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广西] 工程物探规范 DB45/T 983-2014
3. 17 浅层地震法 shallow seI smic prospectI ng method 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性质不同的地层内的传播规律,研究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并对工程场地与人工建筑物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的勘探方法。

• 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69-2012
8.1.7 3D板混凝土构件分项工程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3D墙板的轴线位置、垂直平整度及拼缝; 2 3D板接头和拼缝处的构造加强钢筋连接网片:平网、角网; 3 校平钢筋、插筋; 4 预埋件; 5 预埋管道。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5.1.1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1 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 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 JGJ/T 483-2020
8.4.2销轴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销轴孔中心应位于耳板的中心线上,其孔径与销轴直径相差不应大于1mm; 2耳板两侧宽厚比不宜大于4; 3销轴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

• 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 GB 50012-2012
7.3.3洞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门端墙顶墙背至仰坡坡脚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端墙顶宜高出仰坡坡脚0.5m,端墙顶水沟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宜小于1m。 2洞口路堑线路中线沿轨枕底面水平至翼墙或挡土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5m。

• 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T 249-2011
1.0.3 拱形钢结构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荷载性质、施工条件等,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轴线形状、节点形式及构造与施工方法,满足构件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符合防腐、防火要求。

•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 51110-2015
8.2.1 洁净厂房中的消防给水管道应安装在技术夹层内,接至洁净室(区)的立管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或与工艺设备布置、土建构造协调后确定。其外露部分应以装饰板包裹,表面应平整、光滑。

•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 122-2017
11.3.2 安全保护气浪供气环管的构造和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供气环管应为网格形状; 2 供气环管上应均匀设置内径为8mm的喷气管嘴,数量不应少于40只,喷嘴间距宜为300mm; 3 供气环管应采用耐压不小于1.6MPa的耐腐蚀、不污染气体的不锈钢管或铜管。

• 再生集料楼板隔声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T/CECS 706-2020
4.3.4护边带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护边带可采用再生橡胶隔声保温混合料,也可采用橡塑材料等专用制品; 2墙体四周应设置护边带,护边带的高度应高于饰面层表面,护边带与饰面层、踢脚之间的缝隙宜采用建筑密封胶嵌缝(图4.3.4)。

• [安徽省]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5029-2015
8.2.2建筑遮阳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做法和工艺制作样板件,并经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各方责任主体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

•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924-2014
3.3.1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结构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相邻施工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 [上海市]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DG/TJ 08-50–2012
10.1.6下列部位应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防水层的基层; 2防水混凝土结构主体和防水层; 3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等细部构造; 4管道穿过防水层的封固部位; 5渗排水层、盲沟; 6坑、池防水; 7衬砌前围岩渗漏水处理部位; 8基坑的超挖和回填。

• [北京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DB 11/994-2013
4.6.14开设通风采光窗的人防工程,当战时采用挡窗板加覆土防护方式(图3.7.8)时,在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柱,柱上、下端主筋应伸入顶、底板,并应满足钢筋锚固长度要求(图4.6.14-a),且应在洞口四角各设置2 12斜向构造钢筋,其长度为800mm(图4.6.14-b)。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
6.8.3 满堂脚手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6.3.1条~6.3.3条的规定;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3.6条第一款的规定。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6.2.1条第二款的有关规定,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

• 石油化工建筑物抗爆设计标准 GB/T 50779-2022
5.3.2 抗爆建筑物内贯通多层的房间吊顶及内墙面装修构造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得低于A级,其他部位装修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规定。

•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CJJ/T 290-2019
5.2.1模板、支架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模板及支架的结构选型和构造; 2模板及支架的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3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4模板及支架的施工图; 5地基承载力验算。

•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299-2018
14.12.8 有缝线路轨道,每检查段内实际轨缝的平均值,应以计算轨缝值为标准,允许偏差应为±2mm,不应出现最大构造轨缝。轨温小于当地历史最高轨温时,不应有连续3个及以上的瞎缝。 检验数量:每施工段检查10个测点。 检验方法:钢尺量测。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8
5.7.3 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窗井应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其防水层也应连成整体,并应在窗井内设置集水井(图5.7.3)。 图5.7.3 窗井防水构造 1——窗井;2——防水层;3——主体结构;4——防水层保护层;5——集水井;6——垫层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
7.2.7 预应力梁的封锚和封端内应设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封锚材料宜采用干硬性聚合物混凝土,封端材料应采用水胶比小、收缩率小的塑性混凝土。封锚及封端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梁本体混凝土。封端混凝土表面应采用防水涂料进行涂装处理。

• 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589-2010
4.1.4 当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构造用于复杂介质环境时,应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作为隔离层。当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不能满足介质环境要求时,可根据试验情况采用有机纤维等其他增强材料。

•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 5057-2009
13.5.8 承受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的墙体,墙厚不宜小于150mm。当墙厚大于160mm时,在墙的两侧面均应布置钢筋网。有关最小配筋率按12.5的规定采用,有关构造要求均按板的规定或工程经验处理。

•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 D64―2015
13.2.2 缆索的抗疲劳设计应按本规范第5.5节抗疲劳设计进行,疲劳抗力根据缆索的疲劳强度曲线和疲劳细节构造分类分别从图13.2.2和表13.2.2中查取。 表13.2.2 缆索构件的疲劳细节 注:采用疲劳荷载模型I时,表13.2.2 缆索构件的疲劳细节;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1.0.3 进行模板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

•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113-2019
2.1.6操作平台working-deck 用以完成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灌等项操作及堆放施工机具和材料的滑模施工的主要工作面;也是拔杆、井架等随升垂直运输装置及料台的支承结构。其构造形式与所施工结构相适应,直接或通过围圈支承于提升架上。

• 钢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6-2021
5.2.5 高层钢结构加强层及上、下各一层的竖向构件和连接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加强层的竖向构件及连接部位,尚应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其抗震加强措施。

•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 GB 55011-2021
6.0.8 桥梁结构应根据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最不利作用组合计算,并应同时满足构造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3363-2019
6.2.1 混凝土桩的尺寸宜满足下列构造要求: 1 钻孔桩设计直径不宜小于0.8m。 2 挖孔桩直径或最小边宽度不宜小于1.2m。 3 混凝土管桩直径可采用0.4~1.2m,管壁最小厚度不宜小于8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