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GB/T 50708-2012
8.8.3 当建筑物屋面有外露悬臂梁时,悬臂梁应用金属盖板保护,并应采用防腐处理木材(图8.8.3)。对有外观要求的外露结构应定期进行维护。 图8. 8. 3 悬挑梁的耐久性构造示意图 1—屋面板;2—保温层;3—屋面材料;4—屋面梁;5—天沟;6—金属泛水板

•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GB/T 50708-2012
8.8.4 胶合木门架可采用实心挑檐和墙体进行保护(图8.8.4a),对于无墙体保护的外露的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图8.8.4b)。 图8.8.4 门架的耐久性构造示意图 1—屋面;2—门架;3—墙体;4—挑梁;5—封檐板;6—天沟;7—金属盖板或封板;8—墙体外侧外露部分

•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307-2012
4.3.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 排水工程混凝土模块砌体结构技术规程 CJJ/T 230-2015
7.1.5 模块砌体工程下列部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做相应的影像和文字记录: 1 基础; 2 变形缝; 3 砌体内的竖向钢筋、水平钢筋、箍筋及拉结钢筋网片等; 4 芯柱灌孔混凝土; 5 构造柱钢筋; 6 其他隐蔽工程。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88:2005
8.1.2 等直径钢管接长时宜采用等强度坡口对接焊缝。可在钢管连接处设置管壁较厚的内衬管段(图8.1.2),作为现场环形焊缝的背衬。当为直焊缝钢管时,在其对接处应将焊缝错开。 图8.1.2 等直径钢管设置内衬管段接长的构造

•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99-2013
3.1.4 宜采取下列措施满足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宜采用适当的材料。 2 宜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构造。 3 对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和使用(包括定期的检查、维护和维修)等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083-2014
2.1.5 结构设计 structural design 为实现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并满足对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结构可靠性要求,根据既定条件和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进行的结构选型、材料选择、分析计算、构造配置及制图等工作的总称。

• 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 CECS 293:2011
5.3.4 砌体结构构件裂缝修补,可选用裂缝表面封闭法或压力注浆法;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应结合地基加固进行修补;对于温度产生的裂缝,还应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

• 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 350-2015
5.1.3 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做好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应有详图。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采取密封和防水措施。

• 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 350-2015
7.2.5 复合板外墙保温工程各层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 检验方法:分别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 350-2015
fireproof composite panels with decoration layer 由粘结层和有饰面保温防火复合板构成,并辅以专用锚固件固定于外墙外表面,起保温、防护和装饰作用的构造系统,简称有饰面复合板保温系统。

• 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CECS 323:2012
9.0.1 围护系统宜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并能工业化生产。建筑材料宜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声隔汽、抗震耐久、耐火防水等性能,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 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686-2011
4. 3. 2 手术室、ICU等洁净用房和负压隔离病房的墙面、楼(地)面和顶棚,应采用便于清扫、冲洗、消毒的构造及工艺。设计有圆角要求的,圆弧半径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30mm,圆角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缝隙应采取密封措施。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472-2008
6.3.3 洁净室楼地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满足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安装要求; 2 应平整、耐磨、易清洁、不易积聚静电、避免眩光、不开裂、耐撞击等; 3 地面宜配筋,并应做防潮构造。

•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 298-2013
5.4.3 地漏、大便器、排水立管等穿越楼板的管道根部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压实(图5.4.3)。 图5.4.3 地漏防水构造 1—楼、地面面层;2—粘结层;3—防水层;4—找平层;5—垫层或找坡层;6—钢筋混凝土楼板; 7—防水层的附加层;8—密封膏;9—C20细石混凝土掺聚合物填实

•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 DB 29-22-2013
9.4.4 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时,对下列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应按8度(0.2g)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 框架结构; 2 高度大于28米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墙结构。

•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JGJ/T 331-2014
4.1.8 建筑地面坡度小于1.5%的地面,可采用混凝土、水泥砂浆、水泥基自流平砂浆、聚合物(树脂)砂浆等;坡度大于等于1.5%并小于5%的地面,宜采用水泥砂浆混凝土,面层可采用拉毛或刻痕构造施工。

• 民用建筑氡防治技术规程 JGJ/T 349-2015
2.1.8 被动土壤减压法 passive soil depressurization 通过空气隔离间层、连接管道以及一系列的构造措施构成一套排氡系统,利用自然通风的“烟囱效应”使建筑物底板下方形成负压区,以减少氡气向室内渗透的方法。

• 煤炭矿井制图标准 GB/T 50593-2010
2.9.1 单斜构造缓倾斜煤层或倾斜煤层矿井开拓方式平面图、开拓巷道工程图和采区布置及机械配备图等,宜将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煤层浅部放在图纸上方,煤层深部放在图纸下方。近水平煤层矿井的此类图纸不作要求。

•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DG/TJ 08-2143-2014
5.5.3 室外活动场地、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室外活动场地的铺装应选用透水性铺装材料。 2 透水铺装面积不应小于硬质铺地面积的50%。 3 透水性铺装地面构造应采用渗水基础垫层。

•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 JGJ/T 53-2011
6.3.14 穿过楼地面管道的根部积水或裂缝渗漏的维修,应先清除管道周围构造层至结构层,再重新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找坡并在管根周边预留出凹槽,然后嵌填密封材料,涂布防水涂料,恢复饰面层。

• 炼铁机械设备安装规范 GB 50679-2011
6.3.15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后,除构造原因外,螺栓尾部梅花头均应在终拧中拧掉,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标记,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 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1058-2014
3.1.2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交通便利; 2 便于利用城镇基础设施; 3 地形宜规整平坦,地质宜构造稳定,地势应较高且不受洪水威胁; 4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

• 丝绸工厂设计规范 GB 50926-2013
9.5.7 缫丝车间、绢纺精练车间、丝绸印染车间的排气井构造应力求简单、施工维护方便;井筒内壁应平整光滑、耐腐蚀,并应有防止雨水侵入车间和凝结水下滴的措施。沿锯齿或气楼屋脊设置的通长排气井应有隔板分隔,隔板间距不宜大于3.0m。

• 既有村镇住宅建筑安全性评定标准 CECS 326:2012
4.6.1 石构件应重点检查石墙、柱、梁、板的连接构造,纵横墙交接处的咬合、拉结和裂缝状况,石砌体承重墙体的裂缝和变形状况。应量测裂缝宽度、长度、深度、走向、数量及其分布,并了解其发展情况。

•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 14-2011
2.1.17 墙体保温隔热系统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on walls 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构件等)构成保温隔热构造系统的总称。按复合在外墙内外表面上的位置不同,分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和外墙内保温隔热系统。

•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GB 50936-2014
6.4.3 格构柱缀件的构造和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有关规定。格构柱的缀件剪力设计值 V 应按下式计算,剪力可认为沿格构柱全长不变: 式中:N0——格构柱轴心受压短柱承载力设计值(N),应按本规范公式(6.4.5-2)确定。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作废版]
6.2.10 透过玻璃窗进入空气调节区的太阳辐射热量,应根据当地的太阳辐射照度、外窗的构造、遮阳设施的类型以及附近高大建筑或遮挡物的影响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