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58-2015
6.5.11 光缆通过防洪堤坝的方式和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光缆穿越防洪堤坝堤的位置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对于呈淤积态势的河流应考虑光缆寿命期内洪水可能到达的位置。 2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GB/T 50484-2019
3.6.2 雨季施工应按下列要求采取施工作业防雨、排水及防雷措施: 1 备齐防汛器材,防洪排水机械处于完好状态,并疏通排水管道和沟渠; 2 对道路和防洪堤坝进行整修,对施工现场和生

• 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2112-2021
10.2.4雨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依据所在地区的雨水专项规划,统筹考虑所在区域的雨水排除。 2应根据对应的公路等级和区域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合理确定雨水工程的设计标准。 3雨水工程的下游应

• 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22-2012
5.5.1 各废水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应根据总体平面布置、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防洪、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抗震、周围环境、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的设备形式、技术与经济指标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 50487-2008
4.6.1 防洪排涝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了解工程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2 了解工程区地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和性质,特别是工程性质不良岩土层的分布情况。 3 了解对工程有影响的物理地质现象分布情况。 4 了解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

•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GB 50197-2015
8.2.8 排水沟的安全高度应根据设计水深确定。当水深小于2m时,安全高度不应小于0.3m;当水深大于2m时,安全高度不应小于0.5m。防洪堤坝的安全高度,平原地区不应小于0.5m,丘陵地区不应小于1.0m。

•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 SL 430-2008
9.4.8 长距离输水工程与天然河道、其他输水工程等交叉时,交叉方式可采用平交和立交。交叉方式应结合交叉河流(或渠道)的水流条件、防洪要求、输水工程的运行模式、功能、水质保护等因素经分析论证确定。

• 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HJ-T 228-2005
5.4.1 化学消毒处理厂的总图设计,应根据厂址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结合生产、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职工生活,以及电力、通讯、热力、给水、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设施,经多方案综合比较后确定。

• 刨花板工程设计规范 GB 50827-2012
6.1.1 厂址选择应综合地理位置、用地规划、土地面积、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原料供应、电源水源、防洪排涝、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社会协作等建厂要素,应具备建设刨花板项目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并应远离学校与医院。

• 毛纺织工厂设计规范 GB 51052-2014
4.3.1 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并应根据厂址自然地形、地质条件、生产工艺、运输方式、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及土石方量平衡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各建(构)筑物、道路及场地标高。

•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AQ 1083-2011
6.6.5 井筒临时锁口标高和工业场地临时建筑物地面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若低于最高洪水位时,必须采取防洪措施;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2012
4.1.1 工业企业总体规划应结合工业企业所在区域的技术经济、自然条件等进行编制,并应满足生产、运输、防震、防洪、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和职工生活的需要,应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 光伏压延玻璃工厂设计规范 GB 51113-2015
5.4.1 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且应与厂区外现有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竖向设计方案应根据生产、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及土方(或石方)工程等要求,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

• 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HJ-T 229-2005
5.4.1 微波消毒处理厂的总图设计,应根据厂址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结合生产、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职工生活,以及电力、通讯、热力、给水、排水、防洪、排涝等设施,经多方案综合比较后确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2014年]
第十四条 进行航道工程建设应当维护河势稳定,符合防洪要求,不得危及依法建设的其他工程或者设施的安全。因航道工程建设损坏依法建设的其他工程或者设施的,航道建设单位应当予以修复或者依法赔偿。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6-2013
7. 1. 3 土堤堤身设计应包括堤身断面布置、填筑标准、堤顶高程、堤顶结构、堤坡与戗台、护坡与坡面排水、防渗与排水设施等。防洪墙设计应包括墙身结构形式、墙顶高程和基础轮廓尺寸及防渗、排水设施等。

•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 51174-2017
1.0.3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的建设应以城镇总体规划、海绵城市、内涝防治、排水工程等专项规划为依据,与城镇防洪、河道水系、道路交通、园林绿地、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等专项规划和设计相协调,并应满足城镇规划蓝线和水面率的要求。

• [北京市]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程 DBJ 01-94-2005
5.0.3 沟槽开挖断面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挖出的土料宜在沟槽两侧堆成土堤,防止地表水浸入沟槽,土堤坡脚至沟槽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Imo受地表水径流威胁的管线段,应做好临时防洪和排水设施,以便防止地表水泄入沟槽。

•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GB 50707-2011
4.1.1河道整治设计应分析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水力发电、文化景观、生态环境、河势控制和岸线利用等各项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对河道整治的要求,确定河道整治的主要任务。

• 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设计标准 GB/T 51312-2018
5.4.2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前沿线宜利用天然水深,沿水流方向和自然地形等深线布置,并应考虑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建成后对航道通航、防洪、水流、河床冲淤、岸坡稳定和相邻泊位的影响。

• [浙江省]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指南 DB33/T 856-2012
6.1.1悬索桥总体设计应根据桥址处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通航、防洪等建设条件,结合结构受力合理性以及景观要求,对跨径布置、桥塔及锚碇设置、结构体系、主缆及吊索布置、加劲梁型式、桥面布置等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设计。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 50487-2008
4.6.2 防洪排涝工程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调查、访问、收集分析有关资料。 2 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0000,测绘范围应包括线路两侧各1000~3000m。 3 根据需要进行少量勘探和室内试验工作。

•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GB/T 50298-2018
6.3.3 综合防灾避险规划应以风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区为重点,梳理防灾避险空间布局,明确地质灾害防治、防洪、森林防火等规划措施,安排防灾工程设施和应急避难设施。坚持平时功能和应急功能的协调共用,统筹规划,综合实施保障。

• 核电厂海工构筑物设计规范 NB/T 25002-2011
8.1.4 海工构筑物的规划与平面布置应符合核电厂总体规划和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取排水工艺、重件运输、厂区防洪、生产、安全及分期建设的要求,同时结合海域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标准 GB/T 51437-2021
8.2.2建筑物平面、空间组合应根据工艺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紧凑合理。建筑布局应根据地域气候特征,防止和抵御寒冷、暑热、疾风、暴雨、积雪和沙尘等灾害侵袭。建筑单体应采取防洪、防涝、防震、防滑坡等安全及防灾措施。

• 双向拉伸薄膜工厂设计标准 GB/T 51264-2017
4.3.1厂区竖向设计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厂区内场地平整标高应根据生产、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及挖、填方基本平衡等因素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SL 482-2011
11.1.3 排洪建筑物的布置应满足渠道防洪设计的要求,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片分段排泄”的原则,连通可靠的洪水出路。具体布置型式应根据地形条件、自身功能和洪水与渠水的高程关系,通过方案比较合理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