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5
12.2.3 除设计要求外,对于暗配的导管,导管表面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配管回路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回路。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5
14.2.2 绝缘导线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绝缘导线穿入导管的管口在穿线前应装设护线口。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绝缘导线穿管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1根导管。 检查方法:施工中观察检查。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7.6.48 多孔导管孔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穿电力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90mm;穿控制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75mm。

•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2-2011
7.2.4 当电源线缆导管与采暖热水管同层敷设时,电源线缆导管宜敷设在采暖热水管的下面,并不应与采暖热水管平行敷设。电源线缆与采暖热水管相交处不应有接头。

• 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CJJ/T 65-2004
5.7.41 通风设备 ventilation system 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送至焚烧炉本体内及将燃烧产生的烟气排至大气中所需的所有装置。包括加压送风机、送风导管、引风机、排气导管、烟道及烟囱等。

•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93-2013
7.2.3 电缆桥架及电缆导管安装时,金属支架的位置和支架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文件未规定时,电缆桥架及电缆导管的金属支架间距宜为1.50m~3.00m。在拐弯处、终端处及其他需要的位置应设置支架。

• [重庆市] 清水住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DBJ 50-068-2007
A . 12 . 1 电气安装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有:导管、导线的材质、规格、连接,配电箱内电气元件规格、型号、数量等不符合设计要求;导线按相分色、金属导管的跨接、导线绝缘电阻、插座相序等不符合验收规范。

•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JTJ 248——2001
6.5.5 采用导管法施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5.5.1 导管应用刚性导管,并宜采用快速套接接头。 6.5.5.2 导管使用前,应按实际使用节数和长度进行

• [重庆市]住宅电气设计标准 DBJ50/T 147-2012
7.4.2 电气竖井内电缆宜采用电缆支架或梯级桥架安装;电缆支架直敷安装时,电缆的净距不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电气竖井内电线宜采用线槽或穿导管敷设,当穿管管径不大于电气竖井壁厚的1/3时,缆线可穿导管暗敷设于电气竖井壁内。

•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575-2010
4.1.1 对机械连接的钢导管及其配件的电气连续性有异议时,应在材料进场后敷设前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安装用导管系统》GB/T 20041.1的有关规定执行,合格后才可使用。

•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575-2010
4.4.7 明配刚性塑料绝缘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表4.4.7的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mm~500mm。表4.4.7刚性塑料绝缘导管管卡间最大距离

•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575-2010
4.2.7 明配的钢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4.2.7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和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mm~500mm。表4.2.7钢导管管卡间最大距离

• 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 100:98
3.0.7 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水平或垂直明敷设时,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 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 100:98
3.0.9 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明敷设时,其固定点所采用器材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300mm。

•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17-2018
4.4.3 管棚、超前小导管、锁脚锚管等所用钢管的规格和材质、长度、注浆孔布设等应符合设计及技术规程要求。 检验数量:管棚按每50根为一批,每批检验3根;超前小导管、锁脚锚管等按每100根为一批,每批检验3根。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尺量,观察。

•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DL/T 802.3一2007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氧乙烯塑料电缆导管的产品分类、型号规格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志、包装、堆放和出厂合格证。 本部分适用于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GB 55024-2022
6.1.2 导管和电缆槽盒内配电电线的总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导管或电缆槽盒内截面面积的40%;电缆槽盒内控制线缆的总截面面积不应超过电缆槽盒内截面面积的50%。

•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041.1-2015
9.5 配件接口内的任何材料,例如橡胶、纤维等,凡按制造商的规定装配好之后会受到外部影响者,其对外部影响的防御能力,至少与导管或导管配件是同一等级。 是否合格,通过第14 章规定的试验检查。

• [河北]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技术标准 DB13 (J) T 8465-2022
8.4.6 配电装置至用电设备间连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软导体; 2 当采用穿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敷设时,进口处应转为挠性线管过渡; 3 当采用电缆梯架或电缆槽盒敷设时,进口处应转为挠性线管过渡。

• [深圳]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 SJG 127-2023
5.2.5 导管线槽的选型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屋智能工程宜采用阻燃聚氯乙烯硬质导管暗敷; 2 既有居住建筑全屋智能改造工程可采用线槽明敷,金属线槽应做防腐、防潮处理。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50-2020
主要设备应有备用。 2 水下混凝土宜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宜为200~350m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采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应不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 51348-2019
8.1.8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导管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当电线导管暗敷设在楼板、墙体内时,其与楼板、墙体表面的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