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5.4.9 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内径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2.0.20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water-loop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水/空气热泵的一种应用方式。通过水环路将众多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余热为主要特征的空调系统。

•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
5.4.8 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内径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
5.8.6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总供回水压差不宜大于50kPa。应减少热水供暖系统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超过15%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 DB 29-22-2013
11.1.6 住宅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各并联环路(不包括共同段)的阻力相对差额不应大于15%,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作废版]
5.8.3 通风、除尘、空气调节系统各环路的压力损失应进行压力平衡计算。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一般送、排风系统 15% 除尘系统 10% 注:当通过调整管径或改变风量仍无法达到上述数值时,宜装设调节装置。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作废版]
6.4.9 空气调节水系统布置和选择管径时,应减少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超过15%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 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 JTS 165—4—2011
5.7.1 集装箱码头交通组织应根据交通量、集装箱码头大门位置、堆场道路布置和码头作业方式等确定。生产车流与非生产车流宜分离,生产车流宜按环路单向设计。

• [河北省]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DB13(J)/T 107-2010
8.3.14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地表水换热器单元的阻力不宜大于80kPa,各组换热器单元(组)的环路集管应釆用同程布置形式。环路集管规格按比摩阻不大于150Pa/m,流速不大于1.5m/s确定。系统供回水管水流速度宜为1.0 〜 3.0m/s,比摩阻不宜大于200Pa/m 。

• [河北省]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DB13(J)/T 107-2010
6.3.1地埋管换热器可分为水平埋管换热器和垂直埋管换热器两大类:1水平埋管换热器可以布置为U型单环路、双环路或多环路,也可布置为排圈式或螺旋式; 2垂直埋管换热器可以布置为单U型、并联双U型、串联

• [河北省]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DB13(J)/T 107-2010
6.5.10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前、地埋管换热器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及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成后都应对管道进行冲洗。

• [河北省]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DB13(J) 128-2011
5.3.1室内釆暖系统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确保各并联环路间(不包括公共段)的压力损失差额不大于15%;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CJJ/T 185-2012
3.6.4 新建管网和既有管网改造时应进行水力计算,当各并联环路的计算压力损失差值大于15%时,应在热力入口处设自力式压差控制阀。

• [北京市]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 DB 11/806-2011
5.4.5 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距墙面最近的加热管与墙面间距宜为100mm;每个环路加热管总长度与设计图纸误差不应大于8%。

•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 GB/T 50976-2014
4.3.5 同一回路应在同一根电缆内走线,应避免同一回路通过两根电缆构成环路,每组电流线或电压线与其中性线应置于同一电缆内。

•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823-2013
4.6.8 监控网络宜采用工业以太网。大型或安全性要求高的系统,监控网络和控制网络宜分开设置。监控网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型系统监控网络宜冗余或环路配置; 2 大型系统或安全性

•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第3部分:功能 GB/T 28847.3-2012
、PI、PID之类的算法形成,从受控媒体反馈。每个闭环控制环路均包含一个设置点。 为了在BACS PL中定义完整的控制环路,P控制环路或PI/PID控制环路功能和至少有一个控制环路输出功能的组合

• [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42/T 559-2013
6.3.8空调水系统设计时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并应采取措施使设计工况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15%。

• [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42/T 559-2013
6.2.7室内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时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并应采取措施使设计工况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15%。

• 宾馆、饭店合理用电 GB/T 12455-2010
4.2.3 合理选择、改进管网布置,减少管网多余的阀门和弯头,降低管网阻力;运行时宜全开启主干管及最不利环路上的风阀、水阀,降低风机、水泵能耗。

• 数字同步网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117-2015
B.0.3 对于双环嵌套的SDH系统,每个SDH环的定时连接安排可按照单环SDH的方式进行。宜安排嵌套中的两个环在环路中的定时传递方向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