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3.4.4 人防物资库等战时要求防毒,但不设滤毒通风,且空袭时可暂停通风的防空地下室,其战时进、排风口或平战两用的进、排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密闭门”的防护做法(图3.4.4a);专业队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部分面积后的面积: ①口部房间、防毒通道、密闭通道面积; ②通风、给排水、供电、防化、通信等专业设备房间面积; ③厕所、盥洗室面积。

•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 005-2011 RFJ 005-2011
门应设置在通往地面和清洁区的密闭通道,并应设密闭门。依据工程需要设置除尘室时,除尘室宜设在扩散室和滤毒室之间,并宜与滤毒室相通,且连通处应设密闭门。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2023 年版)
3.9.3 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平时设置吊顶时,应采用轻质、坚固的龙骨,吊顶饰面材料应方便拆卸。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滤毒室、扩散室等战时易染毒的房间、通道,其墙面、顶面、地面均应平整光洁,易于清洗。

• [北京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DB 11/994-2013
3.2.4当两相邻防护单元的一侧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另一侧为专业队装备掩蔽部时,其连通口处应设置洗消间和防毒通道。当两相邻防护单元的~侧为有防毒要求的单元,另一侧为人防汽车库时,其连通口处宜设置密闭通道或防毒通道。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2023 年版)
的室内出入口内通道最小长度,应符合表3.3.14 的规定。 (a)一个拐弯 图3.3.14 室内出入口做法有无拐弯示意图 1-防护密闭门;2 一密闭门;① 楼梯间;② 一密闭通道 表3.3.14 具有

• [北京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DB 11/994-2013
,并应设密闭隔墙。油网除尘器室宜与滤毒室相通,并设密闭门(图3.4.7-1);当不便与滤毒室相通时,可与通往滤毒室的密闭通道相通,并设密闭门。甲6级人防工程的油网除尘器室可与扩散室合并设置(图

• [北京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DB 11/994-2013
3.4.6有人员洗消要求的人防工程,应在其进风口附近设置滤毒室。滤毒室与进风机房应分室布置,滤毒室应设在染毒区,进风机房应设在清洁区,两室之间应设置密闭隔墙;滤毒室的门应设置在直通室外地面和清洁区的密闭通道内,并应设密闭门(图3.4.6)。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出入口 注:通道长度:直通式出入口按有防护顶盖段通道中心线在平面上的投影长计。 2 甲类防空地下室应按表3.3.18-2确定。 表3.3.18-2 甲类防空地下室出入口防护密闭门的设计压力值

•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34-2004
10.2.4 工程测压管在防护密闭门外的一端应设有向下的弯头;另一端宜设在通风机房或控制室,并应安装球阀。通过防毒通道的测压管,其接口应采用焊接。

•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 005-2011 RFJ 005-2011
3.3.1 第一密闭区应由分类急救部和通往清洁区的第二防毒通道、洗消间组成,并应设置在人防医疗工程主要出入口(中心医院指第一主要出入口)的第一防毒通道和第二密闭区(清洁区)之间。第一密闭区的顶板

•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 005-2011 RFJ 005-2011
3.2.9 当直通式坡道的出地面段上方未设防倒塌棚架时,应采取使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不被通道口外的常规武器爆炸弹片直接命中的措施。

•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RFJ 013-2010
6.1.4 防化级别为丙级的工程,人员简易洗消可在简易洗消间或防毒通道内实现。当设置简易洗消间时,其位置应在防毒通道一侧,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室内宜设洗脸盆及带水封的地漏,入口开在防毒通道,出口设密闭门与工程主体相通。

•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RFJ 013-2010
6.1.2 洗消间的设置:防化级别为甲级和乙级的人防工程,应在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一侧设置洗消间。洗消间由脱衣室、淋浴室、检查穿衣室组成。脱衣室进口开在第一防毒通道,脱衣室与淋浴室之间的密闭墙上设密闭门。检查穿衣室的出口开在第二防毒通道内。

•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 CJJ 12-2013
2.0.12 给排气烟道 supply and exhaust duct 用以供给燃烧空气和排出燃烧烟气的密闭式燃具专用的给排气通道,分独立给排气烟道(适用1台燃具)和共用给排气烟道(适用多台燃具)两种。

• 排水系统水封保护设计规程 CECS 172:2004
3.0.6 设置地漏后宜采取下列措施: 1 设置普通地漏,定期人力补水; 2 设置多通道地漏或多用地漏; 3 设置带有严封易启闭盖的密闭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