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9.2.2 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钢桩)施工前应进行下列检验: 1 成品桩应按选定的标准图或设计图制作,现场应对其外观质量及桩身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 2 应对接桩用焊条、压桩用压力表等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308-2017
7.1.2 施工前,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和测量单位进行现场测量交接桩工作,交桩单位除应提交线路测量控制点、已经测设的各种桩点资料外,还应进行控制点现场交接。接桩单位除应对接收的测量资料进行审核外,还应进行实地复核测量。

• 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614-2010
4.3.9工地焊接应有防风措施,雨天不应在箱外焊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测,对接焊缝还应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的有关规定。

•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661-2011
6.2.3 接头形式变化时应重新评定,但十字形接头评定结果可替代T形接头评定结果,全焊透或部分焊透的T形或十字形接头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评定结果可替代角焊缝评定结果。

• [上海市]城镇天然气站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G/TJ 08-2103–2012
7.2.9管道对口平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9的规定,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 检验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直尺和塞尺测量。表7.2.9 管道对口平直度允许偏差

• 选煤厂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937-2013
8.2.5 焊件不得强行组对,管道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平齐,当有错口时,错边值不得超过较薄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视和尺量检查。

• 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 50372-2006
5.2.5 水冷梁对接焊缝内部质量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 3323中AB类Ⅱ级的规定。 检查数量:焊缝条数的100%。 检验方法:检查射线探伤报告、射线底片或实测。

• 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 50372-2006
14.3.2 贮粉罐对接焊缝内部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 11345中B类Ⅱ级规定。 检查数量:抽查焊缝条数的20%。 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探伤记录或实测。

• 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 50372-2006
5.5.1 卷焊钢管对接焊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节上的纵向接缝不宜大于两道。 2 两纵缝间距不宜小于200mm。 3 组对时,两纵缝间距应大于100mm

• 烟气脱硫机械设备工程安装及验收规范 GB 50895-2013
11.4.2 塔体单元纵向及环向对接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7.1条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缝无损检测报告和底片。

• 火炸药及其制品工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GB 51182-2016
10.1.17 爆炸试验塔的受力钢筋应避免采用接头,不可避免时应用接头等级为Ⅰ级的机械连接或闪光对焊对接连接。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并应避开最大受力部位,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GB 50126-2008
8.0.1 绝热工程的施工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工作鞋、防护镜等防护用品。对接触有毒及腐蚀性材料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工作服、防护(防毒)面具、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 立井钻井法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1227-2017
7.7.5 井壁法兰盘对接的内外缘采用连续焊缝连接,焊缝高度不应小于10mm,焊缝表面焊波应均匀,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夹渣和针状气孔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9-2002
3.0.4 贮水或水处理构筑物、地下构筑物的混凝土,当满足抗渗要求时,一般可不作其他抗渗、防腐处理;对接触侵蚀性介质的混凝土,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或进行专门试验确定防腐措施。

•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CJJ/T 104-2014
8.2.5 工作管的现场接口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应进行100%X射线探伤检查,焊缝内部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GB/T 12605中的Ⅱ级质量要求。

• 电子工业纯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GB 51035-2014
4.5.7 管道系统的热熔焊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接焊缝应高于管道表面2mm~3mm,不得低于管道表面; 2 焊缝不得出现缺陷接口,焊缝宽度不得超出产品规定的平均宽度的20%。 检查数量:抽查20%的焊缝。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核查施工记录。

• 电子工业纯水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GB 51035-2014
4.8.10 管道热熔对接的焊缝,应为均匀的双重焊道,且双重焊道谷底应高于管道外表面,高度宜为管壁厚的10%;双重焊道宽度应按管道壁厚确定,但不得小于2mm。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30%。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尺量,必要时切下管段检查。

•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标准 JGJ/T 393-2017
3.1.2 交易服务平台应能按行政监督平台数据接口要求,向行政监督平台提交相关数据,并能接收和处理行政监督平台下达的行政指令,反馈处理结果;应能对接公共服务平台。

• [安徽省]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规程 DB34/T 1786-2012
3.1.2 预制构件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满足S8。预制构件混凝土当满足抗渗要求时,可不作其他抗渗、防腐处理;对接触侵蚀性介质的混凝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或进行专门试验确定防腐措施。

• 通用仓库等级 GB/T 21072-2007
5.4.2 信息化建设 5.4.2.1 企业全部仓储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 5.4.2.2 与重点客户实现网络对接,具备自动查询和人工查询功能,客户能够及时获得数据查询结果。 5.4.2.3 具有条形码扫描与处理能力。 5.4.2.4 满足客户电子单证管理需求。

• 升船机设计规范 GB 51177-2016
7.7.2监视范围应涵盖上、下游引航道,上、下闸首,承船厢室和承船厢,以及主机房、变配电室、集中控制室、电气设备室和重要设备机房等场所。宜重点监视下列部位: 1上、下闸首工作大门; 2承船厢上、下厢头工作闸门、对接装置及防撞装置; 3承船厢甲板、水域、疏散通道。

•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T 51345-2018
3.0.5 对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的评价,应根据建设目标、技术措施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进行监测评价。每类典型项目应选择1个~2个监测项目,对接入市政管网、水体的溢流排水口或检查井处的排放水量、水质进行监测。

• [深圳]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 SJG 127-2023
4.6.10 软件平台接口管理模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支持提供可供开发者二次开发或可调用的SDK开发包或开放API接口; 2 宜支持与智慧物业、智慧社区、数字政务等平台进行开放对接; 3 宜支持开放第三方应用及插件的安装。

• [天津市]公路公安检查站设计标准 DB/T 29-306-2022
6.0.7 检查站应设置全区域电子监控系统、相关智能感知汇聚采集系统及信息存储设备,并与公安网、技防网、互联网等相关网络对接互通,按照安全、保密等要求综合布线,实现数据逐级汇聚和应用。

•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防雷接地技术导则 DL/T 1378-2014
7.2.5 在接续塔上,对接后多余的光缆应盘在余缆架上。对于铁塔,OPGW余缆架应安装在下横担下方第一个横隔面;对于水泥杆,OPGW余缆架安装高度为导线横担下方5m~6m;对于站内架构,OPGW余缆架安装高度为离地面2.5m。

• [河北]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 DB13 (J) T 8054-2019
10.6.6 轨道接头采用对接焊时,焊接质量应符合电熔焊的有关规定,接头顶面及侧面焊缝处应打磨平整光滑;接头采用鱼尾板连接时,轨道接头高低差及侧向错位不大于lmm,缝宽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l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

•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2015(2023 年版)
6.3.11 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达到35N/mm² 后,方可进行对接头有扰动的后续施工;临时固定措施的拆除应在灌浆料抗压强度能确保结构达到后续施工承载要求后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