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
5.4.16 热水吊顶辐射板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的舒适度确定。辐射板的最高平均水温应根据辐射板安装高度和其面积占天花板面积的比例按表5.4.16确定。 表5.4.16 热水吊顶辐射板最高平均水温(℃) 注:表中安装高度系指地面到板中心的垂直距离(m)。

• [上海市]发泡水泥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G/TJ 08-2138-2014
1.0.1 为规范本市发泡水泥板保温系统及其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以及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提高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节能工程的保温和防火要求,制定本规程。

•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DGJ32/J 26-2017
4.11.5 住宅电梯数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建筑类型、层数、服务户数、电梯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者的舒适度等因素。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每台电梯服务户数不应超过70户,宜为30~60户。

• [北京]住宅工程质量品质提升技术标准 DB11/T 2293-2024
2.0.1 住宅工程质量品质提升应坚持预控为主和责任可追溯原则,从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出发,确定关键控制措施,达到住户对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

• 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 JGJ/T 441-2019
10.3.1 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应收集下列材料: 1 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2 建筑内部振源布置及设备重量、工作频率等; 3 建筑外部振源布置; 4 新建建筑,宜提供地脉动检测报告; 5 既有建筑,应提供建筑振动现状的检测报告。

• 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 JGJ/T 441-2019
3.2.5 舒适度设计时荷载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行走激励和设备振动为主的楼盖结构 \(F_{\mathrm{c}}=G_{\mathrm{k}}+Q_{\mathrm{q

•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 50490-2009
8.7.4 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应具备下列功能: 1 通过对环境参数的检测,对能耗进行统计分析。 2 控制通风、空调设备优化运行,提高整体环境的舒适度及降低能源消耗。

• 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CJ/T 407-2012
6.2.1 速度控制: a)系统应能自动控制列车的发车、停车和速度控制。列车的速度、加速度、制动率和冲击率应符合乘客舒适度的要求; b)系统应能根据ATS指令支持多级别的速度、加速度和制动率调整。

• 磁浮铁路技术标准(试行) TB 10630-2019
4.2.2 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根据线路性质、设计速度、工程难易程度,并结合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最小曲线半径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RHmin――满足舒适度要求的最小平曲线半径(m

•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 JGJ/T 469-2019
5.3.1 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层间高度的1/350,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中位移和风振舒适度的有关规定。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5.4.15 热水吊顶辐射板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的舒适度确定。辐射板的最高平均水温应根据辐射板安装高度和其面积占顶棚面积的比例按表5.4.15确定。 注:表中安装高度系指地面到板中心的垂直距离(m)。表5.4.15 热水吊顶辐射板最高平均水温

• 组合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4-2021
4.2.4 对于高度大于150m的组合结构高层建筑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在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结构顶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限值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表4.2.4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表4.2.4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

• [上海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G/TJ 08-2136-2014
2.0.2 节能改造 retrofit for energy efficiency 在保证既有居住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内人员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对围护结构、用能设备和系统采取节能技术措施,以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的活动。

•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DGJ32/J 26-2017
6.3.2 按照规定气候条件、规定的室内供暖与空调舒适度、规定的供暖与空调效率的要求,建筑物供暖与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不得超过《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71规定的供暖与空调年耗电量指标之和。

• [福建省]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工程技术标准 DBJ/T 13-421-2023
7.1.1 既有住宅居家适老化改造涉及围护结构热工、隔声、通风、采光、日照等物理性能、室内环境舒适度、污染状况时,应对相应内容进行检查评定或检测鉴定,并根据检查或鉴定结果进行设计。

• [深圳]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效评价标准 SJG 142-2023
2.0.8 高效制冷机房系统high performance chiller plant system 高效制冷机房系统是在满足室内热舒适度和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制冷机房系统全年平均运行能效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三级及以上能效等级的制冷机房系统。

• 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 JGJ/T 441-2019
3.1.3 舒适度计算时,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和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数值分别放大1.20倍和1.35倍。

•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
6.1.1 建筑设计应按照被动措施优先的原则,优化建筑形体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 CECS 261:2009
8.3.10为满足住宅舒适度的要求,高层住宅钢框架或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顺风向和横风向的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a w)应分别不大于0.20m/s 2或0.15m/s 2。住宅楼板的自振频率(ƒ g)不宜小于8Hz。

•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 34/1466-2011
4.1.5 环境绿化 建筑物问应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水体或设置一定的水体,增加绿地植被和绿化种植,减少硬化地面,并可通过垂直绿化、屋面绿化、渗水地面等改善小区热环境,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

• 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 GB/T 51234-2017
6.0.7跨度大于100m的桥梁宜按实际运营列车进行车一桥系统或风一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检算,最大检算速度应采用1.2倍的本线最高运营速度,列车走行安全性及乘客乘坐舒适度指标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 轻轨交通设计标准 GB/T 51263-2017
6.3.9 当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或等于2‰时,应设竖曲线连接。竖曲线的半径宜根据车辆运行速度和乘客舒适度,执行表6.3.9的规定。 表6.3.9 竖曲线半径(m) 线别 竖曲线半径 一般情况 困难情况 正线、联络线、出入线 2000 1000表6.3.9 竖曲线半径

• [河北]七十年住宅工程结构设计标准 DB13(J) /T 8388-2020
6.4.7 组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阻尼比可取为0.04;当楼盖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时,相应结构阻尼比可增加0.01;风荷载作用下楼层位移验算和构件设计时,阻尼比可取为0.02~0.04;结构舒适度验算时的阻尼比可取为0.01~0.02。

• [河北]高质量宜居住宅设计标准 DB13(J) T 8432-2021
7.5.4 钢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规范》GB50009 规定的10 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在顺风向和横风向的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αw均不应大于0.15 m/s2,计算时钢结构阻尼比宜取0.01。

• [北京]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11/T 381-2023
2.0.2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在保证既有居住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内人员舒适度的前提下,应用节能技术使其达到节能目标要求的过程。简称节能改造。

• [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 DB/T 29-289-2021
2.1.6 舒适度评价标准evaluation criteria of comfort 衡量行人通过人行天桥时对人行天桥结构的人致振动引起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不适程度的标准(本规程以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作废版]
4.4.17 热水吊顶辐射板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的舒适度确定。辐射板的最高平均水温应根据辐射板安装高度和其面积占顶棚面积的比例按表4.4.17确定。 表4.4.17 热水吊顶辐射板最高平均水温(℃) 注:表中安装高度系指地面到板中心的垂直距离(m)。

• 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 CECS 334:2013
3.6.3 集装箱组合房屋应按其使用类别和所处气候分区,符合现行国家与地方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流动或季节性使用的集装箱房屋,当建筑体形系数不符合节能设计要求时,宜采取构造措施,降低能耗并满足舒适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