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 JGJ/T 187-2019
7.1.7 应随着基坑土方的分层开挖,及时在钢立柱外侧四周设置竖向型钢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型钢剪刀撑的构造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7.2节的规定。钢立柱在连接型钢剪刀撑的节点处,宜设置横隔板,且应放大连接型钢剪刀撑的节点缀板。

•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 CECS 160:2004
10.4.4 在房屋的内外墙交接处,当未设置构造柱或芯柱时,对于砖房屋应沿墙高约每500mm配置26的拉结钢筋,对于小砌块房屋应沿墙高每隔600mm设置4钢筋网片;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m。

•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 CECS 160:2004
7.3.1 钢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节点中连接的承载力应高于被连构件可能具有的最大承载力; (2)节点设计应保证节点和结构有必要的变形能力; (3)节点构造应传力简捷明确,便于制造、安装。

•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 50260-2013
7.1.4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不包括国家规定抗震设防烈度6 度区要提高1度设防的电力设施)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应满足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 B02-2013
5.4.4 桥梁宜采用构造简单、性能可靠的减隔震装置。减隔震装置应在其性能明确的范围内使用。采用减隔震装置后,桥梁的基本周期宜大于不采用减隔震装置时的基本周期的2倍。

• [安徽省]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34/T 1859-2013
wall 由岩棉板保温层、抹面层、固定材料(胶粘剂、锚栓)、非透明幕墙饰面层构成,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简称幕墙饰面岩棉板保温系统。

• [安徽省]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34/T 1859-2013
6.1.5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应对大面墙及女儿墙、墙身变形缝、门窗洞口、勒脚、系统变形缝、挑檐等特殊部位,在施工现场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做法和工艺制作样板墙,并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工程施工。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SL 398-2007
6.5.15 门(塔)机操作司机应身体健康,无高处作业禁忌性疾病,并应经专门技术训练,了解设备的构造性能,熟悉操作方法、保养规程和起重工作的信号规则,应在经政府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证后,持证上岗。

• 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 JG/T 546-2019
6.10.5 平台底部密封构造 水平支承结构最底层应设置脚手板,并应铺满铺牢,与建筑结构墙面之间也应设置脚手板全封闭,宜设置可翻转的密封翻板。最底层脚手板采用非金属板的尚应采用安全网兜底。

• [北京市]市政工程通用混凝土模块砌体构筑物结构设计规程 DB11/T 691-2009
6.2.5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当翼缘和腹板采用专用模块砌筑和同时按构造要求配置横向钢筋时,可考虑翼缘的共同工作,翼缘的计算宽度应按5.1.11和表6.2.5中的较小值采用,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表6.2.5 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翼缘计算宽度

• 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标准 T/CECS 252-2019
5.0.10 对于烧灼严重、变形明显等损伤严重的结构构件,当需要判断火灾过程中温度应力对结构造成的潜在损伤时,火灾后结构构件的校核应采用更精确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 JGJ/T 17-2020
6.3.3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纵向应配置4根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应先砌墙后浇柱,且墙柱连接面砌体应预留马牙槎。

• 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 GB/T 51422-2021
9.8.1金属板围护系统的防雷改造装置宜采用接闪器和引下线,并宜与原接地装置连通,所使用的材料、结构、截面尺寸和形状构造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

• 烟囱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051-2021
6.5.9 当地基反力最小边扣除基础自重和土重、基础底面出现负值 时,环形和圆形基础底板外悬挑上部应配置钢筋。其弯矩值可近似按承受均布荷载q的悬臂构件进行计算,均布荷载可按下式计算,且实际配筋不得小于构造配筋:

• 烟囱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051-2021
7.5.5 钢筋最小直径与最大间距应符合表7.5.5的规定。当为双侧配筋时,内、外侧钢筋应用拉筋拉结,拉筋直径不应小于6mm,纵横间距不宜大于500mm,拉筋的构造宜符合图7.5.5的规定。 表7.5.5 筒壁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mm)表7.5.5 筒壁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

• 建筑幕墙防火技术规程 T/CECS 806-2021
3.0.3 幕墙防火封堵构造所用的岩棉、硅酸铝棉等矿物棉的燃烧性能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中规定的A级,密度不应小于80kg/m³,熔点不应小于1000℃。

• 建筑幕墙防火技术规程 T/CECS 806-2021
5.3.3 建筑幕墙防火工程施工质量检查数量应按每个防火分区防火封堵总数抽查5%,并不应少于3处。相同材料、工艺、施工条件的幕墙防火封堵构造应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检查批。

•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79-2014
3.4.19地震勘探seismic exploration 利用仪器检测并记录人工激发地震的反射波和折射波的传播时间、振幅、波形等,从而分析、判断地层界面、岩土性质,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144-2019
4.2.10 围护结构的调查,应查阅有关图纸资料,现场核实围护结构系统的布置,调查各种围护构件及其构造连接的实际状况,以及围护系统的使用功能、老化损伤、破坏失效等情况。

•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144-2019
6.3.12 与钢构件正常使用性有关的一般构造要求,符合现行标准规定应评为a级,不符合现行标准规定时应根据对正常使用的影响程度评为b或c级。

• [上海市]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 DG/TJ 08-804-2005
H.0.2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构件的权重系数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构造判断矩阵用 2权重计算 判断矩阵C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权重向量,计为 3一致性检验表H.0.2不同构件对结构影响比值的确定

• [北京市]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 DB11/T 689-2009
8.1.14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应按照本规程3.1.5条进行,并应根据结构的损伤程度、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与构造措施要求的满足情况,合理确定体系影响系数与局部影响系数。

• [上海市] 砌体工程施工规程 DG/TJ 08-21-2013
2.0.24芯柱core column 砌块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浇灌混凝土形成的小柱称为素混凝土芯柱;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形成的小柱称为钢筋混凝土芯柱。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014
9.3.6 连梁宜与剪力墙整体预制,也可在跨中拼接。预制剪力墙洞口上方的预制连梁可与后浇混凝土圈梁或水平后浇带形成叠合连梁;叠合连梁的配筋及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 [北京市]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 DB11/T 967-2013
4.1.2 在排水管道的施T图设计文件上,应标明检查井井位的编号、井位处的排水管管径、管内底标高、地面标高和地面的用途等,还应标明设计所选用的“检查井代号”。检查井的代号与构造示意图,详见附录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