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 JGJ/T 17-2020
5.5.17 受弯板材下层钢筋网片主筋的直径不宜大于10mm,其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主筋末端应焊接3根横向锚固筋,直径不应小于最大主筋。中间的横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应大于8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为20mm,主筋端部到板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10mm。

•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 5057-2009
13.7.6 承受分布荷载的实心厚板,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13.7.3计算,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 Vc——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按式(13.7.5-2)计算

•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 5057-2009
11.7.2 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按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αcr——考虑构件受力特征的系数,对于预应力混凝土

•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JGJ 61-2003
4.1.4 网壳结构的外荷载可按静力等效原则将节点所辖区域内的荷载集中作用在该节点上。分析双层网壳时可假定节点为铰接,杆件只承受轴向力;分析单层网壳时假定节点为刚接,杆件除承受轴向力外,还承受弯矩、剪力等。当杆件上作用有局部荷载时,必须另行考虑局部弯曲内力的影响。

• 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 JTGT D65-05-2015
3.4.2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4.2的规定采用。 表3.4.2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MPa) 注: 1. 对接焊缝受弯时,在受压区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fwcd,在受拉区的抗弯强度

•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 GB/T 51446-2021
7.7.4单肢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承受弯矩、轴力和剪力共同作用时,当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不小于1.5时,钢管的外径与结构外截面宽度的比值(D/B)不小于0.5,且外包混凝土部分配筋符合现行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6.2.4 横梁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Mx——横梁绕截面x轴(平行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弯矩设计值(Nmm); My——横梁绕截面y轴(垂直于幕墙平面方向)的弯矩设计值(Nmm); Wnx

•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46:2003[2007]
4.1.2 碳纤维片材可采用下列方式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加固: 1 在梁、板构件的受拉区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纤维方向应与加固部位的受拉方向一致。 2 采用环形箍或U形箍

• 轻板结构技术标准 JGJ/T 486-2020
2.2.2 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M--轻质楼板(屋面板)弯矩设计值; M d --轻质楼板(屋面板)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N--轻质墙板竖向压力设计值; N d --轻质墙板不考虑高厚比影响的轴心

• 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 JGJ/T 483-2020
的高强钢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焊接结构或需验算疲劳的构件选用的高强钢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 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CJJ/T 239-2016
8.2.24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预应力混凝土或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刚度应按下式计算: 2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在开裂弯矩 作用下: 3截面开裂弯矩 应按下式计算:

• 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CJJ/T 239-2016
7.5.4对受弯构件进行正截面抗弯加固时,纤维带粘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粘贴在构件受拉区表面,纤维方向应沿受拉方向; 2当粘贴在梁的受拉区侧面时,粘贴高度不宜高于梁截面高度的1/4;3纤维带端部

• [河北]小客车专用钢格栅桥梁技术规程 DB13(J) T 289-2019
4.2.3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2.3 的规定采用。 表4.2.3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MPa) 注:1 对接焊缝受弯时,在受压区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fwcd,在受拉区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fwcd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2-2018
9.3.3 受弯构件的钢筋净距应考虑浇筑混凝土时,振捣器可以顺利插入。 各主钢筋间横向净距和层与层之间的竖向净距,当钢筋为三层及以下时,不应小于 30mm ,并不小于钢筋直径;当钢筋为三层以上时,不应小于 40mm ,并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1.25 倍。对于束筋,此处直径采用等代直径。

•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2017
6.1.3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除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者外,其受剪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N); 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以下)毛截面

•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2017
6.3.1 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焊接截面梁可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按本标准第6.4节的规定计算其受弯和受剪承载力。不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时,当h0/tw>80εk,焊接截面梁应计算腹板

•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T 50010-2010[2024年版]
6.7.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疲劳验算时,应计算下列部位的混凝土应力和钢筋应力幅: 1 正截面受压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应力和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幅; 2 截面中和轴处混凝土的剪应力和箍筋的应力幅。 注:纵向受压普通钢筋可不进行疲劳验算。

• 光伏支架结构设计规程 NB/T 10115-2018
6.3.1 金属支架梁应按受弯构件进行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及变形计算,必要时尚应按压弯构件进行复核,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 的有关规定。

•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44-2019
4.7.4 预制构件性能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受弯构件的结构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2 其他预制构件的

•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JTGT 5440-2018
A.1.1 受弯构件加固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在受压区加固受弯构件时,增大截面加固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可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计算。 2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 50316-2000(2008年版)
2.1.24 应力增大系数 stress intensification factor 受弯矩的作用,在非直管的组成件中,产生疲劳损坏的最大弯曲应力与承受相同弯矩、相同直径及厚度的直管产生

• 排水工程混凝土模块砌体结构技术规程 CJJ/T 230-2015
5.4.1 配筋模块砌体结构的内力与位移,可按结构力学的弹性分析方法计算。应根据结构分析所得内力,分别按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或轴心受拉、偏心受拉及受弯剪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并应根据结构分析所得的位移进行变形验算。

•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GB 50936-2014
4.1.6 对受压为主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圆形截面的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 D/ t 不应大于 ,矩形截面边长和壁厚之比 B/ t 不应大于 。对受弯为主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圆形截面的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 D/ t 不应大于 ,矩形截面边长和壁厚之比 B/ t 不应大于 。

• 波浪腹板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 CECS 290:2011
5.2.1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波浪腹板构件,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x、My——同一截面处绕强轴(x轴)和弱轴(y轴)的弯矩设计值; Wnx、Wny——对x轴和y轴

• 木丝水泥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 377-2016
5.3.3 木丝水泥预制保温墙板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ftm——木丝水泥预制保温墙板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取0.43MPa; M——按本规程式(5.3.2-3

•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JTG/T J21-01-2015
大应力(应变)。 2 新增构件、置换构件后桥梁的典型新旧构件结合面处最大应力(应变)。 3 体外预应力法加固后桥梁的受弯构件体外预应力钢束的偏心距。 4 新、旧结构典型截面的结合面开裂或剥离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