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动物园设计规范 CJJ 267-2017
4.3.3 动物园地形与水系应符合下列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1 充分收集、净化、利用地面雨水,满足园区地面雨水源头控制、排水、防洪、排涝要求和水土、建筑、景观、动物安全要求; 2 合理利用园区地形设置园路、水体与动物笼舍,减少土石方、挡土墙、护坡、建筑基础工程量,防止水土流失。

•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 50513-2009(2016年版)
5.3.7 水体水位变化较大的生活性岸线,宜进行岸线的竖向设计,在充分研究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防洪和排水防涝工程要求,确定沿岸的阶地控制标高,满足亲水活动的需要,并充分考虑生活性岸线的生态性和观赏性,突出滨水空间特色和塑造城市形象。

• [上海市]城市地下综合体设计规范 DG/TJ 08-2166-2015
4.2.1 城市地下综合体的总体布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防汛防洪规划、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要求,结合公共交通,合理布局;并妥善处理好交通组织、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集约建筑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

• 建筑与工业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评价标准 GB/T 51188-2016
4.2.11 地表取水建筑物和取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取水建(构)筑物应采取防洪、防浪、防冰、防沙、防漂浮物和防水生物的措施; 2 当有结冰及流冰情况时,宜在取水口前设置拦冰设施

• 建筑与工业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评价标准 GB/T 51188-2016
11.1.2 给水泵站、雨水泵站、变电站等生命线工程及贵重商品仓库、贵重仪器室和因淹没而发生严重后果的场所,应有防止被洪水淹没的措施。当采用抬高地面标高或挡水门槛时,设计标高应高于城市防洪水位0.5m,且应复核有记录以来最大降雨量淹没水位。

•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 3370.1-2018
物、接长明洞等措施进行防护,宜采用绿化护坡。 3 受暴雨、洪水、泥石流影响时,应设置防洪设施。 4 位于陡崖下的洞口,应清除危石,不宜切削山坡,宜接长明洞。 5 附近地面建筑及地下埋设物与洞口相互影响时,应采取防范措施。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标准 GB/T 51358-2019
8.1.2 地下市政管线和综合管廊宜布局在城市道路下,地下燃气、输油等危险品管线应单独规划和建设专用通道。当地下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为系统性主干管,且对城市防洪排涝构成重大安全影响时,应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优先保证其畅通。

•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5120-2021
5.2.4 在汛期前应开展预防水毁的养护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防洪能力评定为弱或差的桥梁,应根据情况于每年汛期前及时维修加固。 2 做好河道清淤。 3 维修、加固、改善或增设各类调治构造物

•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版)
3.0.3 城市桥梁设计宜采用百年一遇的洪水频率,对特别重要的桥梁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 城市中防洪标准较低的地区,当按百年一遇或三百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设计,导致桥面高程较高而引起困难时,可按相交河道或排洪沟渠的规划洪水频率设计,但应确保桥梁结构在百年一遇或三百年一遇洪水频率下的安全。

•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GB/T 50165-2020
8.2.3 当古建筑保护范围内有山坡时,应做好场地防洪泄洪系统,并应在山坡上部适当位置设置截洪沟,将洪水引至古建筑场地以外。截洪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3%;横断面应按汇水面积的常年最大流量确定;沟底

• 煤炭工业露天矿矿山运输工程设计标准 GB 51282-2018
5.4.3路基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基高度应满足路肩边缘高出地面积水,并应结合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综合确定。 2临河和受水浸淹路段路基边缘标高不应低于防洪

•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 50288-2018
5.4.2 由河流、湖泊、感潮河口、渠道取水的灌溉泵站,其站址选择宜有利于控制提水灌溉范围,输水系统布置经济合理。灌溉泵站取水口宜选择在主流稳定靠岸,应能保证取水,有利于防洪、防潮汐、防沙、防冰及防

•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805-2012
3.4.1 兼受洪、涝、潮威胁的城市,应进行洪水、涝水和潮水遭遇分析,并应研究其遭遇的规律。以防洪为主时,应重点分析洪水与相应涝水、潮水遭遇的规律;以排涝为主时,应重点分析涝水与相应洪水、潮水遭遇的规律;以防潮为主时,应重点分析潮水与相应洪水、涝水遭遇的规律。

• 冶金工业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749-2012
5.8.1 天然建筑材料场地宜选择在具备下列条件的场地: 1 距离建设工程场地较近,便于开采和运输; 2 开采不影响已建或拟建各建(构)筑物的稳定; 3 开采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及船只的正常运行; 4 料场为非基本农田或工程建设用地; 5 料场岩土未受到污染,对其他建筑材料不具有强腐蚀性。

• 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 GB 55028-2022
3.2.4 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出地面的口部构筑物应同周边城市景观相协调。有开孔口的口部应提高口部高程、设置密闭盖板或采取其他防止地面水倒灌的措施,满足内涝防治重现期不少于100年的防内涝要求。有洪水威胁的地区,其开口标高不应低于防洪水位以上0.5 m。

• 高填方地基技术规范 GB 51254-2017
6.1.1 填筑地基设计前应取得下列资料: 1 当地气象、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防洪、建设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等基本资料; 2 分期施工或改(扩)建工程,应具备已建高填方工程现状及使用情况等资料; 3 土石方料源勘察资料; 4 施工条件和地方工程经验等资料。

•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T 50942-2014
8.1.1 防水工程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区防洪工程应检查排洪系统的系统性、连通性、完整性和排洪能力; 2 场内排水工程应检查雨水防渗、雨水排放、散水坡坡度等

• [北京]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标准 DB11/T 2209-2023
3.0.3 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沿线及周边地区的人群特征、使用需求、地理环境、空间资源、生态条件、海绵城市、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迁徙路线等因素,融合区段应优先选择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开生态敏感区以及有防洪安全风险的地区。

•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规范 GB 50741-2012
18.0.6 在防洪堤背水面立塔时,应根据河势发展、堤防质量、堤防标准等情况,并结合汛期堤防有无险情可能,分析判定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溃堤的可能性。存在溃堤可能时,应进行溃堤洪水计算,并应分析计算塔位处垂线平均流速及冲刷深度,提出有关塔位安全性意见。

•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勘测规范 GB 50741-2012
20.2.3 线路经过平原内涝区时,应确定设计频率相应的内涝区范围、积水深度和相应积水历时,采用当地排涝公式推算塔位处设计洪水流量时,应分析塔位处设计洪水与防洪排涝设计洪水在汇流及槽蓄方面的差异。当差异较大时,应分析流域或引洪滩地蓄洪、滞洪以及分洪的影响。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0433-2008
方式,提高回填工效。 3 坑凹回填后,应进一步平整地面,表层覆土,并修建四周的防洪排水设施,为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4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坑凹改建为蓄水池,蓄积降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1-2015
4.5.2 线路截断阀(室)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形开阔、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防洪设防标准不应低于重现期25年一遇。线路截断阀(室)选址受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电力、通信线路杆(塔)的

• 防洪标准 GB 50201-2014
1.0.2 本标准适用于防洪保护区、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电力设施、环境保护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水利水电工程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