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规程 DBJ/T 50-074-2008
4 . 3 . 1 设计 1 应选用延伸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地下柔性防水层,且柔性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 2 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宜采用1:2 . 5水泥砂浆找平。沿槽开挖的地下室,柔性防水层可以做在基岩壁并用砂浆找平的面层上。柔性防水层表面应采取砌砖或抹水泥砂浆加以保护。

• [安徽省]屋面和楼地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5007-2014
7.1.7 屋面和楼地面泡沫混凝土、发泡水泥板保温层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 保温层附着的基层; 2 保温层的厚度; 3 保温层的隔汽、排汽和防潮措施; 4 泡沫混凝土板或发泡水泥板铺设方式; 5 保温层热桥处理。

• [安徽省]屋面和楼地面泡沫混凝土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5007-2014
7.3.2 泡沫混凝土板和发泡水泥板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对其干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检查数量:按每次进场,对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型号的泡沫混凝土板或发泡水泥板复验一次。

•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CJJ/T 253-2016
6.2.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应设置胀缝,胀缝间距宜为30m~50m。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与侧沟、建筑物、雨水口、铺面的砌块、沥青铺面等其他构造物连接处、道路转弯处和填挖方变化处,应设置胀缝,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要求。

• [北京市]无机防水堵漏材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J 01-55-2001
B.5.1试件制备 B.5.1.1砂浆底板制备 按重量比水泥:标准砂:水=1:2:0.4,拌合后制备160×40×10mm的砂浆板块,水中养护28d备用,基块制备用水泥标号至少为32.5级以

• [湖北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 42/489-2008
5.1.6掺合料不得对管桩产生有害影响,宜采用硅砂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等,其质量应分别符合《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硅砂粉》 JC/T95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

• [安徽省]非承重混凝土复合保温砖砌体自保温应用技术规程 DB34/T 1587-2012
6.3.2 外贴保温水泥板保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施工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前应根据要进行保温处理的立面实际尺寸进行排板设计,按照排板设计进行划线分格。在外门窗洞口及

•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88-2012
5.1.5 对刚性基层的透水砖路面,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透水砖路面块体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ht=hs×β (5.1.5) 式中:ht——透水砖路面块体厚度(mm); hs

• [安徽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和抹灰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DB34/T 5023-2015
2.1.2拥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Special masonry mortar and rendering mortar 专用砌筑砂浆:由水泥、砂、掺合料、高分子聚合物和外加剂等原料,经专业工厂加工

• [安徽省]钢波纹板桥涵施工技术指南 DB34/T 2378-2015
桥涵顶部与路面结构间土层厚度小于30cm时,填料应采用水泥稳定砂砾或水泥稳定土,使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6.5.2.4钢波纹板桥涵顶部及其周围20m范围内的回填施工应禁止采用强夯。

•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JGJ/T 212-2010
3.3.4 刚性防水材料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氧树脂类防水涂料宜选用渗透型产品,用量不宜小于0.5kg/m2,涂刷次数不应小于2遍; 2 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用量不应小于

•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0529.6 试验结果 混凝土拌合物中四种组分的结果计算及确定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6.1 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中四种组分的质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6.1.1 试样中的水泥质量应按

•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92-2017
5.1.6 铺砌防护工程宜采用水泥砂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其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水泥砂浆砌片石时,其厚度不宜小于0.35m,并下设不小于0.1m厚的粗砂、砾砂、碎石或卵石垫层

•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T 5521-2019
9.5.2 拌和好的冷再生混合料应及时运至施工现场完成摊铺和压实。 条文说明 水泥凝结和乳化沥青破乳后仍未完成摊铺压实,将显著影响再生路面性能。一般情况下,从拌和结束到复压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11
6.1.2 承受极重、特重或重交通的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胀缝、施工缝和自由边的角隅以及承受极重交通的水泥混凝土面层缩缝的角隅,宜配置角隅钢筋。可选用2根直径为12~16mm的螺纹钢筋,置于面层上部,距

•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JTG∕TD 70-2010
,快硬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2min。 3 树脂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200~250mm,快硬水泥卷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300~400mm。 4 锚头的设计锚固力不应低于50kN。

•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5220—2020
C.0.1 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应采用现行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T0558)或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T0561);试件使用标准方法制作,标准养生时间28d;路面钻芯劈裂时间,不掺粉煤灰宜用28d,掺粉煤灰宜用28~56d。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标准 JTGF 80-1-2017
7.6.1 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石灰应经充分消解,路拌深度应达到层底。 2 石灰类材料应处于最佳含水率状态下碾压,水泥类材料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3 碾压检查合格后立即覆盖或洒水养护,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规定。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标准 JTGF 80-1-2017
石灰类材料应处于最佳含水率状态下碾压,水泥类材料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4 碾压检查合格后立即覆盖或洒水养护,养护期应符合规范规定。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标准 JTGF 80-1-2017
M.0.1 水泥基浆体的强度评定应以标准养护28d的试件为准,试件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每组3个试件。制取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水泥浆体

• [重庆市]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J50/T 151-2012
3.1.3 全轻混凝土所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分别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 GB1596 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 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应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 建筑外墙用腻子 JG/T 157-2009
6.3.2 砂浆块 将水泥(符合GB 175要求,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符合JGJ 52要求的中砂)和水按1:2:0.4的比例(质量比)倒入容器内搅拌均匀至呈浆状

•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10
5.5.4 硬化耐磨面层采用拌和料铺设时,铺设厚度和拌和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水泥钢(铁)屑面层铺设厚度不应小于30mm,抗压强度不应小于40MPa;水泥石英砂浆面层铺设厚度不应小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