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公路瓦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374-2020
11.5.2 瓦斯隧道洞口值班房、通风机房等洞口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条文说明 参照《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者火炉取暖。根据隧道特点,要求洞口值班房、通风机房等洞口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TD 70-2010
20.5.5 通风塔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通风塔应设置在空气扩散效果良好的地带。 2 通风塔的排风口应高于进风口5m。 3 位于侧面的进风口和排风口应避免设置在

• [广西]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DBJ/T 45-001-2011
6.4.6 可采用下列措施改善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 1 采用周边式布局的建筑和非沿街的住宅,宜采用首层架空或在单元之间留出通风道的形式,架空层宜结合公共绿化和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2 平面空间较大的

• [广西]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DBJ/T 45-001-2011
9.4.4 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应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自然通风可控性能及效果。宜通过运用模拟软件对建筑室内外风环境进行模拟以获得理想的自然通风效果。包括: 1 合理布置自然进风口(排风口)位置: 2 自然进风的进风口设过滤措施: 3 自然进风的进、出风口设调节及关断措施。

• 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 铁运[2010]38号
第5.8.17条 运营中应按规定设置机械通风及通风不良的隧道,铁路局应组织工务、卫生等有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抽取空气试验,测定有害气体的浓度,找出最大浓度及降至容许浓度的时间,必要时应进行通风试验,同时测定自然风和活塞风的情况。

• [河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 DB13(J) T 8323-2019
4.2.6 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评价总分值为8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达到5%,得5 分;每再增加2%,再得1 分,最高得8分

• [河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 DB13(J) T 8389-2020
9.1.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 的规定、《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 等国家及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消防安全工程 第4部分:设定火灾场景和设定火灾的选择 GB/T 31593.4-2015
设计给出。因此,一个火灾场景描述的是火灾事件本身情况以及与非设计要素相关的环境状況,如: ——火灾类型(阴燃火灾、局部火灾、轰燃后火灾等); ——内部通风条件; ——外部环境条件; ——每种消防设施

•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GB/T 16571-2012
6.3.2 展示、存放藏品的重要区域,室内通向室外的所有通风口、管道口与室外开口之间的通道宜为S型。室内直径大于200mm或横截面大于200mm×200mm的通风口、管道口或其他孔洞及直接通向室外的所有通风口、管道口或其他孔洞,应设置实体防范设施。

• 光缆生产厂工艺设计规范 GB 51067-2014
4.4.1 原材料库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纤库房应通风、清洁,温度宜保持在18℃~28℃,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5%; 2 化工产品库房应干燥、通风、清洁,远离烟、水和热源,并防止

• 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45-2012
8.2.12 危险品库应根据储存危险品的性质确定通风方式及防火安全措施。当储存甲、乙类液体时,室内空气不应循环使用,送风机与排风机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排风机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机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 建标 172-2016
第二十条 控温储粮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谷物冷却通风或其他机械制冷措施降低粮温。谷物冷却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谷物冷却机》GB/T 18835标准的规定,宜选择高能效、低功耗的设备。必要时可在粮面以上设置控制仓温的节能制冷设备。

•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GB 50295-2016
11.1.2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有关规定。未列出的计算参数,可采用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邻近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

• 焊接作业厂房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GJ 353-2017
6.5.2 全面通风的通风量计算应按有害物质组成中所有成份稀释到国家现行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的最高允许浓度进行计算,并应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设计通风量。计算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执行。

• 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CJJ/T 262-2017 CJJ/T 262-2017
14.2.4 空调通风设备传至各区域噪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传至站厅、站台噪声不应大于70dB(A); 2 传至工作、休息室噪声不应大于60dB(A); 3 空调通风

• 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标准 建标 188-2017
第三十六条 对于集中、大量释放有害物的实验操作点,应采取局部机械排风措施。对于分散、少量释放有害物的实验用房,宜采取全面机械通风措施,使室内气流从有害浓度较低的区域流向较高的区域。同时采用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措施的,应避免全面通风对局部排风气流产生横向干扰。排放的空气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双层玻璃幕墙热性能检测 示踪气体法 GB/T 30594-20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测双层玻璃幕墙热性能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方法、数据处理和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式双层玻璃幕墙热通道内部的空气温度分布和热压通风的通风量以及双层幕墙内、外层表面温度等热性能检测。

• 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 JGJ/T 449-2018
6.2.1 自然通风计算可采用区域网络模拟法或基于CFD的分布参数计算方法,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评估单个计算区域或房间内空气混合均匀时的建筑各区域或房间自然通风效果时,宜采用区域网络模拟方法; 2 当描述单个区域或房间内的自然通风效果时,宜采用CFD分布参数计算方法。

•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JTG D70/2—2014
12.4.2 通风及照明控制计算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1 采集和处理隧道内外环境信息,包括CO浓度、NO,浓度、能见度、风速风向、光亮度等,以及有关设备的状态信息。 2 采集通风

• 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 JGJ/T 309-2013
3.1.1 建筑设计阶段及建成后应进行通风效果的模拟评价或实测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设计阶段应采用风洞试验、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通风效果的模拟评价。 2 对已建成建筑宜通过实测的方法进行通风效果评价,体型复杂时可采用风洞试验、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评价。

• 涤纶工厂设计规范 GB 50508-2010
12.3.10 涤纶短纤维工厂生产车间,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通风可按下列规定设计: 1 纺丝车间的熔体分配间、切片干燥间、螺杆挤压机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2 后处理车间的热辊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411-2019
6.2.9 通风器的尺寸、通风量等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器的安装位置应正确,与门窗型材间的密封应严密,开启装置应能顺畅开启和关闭。 检验方法:核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按本标准第3.4.3条规定的最小抽样数量的2倍抽检。

•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G/T D70/2-02-2014
3.1.8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分别明确日常运营工况与火灾工况的风机数量和位置。 条文说明 对于设置机械通风的隧道,通常通风机是隧道最大的用电设施。各种工况下的风机运行数量、供电负荷

•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 123-2008
10.1.12 当采用机械通风曝气塔时,塔中的填料应采用无毒材料制作,宜采用板条或工程塑料多面空心球。当采用板条时,淋水密度宜为20~40m3/(h·m2),单位曝气量宦为15~20m3/m3;当

• 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565-2010
6.1.2 生产中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厂房,当生产要求及气候条件允许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厂房。半敞开式厂房的敞开面宜朝向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迎风面,并组织良好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相应要求的部位,应采用机械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