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2023
C.1.1 工频接地电阻测试仪 测试电流:≥20mA。 量程:≥(0~2000)Ω。 分辨力(d):≤0.01Ω。 最大允许误差:±(5%rdg+2d)。 注:rdg指显示值。

• [安徽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DB34/T 5021-2015
3.4.4TN-C-S接地系统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只允许使用在PE线与N线分开以后的部分。

•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SL 321-2005
; e) 相序测定; f) 轴电压测定; g) 短时过电流和升高电压试验; h) 空载特性的测定; i) 三相稳态短路特性的测定; j) 额定

•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4―2014
); Ica1——回路长期工作计算电流(A); Scac——电缆计算截面(mm2); ρ——电阻系数,铜导体ρ=0.0184Ω・mm2/m,铝导体ρ=0.031Ω・mm2/m; L——电缆长度(m); Ica——允许电压降计算电流(A); △Up——回路允许电压降(V)。

•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3―2014
速断保护(按保护安装处短路计算):1.5; 过电流保护:1.3; 动作于信号的单相接地保护:1.2; 动作于跳闸的单相接地保护:1.5。

•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285-2006
4.13.2 对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 4.13.2.1 2 MW以下的电动机,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保护宜采用两相式。 4.13.2.2 2 Mw

• [甘肃]消防安全规范 第1 部分:大型活动 DB62/T 4278.1-2020
7.3 设备保护 配电系统应设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及接地装置,插座回路应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措施。 配电箱、开关箱、插座箱应安装在明显、方便操作与检查的位置,插座箱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一级配电箱应设置剩余电流和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装置。

•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71——755-2001
3.3.3 在电力系统中出现高一级电压的初期,发生线路(变压器)单相永久故障,允许采取切机措施;当发生线路(变压器)三相短路故障时,允许采取切机和切负荷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低压电气装置第4-43部分:安全防护 过电流保护 GB 16895.5-2012
导体之间的电流分配。故障电流能从并联导体的两端流至故障点。 如果用一台保护电器不能有效保护,则应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保护措施: a) 在敷设布线时应将任一并联导体中短路的危险降至最低,例如

•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790-2013
5.0.5 直流线路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并应与陆上线路允许的最大输送电流相配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JTGT 3222—2020
10.2.5 电测井数据观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位差、电流测量允许相对误差为3%。 2 视电阻率允许均方相对误差为±5%。 3 自然电位测量允许绝对误差为5mV。 4 视极化率允许均方相对误差为±5%。

•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47-2001
7.6 事故后自动限制设备过负荷装置 自动限制设备过负荷装置,用于在允许时间内限制电气设备超过允许的过电流值。假如电流没有超过可入为控制时间(如20min及以上)的允许值,可不要求装设自动

•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 1051-2010
。 c) 电流保护:断路器保护装置具有三段保护特性(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 d) 断路器提供的辅助接点应满足本工程要求。 e) 塑壳断路器额定运行时的短路极限分断

• 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393-2017
(A)宜为1%~100%;恒电位连续可调范围宜为-0.50V~-3.00V; 4流经参比电极电流不应大于3μA; 5仪器允许工作环境温度宜为-20℃~+70℃; 6输入、输出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大

•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2-2008
9.0.1 对3kV及以上的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 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2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 3 定子绕组过负荷。 4 定子绕组低电压。 5 同步电动机失步。 6 同步电动机失磁。 7 同步电动机出现非同步冲击电流。 8.相电流不平衡及断相。

•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2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GB 14287.2-2014
5.3.4 采用外接剩余电流传感器的探测器,信号处理单元与其连接的剩余电流传感器间的连接线断路或短路时,探测器应能在100s内发出声、光故障信号;故障声信号与报警声信号应有明显区别;故障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故障光信号应保持至故障状态恢复。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17-2018
4.1.14 护层电压限制器参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能最大冲击电流作用下护层电压限制器的残压不得大于电缆护层的冲击耐压被1.4所除数值; 2 系统短路时产生的最大工频感应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道路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DBJ/T 45-004-2015
4.6.15 配电系统采用TT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1 灯具线路分支处保护电器宜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并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2 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的动作电流(A),与相应保护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TB 10461-2019
谐波分析应计算至31次以上谐波分量,最大谐波次数可在31~100次范围内进行设定。 6 接触网短路工况下的系统功能测试,应对牵引网不同运行方式的变电所短路电压、各馈线电流、自耦变压器吸上电流进行录波,计算稳态短路阻抗值、阻抗角。 出自错字率最低的不 土不 木规范。

•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 1051-2010
。 (4) 开关极数:4极,3相+N。 (5) 额定短路耐受电流:100kA。 (6) 电寿命:≥1000次。 (7) 机械寿命:≥10000次。 (8

• 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 DL/T 436 -2005
10.1.6 对于有金属构件而无金属线对地光缆电信线路,当直流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应符合F列规定: a)由磁感应在光缆金属构件上产生的纵电动势(峰值)或由地电流产生的地电位升(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