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6-2013
7.8.6 防洪墙应设置变形缝,钢筋混凝土墙缝距宜为15m~20m,混凝土及浆砌石墙宜为10m~15m。 地基土质、墙高、外部荷载、墙体断面结构变化处,应增设变形缝,变形缝应设止水。

•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 51143-2015
3.2.5 对于非防洪和非防风避难场所,应根据其范围内的河、湖水体的最高水位以及水工建筑物、构筑物的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闸门标高等,确定上下游排水能力和措施,保证避难功能区不被水淹。

• [安徽省]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导则 DB34/T 5038-2015
3.5.5地下综合防灾规划 构建以人防工程为主体的城市地下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消防、抗震、防洪、地下生命线工程、地质灾害防护等布局原则和防护措施。

• [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 DB34/T 5011-2015
3.11.5防洪排涝应加强规划预防措施,规划建设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合理布局。丘陵山地地区,应在地势较高地段沿等高线平行布置截洪沟,实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泵排为辅、蓄水利用”的目标。

• 数据中心供配电设计规程 T/CECS 486-2017
4.2.2 数据中心的主配变电所不应设置在地下层的最底层,当数据中心的主配变电所只能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且地下只有一层时,应采取预防洪水、消防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变电所的措施。

•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224-2017
8.1.1桥涵设计应符合乡村规划的要求,根据道路功能、等级及防洪抗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因经济原因需分期实施时,应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 公路工程节能规范 JTG/T 2340-2020
4.4.3 桥孔设计应根据桥位的地形、地质、通航净空、防洪等要求,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减少大填大挖工程量和大型深水基础施工。跨径在50m以下的桥梁宜采用标准化跨径,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梁宜采用装配式结构及机械化、工厂化施工。

•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 194-2013
7.10.4 滨海路基设计标高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路基边缘标高不应低于路基设计潮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度和0.5m的安全高度。 2 路基设计潮水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的规定。

•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GB 50707-2011
7.5.2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流泥沙特性和河势流路,应选择对防洪、护滩和引水等综合效果优的中水流路作为整治流路,宜充分利用已有整治建筑物或固定边界制定治导线。

• 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 GB 55027-2022
2.1.5 城镇雨水系统的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坚持绿蓝灰结合和蓄排结合的原则; 2 应结合城镇防洪、周边生态安全格局、城镇竖向、蓝绿空间和用地布局确定; 3 应综合考虑雨水排水安全、建设和运行成本、径流污染控制和城镇水生态要求。

•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版)
3.0.1 桥梁设计应符合城乡规划的要求。应根据道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防洪抗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因技术经济上的原因需分期实施时,应保留远期发展余地。

• 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 SL/T 789-2019
9.6 应急管理 农村水电站的应急管理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防洪度汛、防台抗台、地质灾害、重大火灾、重大电气设备事故、人身伤亡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 b)预案的制定与危险源及其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相结合。

•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805-2012
2.1.3 对于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城市,或对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的城市,经论证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防洪工程设计标准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805-2012
5.2.15 防洪墙应设置变形缝,缝距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墙体结构形式确定。钢筋混凝土墙体缝距可采用15m~20m,混凝土及浆砌石墙体缝距可采用10m~15m。在地面高程、土质、外部荷载及结构断面变化处,应增设变形缝。

•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标准 GB/T 51437-2021
4.0.4风光储联合发电站防洪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GB51096、《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51048和《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的规定。

•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 GB/T 50438-2007
16.3.4车站出入口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评价标准 1)车站出入口的数量应符合《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有关规定。 2)地下车站出入口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并应满足防洪要求。 2评价方法 1)查阅车站相关资料。 2)现场检查。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F90-2015
6.8.7 沿江、河、水库等地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沿河、沿溪地区的高填方、半挖半填、拓宽路段的新老交界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保证路基稳定的措施,峡谷地段宜采用石质填料。 2 汛期应采取防洪措施。

• 煤炭企业总图运输设计标准 GB 51276-2018
10.1.4防洪排涝工程应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场地良好的生态功能。

• [河北]城市道路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工程 技术标准 DB13(J)T 8489-2022
6.5.1 加筋土挡墙排水设计应根据道路排水总体设计的要求,结合沿线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设施,并应满足城市防洪要求。

• [河北]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技术规程 DB13(J)T 8472-2022
7.5.2 根据再生砌块、砖类产品的不同性能、参数及特点,可将其应用于水资源利用及供水保障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污染治理工 程、河道整治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等各类水务工程中。

• [河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3 (J) T8427-2021
4.1.1 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氢土壤的危害。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50-2020
12.1.3 在堤防等水利、防洪设施及其他既有构筑物周边进行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时,应就施工可能会导致对其不利的影响进行评估,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 50433-2008
3.2.3 弃土(石、渣)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 2 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的规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

• 有色金属冶炼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GB/T 51023-2014
形变化较大的地区,竖向布置比较复杂时,应包括台阶的划分和场地设计坡度、土石方工程量及土石方的平衡和调配,以及主要支挡构筑物的选择及结构形式; 4 确定厂区排水系统及排水方式与去向; 5 场地周围防洪设计说明,应包括防洪设施的结构型式、坡度、走向、长度及断面型式。

• 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 GB 55027-2022
水面率的要求,实现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处理和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2 统筹水资源利用与防灾减灾,提升城镇对雨水的渗、滞、蓄能力,充分利用再生水,强化雨水的积蓄利用; 3 统筹防洪与城镇排水防涝,提升城镇雨水系统建设水平,加强城镇排水防涝和流域防洪的体系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