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 CJ/T 414-2012
B.1.7 耐磨性 磨耗性能在磨耗试验机上进行。 B.1.7.1 试验条件 a) 受流器与钢铝复合导电轨的接触压力按GB 50157的规定为120N~180N; b) 试验

• 高耸结构设计标准 GB 50135-2019
7.3.5 计算圆形、环形基础底板强度时(图7.3.5),可取基础外悬挑中点处的基底最大压力p作为基底均布荷载,p值可按下式计算,对基底部分脱开的基础,除基底压力分布的计算不同外,底板强度计算时p

•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 10038-2012(J 1408-2012)
顶面,采用其上覆土层的饱和自重压力,试验压力大于300 kPa时仍采用300 kPa;基底压力大于300 kPa的桥梁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的湿陷系数试验压力,应按实际压力采用双线法测定。 2

• 烟气脱硫工艺设计标准 GB 51284-2018
B.0.2测定仪器与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压坏强度仪电动立式机台压力范围宜为ON~5000N;平面接触压柱直径应为30mm;数显推拉力计量程宜为ON~2000N,精度应为0.5; 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范围宜为0℃~300℃。

•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S 147—1—2010
7.2.1.1 基底垂直附加压力的设计值应为基底压力设计值与基底面上自原地面算起的自重压力设计值之差。 7.2.1.2 基底水平力设计值可按均布考虑。 7.2.1.3 边载设计值

•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8802.21-2016
。 通过直观检查和按6.3.1.2进行试验来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 2) 在设计电气连接时,除非金属部件具有足够的弹性以补偿绝缘材料的任何可能的收缩或变形,接触压力

•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 GB 50709-2011
8.2.8 联合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联合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上部结构的整体荷载作为合力对基础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基底压力应按本规范第8.2.3条计算; 2 四柱联合基础采用梁板式时,梁宜按简支梁计算,支座应为管道支架柱脚,荷载应为基底净反力。

• [山西省]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BJ04/T 312-2015
m)算起; 1)基底压力小于300kPa时,基底下10m以内的土层应用200kPa,10m以下至非湿陷性黄土层顶面,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 2)当基底压力不小于300kPa时,宜用实际压力;当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6-2014
良好,接触压力应满足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4 起重机行走、吊、落控制器触头应接触良好,操作时无卡阻和虚接现象。 5 各安全保护装置和制动器的动作应准确、可靠。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运转应正常,并应

• 电气控制设备 GB/T 3797-2016
部件之间的连接应保证有足够和持久的接触压力。 除了导体的载流量,导体的选择还取决于: -电控设备可以承受的机械应力; -放置和固定导体的方法; -绝缘类型; -所连接元件的种类(如选用电子装置或电子器件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
岩土体间接接触压力监测 表F-2 高路堤稳定和沉降监测 监测项目 仪具名称 监测目的 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降起量 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 用于稳定监控,确保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 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

• [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DBJ/T 45-2016
6.6.1 对于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石芽间距小于2m、其间为硬塑或坚硬状态的红粘土的地基,当房屋为六层以上的砌体承重结构、三层以上的框架结构或吊车荷载大于150kN的单层排架结构且基底压力大于200kPa时,宜利用稳定的石芽作支墩式基础,在石芽出露部位作褥垫。

•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GB/T 50756-2012
5.2.1 充水预压方案的设计,宜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储罐基础基底压力和预期的固结度,初步制订一个充水预压方案; 2 根据初步制订的充水预压方案进行详细的

• [广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T 45-002-2011
12.3.3 小窑采空区的建筑物应避开地表裂缝和陷坑地段。对次要建筑且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地表已经稳定时可不进行稳定性评价;当采深采厚比小于30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基底压力、采空区的埋深、范围和上覆岩层的性质等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并根据矿区经验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 GB/T 51238-2018
6.6.1对于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石芽间距小于2m、其间为硬塑或坚硬状态的红黏土的地基,当房屋为六层以上的砌体承重结构、三层以上的框架结构或吊车荷载大于150kN的单层排架结构且基底压力大于200kPa时,宜利用稳定的石芽作支墩式基础,在石芽出露部位做褥垫。

• 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 JGJ/T 186-2009
5.1.2 封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封桩时,基底压力的平均值不应大于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 压桩应采用信息化施工,当基础的沉降及差异沉降超过预计值时,应及时封桩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009年版)
5.5.7 小窑采空区的建筑物应避开地表裂缝和陷坑地段。对次要建筑且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地表已经稳定时可不进行稳定性评价;当采深采厚比小于30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基底压力、采空区的埋深、范围和上覆岩层的性质等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并根据矿区经验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2019
至非湿陷土层顶面,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300kPa时,仍应用300kPa。当基底压力大于300kPa时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时,宜按实际压力确定。 3 施加第一级压力后,每隔1h

•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JGJ/T 72-2017
时,从室内地面起算; 2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起算;但若填方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自填方前的天然地面起算; 3 当高层建筑周边附属建筑为超补偿基础时,宜分析周边附属建筑基底压力低于土层自重压力的影响。

•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DL 5022-2012
10.3.7 固定管架的基础底面反力零值区(图10.3.7)不应大于相应基础底边边长的1/5。当考虑地基底面反力零值区(零应力区)影响后的基底压力可按式(10.3.7-1)计算确定。 式中:Fk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 50487-2008
静压法取样,并应符合Ⅰ级土样质量要求。 2 试验取样应穿透湿陷性土层。 3 试验压力一般可采用0~300kPa,当基底压力大于300kPa时,宜按实际压力进行湿陷性试验。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