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 CECS 261:2009
10.1.6钢框架梁柱刚接节点与柱脚刚性节点应采用符合刚性要求的节点构造。6度抗震设防区低,多层住宅或非地震区住宅采用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时,其框架梁柱连接可采用铰接连接。

•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 CECS 261:2009
7.2.3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屋顶围护结构的构造由外至内宜为:防水层+保温隔热层+铝箔反射层兼隔汽层+空气层(25mm~50mm)+吊顶的选择性组合。当钢檩条设在保温层中间时,檩条上翼缘应设绝热垫。

• 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 CECS 261:2009
8.1.8结构构件和节点的设计应做到强柱弱梁、强节点、强连接和防止脆性破坏,并应加强空间整体性,防止结构失稳和倾覆。由抗震作用组合控制截面设计的构件和连接,应严格遵守抗震构造措施的规定。

• [上海市]发泡水泥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G/TJ 08-2138-2014
5.3.8 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应做好对半成品和成品的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各构造层在完全固化前应防止淋水、撞击和振动。墙面损坏处以及脚手架所预留孔洞均应用相同材料进行修补。

• [上海市]发泡水泥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G/TJ 08-2138-2014
6.2.3 相同材料、工艺和做法的屋面,每100m 2 作为一个检验批,检验批质量验收的抽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个检验批不应少于3处,每处lOm 2 ,整个屋面抽查不得少于3处。 2 细部构造应全部检查。

• [浙江省] 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 DB33/T 1014-2003
4.3.4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或构造柱间墙,当圈梁宽度b与相邻横墙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s之比不小于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当条件不允许增加圈梁宽度时,可按等刚 度原则(墙体平面外刚度相等)增加圈梁高度。

• [浙江省]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 DB33/T 1064-2009
4.3.4门窗的立面开启构造形武(如外平开、推拉、上悬、立转、内平开下悬等)、开启面积比例和安装型式,应根据各类用房使用特点具体确定,必须满足房间自然通风导引风路的要求,并保证启闭、美观、维修方便和安全性。

• [重庆市]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建筑保温 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J50/T 161-2013
2.0.5二氯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屋面保温系统vacuum insulation panel of silica fume roofing system 置于建筑物屋面结构层上,主要由粘结层、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保温层、抹面层、保护层等构成的屋面保温构造。

• [重庆市]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建筑保温 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J50/T 161-2013
建筑物架空楼地面结构层上,由粘结层、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保温层、抹面层、保护层等构成的架空楼地面保温构造。

• [重庆市] 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50/T 160--2013
7.3.5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屋面保温工程各层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照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 检验方法:分别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重庆市] 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50/T 160--2013
insulation system 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由难燃型膨胀聚苯板、固定材料(胶粘剂、锚栓)、抹面层(抹面胶浆和耐碱玻纤网)及饰面层等构成的外墙保温构造。

• [重庆市]岩棉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J50/T 162-2013
systems由岩棉保温装饰复合板、固定材料(粘结剂、锚固件等)和嵌缝密封材料等构成,并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

• [重庆市]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建筑保温 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J50/T 161-2013
7.4.6架空楼地面的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保温板与基层之间、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应牢固,缝隙应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2处,每处10 m 2 。

•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2015
5.2.1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裂缝或其他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安全性等级。

• [安徽省]烧结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DB 34/178-2012
3.0.9 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试配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计量使用。有机塑化剂的产品,应具有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砌体强度型式检验报告。配有构造筋的砌体,砂浆中严禁使用氯盐。

•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JGJ 321-2014
8.1.6 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验收应分别进行观感检验和抽样检验。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和施工工艺的墙面,按墙面面积每1000m 2 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 2 也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中应每100m 2 至少检查一处,每处至少检查10m 2 。

• [安徽省]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DB 34/5005-2014
4.3.3 端板焊接接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桩接头端板的宽度不应小于管桩的设计壁厚; 2 接头的端面必须与桩身的轴线垂直,其允许偏差应为 ±0.5%D ( D 为管桩外径); 3 接头的焊接坡口尺寸应按国家现行焊接规范执行。

• [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 DB 34/1524-2011
9.4.1 保障性住房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不同环境等级中的建筑物材料等级、构造要求、有害元素含量、防护措施等均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对应结构使用年限的要求。

•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住宅技术规程 CECS 173:2004
5.3.8 在房屋外墙的四角、内横墙与外纵墙以及内纵墙与山墙的连接处,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其截面宽度不应小于140mm,高度不应小于220mm;其纵向钢筋不应少于四根直径12mm的钢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250mm(图5.3.8)。

• 现浇泡沫混凝土轻钢龙骨复合墙体应用技术规程 CECS 406:2015
4.1.6 在寒冷和严寒地区,复合外墙宜选用复合保温外墙形式,增设保温构造,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 261的有关规定。

•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4-2008
1.0.3 当选材、材质和构造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脚手架搭设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排架不得超过20m; 2 双排架不得超过25m,当需超过25m时,应按本规范第5章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但增高后的总高度不得超过30m。

• [安徽省]钢管桁架结构技术规程 DB34/T 5002-2014
8.5.1 钢管桁架结构的支座节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荷载作用下不应先于杆件和其它节点而破坏,也不得产生不可忽略的变形。支座节点的构造形式应传力可靠、连接简单,并符合相应计算假定。

•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JGJ/T 258-2011
6.3.1 实心平板侧边的拼缝构造形式可采用直平边、双齿边、斜平边、部分斜平边等(图6.3.1)。拼缝宽度bj不宜小于10mm,拼缝可采用砂浆抹缝或细石混凝土灌缝,砂浆强度等级不宜小于M1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且宜采用膨胀砂浆或膨胀混凝土。

• 煤炭工业矿井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1144-2015
3.2.2 岩石的野外鉴别可通过对岩芯的锤击断面,观察其颜色、矿物成分、胶结物及胶结性质,可采用锤击、划刻、手掰等方法,鉴别岩石的坚硬程度、完整性、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程度等内容,并应目测其结构构造,确定岩石的地质名称。

• [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 1074-2014
9.1.1 评审砌体工程材料,应包括设计要求采用的各种普通砖、多孔砖(简称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小砌块)和砌筑砂浆,包括砌体设计的构造柱、梁、芯柱、基础、楼板、屋面等所用的钢材、混凝土及其制品材料等。

• [安徽省]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墙体自保温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DB34/T 1233-2010
5.2.7 砂加气块砌体与混凝土框架柱(异型柱)、外墙构造柱、梁、剪力墙墙肢等热桥部位墙面的抗裂技术措施,应满足设计及本规程要求。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按不同部位各抽20%,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热桥部位墙面的抗裂措施符合要求。

• [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 08-9-2013
F . 2 . 2 钢框架-混凝土简体(抗震墙)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混凝土部分应比本规程第6 . 1 . 3条的规定提高一个等级(8度时应高于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