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Z 19963-2005
风电场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按照风电场装机容量与公共连接点上具有谐波源的发/供电设备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或者按照与电网公司协商的方法进行分配。 风力发电机组的谐波测试与多台风力发电机组的谐波叠加计算,应根据IEC 61400-21有关规定进行。

• 有色金属冶炼厂电力设计规范 GB 50673-2011
6.2.2 铝、镁电解槽及大、中型锌电解槽,最大允许停电时间及相应的减电幅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铝电解,全停电时间,应小于45min;减电20%,应小于4h。 2 镁电解,全

•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 19517-2009
电压供电的防护措施中不允许有保护接地装置。 所有由于工作电压、故障电流、泄露电流或类似作用而会发生危害的部位,必须留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北京]城镇排水泵站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B11/T 2113-2023
温度或轴承温度超过允许温度; e)电动机运行中电流激增,电流值超过铭牌值; f)电动机发生缺相运行; g)电动机发生剧烈震动或撞击、扫膛。

•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GB/T 29319-2024
8.3.1 光伏发电系统向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注人电流应满足GB/T14549 的要求,其中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向电力系统注人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按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与公共连接点上具有谐波源的发/供电设备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悬浮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CJ/T 458-2014
3.10 悬浮导向控制 通过悬浮间隙、磁铁垂向加速度等信号检测,对悬浮电磁铁的励磁电流进行反馈控制,调节悬浮力,以保持允许的悬浮间隙。当电磁铁横向偏离F轨时,悬浮力的横向分力产生使其横向复位的导向作用。

•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3836.2-2010
E.5.5 在电池容量和/或体积超过以上规定值的情况下,如果电池装有安全装置,当电池组内的任何单体电池的电压超过制造商规定的最高电压时能切断充电电流,并且防止产生和可能释放电解气体,才允许电池在隔爆外壳内充电。

• 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运行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4-2005
4.3.3 在最大暂态电流下,接地极地面任意点最大跨步电压应满足式(4.3.3)要求 式中: Emy——地面最大允许跨步电压,V/m; ρs——表层土壤电阻率,Ω・m。 如地面任意点最大跨步电压不满足式(4.3.3)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

•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TB 10008-2015
7.3.3 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截面选择除应进行相应的校验外,还应结合铁路的发展规划确定。10 kV及以下导线的选择,应按允许电压损失进行校验;35 kV及以上导线的选择,应按经济电流密度校验。

• [福建省]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工程技术标准 DBJ/T 13-421-2023
9.2.7 条件允许时,宜设置新风换气系统。新风换气系统的动力设备宜设置在非卧室、起居室(厅)的位置,且预留出更换滤网组件的操作空间。新风换气系统的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且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设置新风换气系统时,宜 预留风管穿梁、穿剪力墙的预埋洞位置。

•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71——755-2001
4.4.3 暂态稳定计算的条件如下: a)应考虑在最不利地点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 b)发电机模型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考虑采用暂态电势变化,甚至次暂态电势变化的详细模型(在规划阶段允许

•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49-2001
7.3.1 电能量数据采集方式宜采用智能电能表以串行通信方式输入。当采用脉冲输入方式时,应具有抗干扰措施。当技术条件允许时也可通过已采集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二次换算取得电能量数据。

• 光伏压延玻璃工厂设计规范 GB 51113-2015
13.4.4 配电系统中的谐波电压和在公共连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的有关规定。应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谐波。

•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CJJ 49-92
4.1.7 牵引变电站的负极回流线应与主线路的走行轨相连接,并应保证在走行轨的任何线路区段实现牵引电流沿双方向回流。只有在车站线路上长度不超过12.5m的单线区段以及车辆段车场及检修库中的连接线路等,可允许单方向回流。

• 烧结砖瓦工厂设计规范 GB 50701-2011
9.2.5无功功率补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厂功率因数应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 2无功功率补偿宜采用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褶结合的补偿方式。。 3低压无功功率补偿宜采用自动补偿。 4补偿装置载流部分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

•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JTGT 3222—2020
5.6.6 充电法观测精度应采用均方相对误差评价,电位允许均方相对误差为±5%,按式(5.6.6)计算: 式中:m ―― 电位检查的均方相对误差; Vi ―― 第i点经电流归一化后的原始

•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 DL/T 5186-2004
6.3.2 水轮发电机宜采用微机型励磁调节器,独立的两个调节通道,每个通道应具备自动电压调节及无功功率闭环自动调节功能,两个调节通道互为备用;并应具有手动励磁电流闭环反馈调节功能。容量较小的中型水轮发电机允许采用一套自动电压调节通道和~套手动励磁电流闭环反馈调节通道的励磁调节器。

•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7-2部分:辅助器件 铜导体的保护导体接线端子排 GB/T 14048.8-2016
耐受电流应看作为极限值。 试验电流按图5先通过电流路径1-1,接着通过电流路径2-2。 两次电流浪涌之间允许有至少6min的间隔。 试验结束后,保护导体

•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 13955-2005
7.8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后,经检查未发现动作原因时,允许试送电一次。如果再次动作,应查明原因找出故障,不得连续强行送电。必要时对其进行动作特性试验,经检查确认剩余电流保护置本身发 生故障时,应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更换。严禁退出运行、私自撤除或强行送电。

• [安徽省]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规范 DB34/T 1469-2011
8.2.7 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绝缘耐压不低于500V的单芯铜质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且应不小于4mm 2 。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且应不小于2.5mm 2 。

•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6-2012
的电压降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10%。 3 选择中间继电器的并联电阻时,应使保护继电器触点的断开容量不大于其允许值;应不超过信号继电器串联线圈的热稳定电流。

•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285-2006
4.1.11 保护装置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相、两相或三相同时断线、失压时,应发告警信号,并闭锁可能误动作的保护。 保护装置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正常或断线时,应发告警信号,除母线保护外,允许跳闸。

•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GB/T 44114-2024
9.3 不允许向公共电网倒送电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公共连接点应具备逆向功率保护功能,当检测到逆向电流时,储能系统应在2s内降低输出功率直至停止向公用电网送电。

•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2-2008
13.0.2 采用自同步方式的发电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定子绕组的绝缘及端部固定情况应良好,端部接头不应有不良现象。 2 自同步并列时,定子超瞬变电流的周期分量不应超过允许值。当无专门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执行。

• 无轨电车供电网规划和设计 CJ/T 3011-93
9.2.1 馈线网设计应考虑的计算参数主要是:标称电压、安全截流密度、车辆负载电流、馈线单位长度电阻、自重和环境参数影响的附加负荷、馈线允许抗拉强度、弹性模数、膨胀系数和杆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