4 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挂装应牢固。

• 海底光缆工程设计规范 GB/T 51154-2015
5.2.5 海底光缆埋设评估勘察的静力触探试验频度宜达到浅海段每4km~10km一次,近岸段为每2km~5km一次;海洋路由勘察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GB/T 17502的有关规定。

• 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T 51274-2017
11.2.2管槽的预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GB/T20041的有关规定。管线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的有关规定。

•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 RFJ 01-2015
7.6.3 密闭翼环应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钢板应平整,其厚度和翼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管、通风管的密闭翼环厚度不小于10mm; 2 电缆管的密闭翼环厚度不小于5mm

• ±800kV及以下直流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729-2012
5.2.11 设备基础电缆埋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电缆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的有关规定。金属管应有防腐要求;塑料管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 TB 10007-2017
1)车站主干信号电缆宜敷设在电缆槽内,站台范围内的信号电缆宜设置电缆管道、槽道、电缆井等敷设; 2)区间路基地段的信号电缆可敷设在电缆沟内,区间路肩、桥梁地段的信号电缆宜敷设在电缆

•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 89-2012
6.2.6 电缆保护管不应有孔洞、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金属电缆管应采用热镀锌管、铸铁管或热浸塑钢管,直线段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有弯曲时不应小于2倍;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其内径不宜小于100mm。

• 低压电气装置 GBT 16895.10-2010
444.6.1 一般规则 共用同一电缆管理系统和相同路由的信息技术电缆和电力电缆应根据以下各款的要求进行安装。 应实施根据GB/T 16895.23和/或GB 16895.6的

• 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 CJ/T 414-2012
6.5.2 制造工艺 电缆连接板应采用挤压工艺成型再经机械精加工制造工艺制成,未注加工尺寸公差应符合GB/T 1804-m的规定。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线工程技术规程 T/CECS 532-2018
8.3.4 电缆防火封堵措施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穿越防火分区、贯穿隔墙及竖井的孔洞处、电缆管孔处等应进行防火封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