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1/T 037-2015
9.2.4 除了在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的地区,并且符合下列情况外,其他条件下一律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的热源: 1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

•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 50049-2011
5.0.1 发电厂的厂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发电厂的厂址应满足电力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燃料和水源供应、交通运输、接人系统、热电联产与供热管网规划、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机场净空

•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GB/T 51161-2016
5.2.7 非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由外部集中供暖系统提供热量时,应按本标准第6.2.2条的规定,计算得到所获得热量折合的电、燃气或标煤消耗量,并将燃气或燃煤按供电煤耗法折算为电量计入公共建筑

• [安徽省]民用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 DB34/T 1924-2013
5.2.7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较小

• 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 JGJ/T 288-2012
6.2.7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较小且无法

•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GB/T 51161-2016
的运行调节状况; 2 应采用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考核供热管网运行能耗水平和管网散热状况; 3 应采用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考核各类供暖热源将化石能源和/或电力转换为热量的转换效率。

• [安徽省]民用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 DB34/T 1924-2013
6.2.6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较小

• 北京市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2011年]
计量改造。各区县及有关单位应将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与给排水、燃气、热网、电力、通讯、道路、绿化等改造工作相衔接,统筹推进。 老旧管网改造涉及室内公共立管改造的非节能居住建筑(有改造价值的),应同步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并力争同步实施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 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示方法 JG/T 358-2012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等效电法应用案例 当区域供热/供冷系统为多个建筑的供暖、供冷和生活热水系统提供热/冷媒等能量时,宜根据输出能量情况,采用等效电法核算和分配各建筑对应的用能。 同样,若

• [北京]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DB11/T 1413-2023
建筑上的太阳能光电和风电装置向建筑所提供的电力,不应计入建筑能耗; 5 安装在建筑上或内部的太阳能光热装置及其他供热、供冷装置为外部提供热量或冷量时所消耗的能源,不应计入建筑能耗; 6 建筑非供暖能耗强度应包含1 个完整供冷期的连续12 个月的累积能耗 出自错字率最低的

•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 50049-2011
系统。 2 发电机电压母线的最大一台发电机停运或因供热机组热负荷变动而需限制本厂出力时,应能从地区电力系统受电,以满足发电机电压母线最大负荷的需要。

•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GB/T 51161-2016
3.0.4 建筑能耗指标实测值应包括建筑运行中使用的由建筑外部提供的全部电力、燃气和其他化石能源,以及由集中供热、集中供冷系统向建筑提供的热量和冷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过建筑的

• [河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 DB13(J) 185-2020(2021 年版)
5.1.6 只有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允许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 1 无城市或区域集中供热,且采用燃气、煤、油等燃料受到限制,同时无法利用热泵供暖的建筑; 2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其

•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 55015-2021
3.2.2 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只有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允许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 1 无城市或区域集中供热,采用燃气、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限制,且无法

•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2018
5.1.4 只有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允许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热源: 1 无城市或区域集中供热,且采用燃气、煤、油等燃料受到限制,同时无法利用热泵供暖的建筑; 2 利用

• [河北]市政老旧管网改造技术标准 DB13(J) T 8329-2019
4.8.1 在查勘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概述。 2 供热质量评估。 1)建筑物户内温度、室温调控情况。 2)不同室外温度时段锅炉、热力站供回水温度及循环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
可再生能源。当采用可再生能源受到气候等原因的限制无法保证时,应设置辅助冷、热源; 3 不具备本条第1、2款的条件,但有城市或区域热网的地区,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供热热源宜优先采用城市或区域热网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
采用可再生能源受到气候等原因的限制无法保证时,应设置辅助冷、热源。 3 不具备本条第1、2款的条件,但有城市或区域热网的地区,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供热热源宜优先采用城市或区域热网。 4

• [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 DB34/T 1950-2013
3.2.8 县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应确定电力、电信、供水、排水、环卫、能源等重大设施的布局与建设标准,明确基础设施廊道的位置及管控要求;明确县域综合防灾目标,确定县城与镇(乡)设防等级、标准和范围

•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DL/T 5032-2018
3.0.2 火力发电厂厂址选择应满足电力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燃料和水源供应、交通运输、接入系统、热电联产与供热管网规划、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机场净空、军事设施、矿产资源、文物保护、海洋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并应使燃料和水源供应、交通运输及接入系统便捷。

• [上海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G/TJ 08-2137-2014
性能参数 注:直燃机的性能系数为: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以低位热值计)+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表5.3.5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参数

• [上海市]公共建筑用能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GJ 08-2068-2012
7.1.7 对系统内水、燃气、燃油、供热(冷)量、可再生能源系统计量装置和电力变压器出线侧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测应采用全检方式。其余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随机抽样检测,抽样检测的抽样率应不低于该部分设备总量的20%,且不少于3台。设备少于3台时,应全检。

•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299-2018
安全技术规范》JGJ 147、《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8、《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33、《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5190.5等规范的规定。

• 既有建筑评定与改造技术规程 T/CECS 497-2017
6.5.4 设备设施系统供求能力应协调匹配,当存在下列问题时,可评定设备设施系统的能力不足: 1 电力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 生活用水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 供暖设施的供热能力不满足要求; 4 排水管线经常性阻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