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 D64―2015
2.1.3 局部失稳 local stability failure 钢结构中,受压、受弯、受剪或在复杂应力下的板件由于宽厚比过大,板件发生屈曲的现象。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2-2018
6.3.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作用频遇组合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拉应力 σ tp 和主压应力 σ cp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2-2018
8.1.6 组合式受弯梁当符合第 9.3.16 条和第 9.3.17 条构造要求时,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层之间结合面的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T 50010-2010[2024年版]
6.2.12 T形、I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b'f可按本规范表5.2.4所列情况中的最小值取用。

• 水运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 JTS 152—2012
3.3.1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3.3.1中所列限值。 受弯构件挠度限制 表3.3.1 注:①L为计算跨度,当为悬臂构件时为悬臂长度的2倍; ②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施工

• 排水工程混凝土模块砌体结构技术规程 CJJ/T 230-2015
5.4.10 矩形截面或翼缘处于受拉区的T(L)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图5.4.10): 模块砌体截面受压区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模块砌体截面受压区高度尚应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 JGJ/T 406-2017
5.1.6受水平荷载的管桩,其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验算桩身相同配筋形式的最大弯矩处的受弯承载力; 2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3桩身所承受最大弯矩和水平剪力

• 抗爆间室结构设计规范 GB 50907-2013
8.0.4 受弯构件及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8.0.4采用。 表8.0.4 受弯构件及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钢筋牌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14-2014
4.1.4 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计算值不应超过表4.1.4规定的挠度限值。 表4.1.4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 挠度限值 当l0<7m时 l0/200(l0/250) 当7m≤l0

• 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242:2016
5.3.2 当初始荷载产生的弯矩大于原构件设计弯矩的20%时,应按二次受力计算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5.3.2),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5.3.2 受弯构件二次受力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图 式中:ξ′b——二次受力构件加固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本规程第5.3.4条的规定计算。

•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 GB/T 50743-2012
4.6.2 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M≤αMMu (4.6.2) 式中:M——弯矩设计值; αM——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调整系数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5.2.3 T形、I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b′f可按表5.2.3所列情况中的最小值取用。 表5.2.3 T形、I形及倒L形截面受弯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f 注:1 表中

• 钢结构加固设计标准 GB 51367-2019
7.2.1 采用粘贴钢板对实腹式受弯构件进行加固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的规定外,加固后的构件尚应符合在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前,其外贴钢板与原钢构件之间不致出现粘结剥离破坏的规定。

•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JGJ/T 128-2019
5.4.4 水平杆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取较大值: 式中:∑MGik——门式支撑架受弯杆件由永久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 ∑MQjk——门式支撑架受弯杆件由

•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 GB/T 51446-2021
7.4.4对称布置的六肢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中的内置钢管混凝土部分(图7.4.4)的截面受压承载力和相应的截面受弯承载力宜按式(7.4.4-1)和式(7.4.4-2)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山东]城市道路混凝土箱涵技术标准 DB37/T 5265-2023
4.3.8 混凝土箱涵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作用的频遇组合,并应考虑挠度长期增大系数,挠度值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 的规定,其计算值不应超过

•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CECS 230:2008
7.6.4 钢骨混凝土梁与钢骨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应能保证梁中钢骨部分承担的弯矩传递给柱中钢骨,梁中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弯矩传递给柱中钢筋混凝土,节点梁端和柱端的钢骨部分及钢筋混凝土部分各自的受弯承载力

• 防腐木材工程应用技术规范 GB 50828-2012
5.2.4 受弯构件支座处横纹承压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R≤Rr=blbƒc,90 (5.2.4) 式中:R——受弯构件的支座反力设计值(N); Rr——受弯构件支座处局部承压

•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GB 51249-2017
7.2.3 单轴受弯钢构件的临界温度Td应取下列临界温度T'd、T″d中的较小者: 1 临界温度T'd应根据截面强度荷载比R按本规范第7.2.1条表7.2.1确定,R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 369-2016
5.5.8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5.8): 图5.5.8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式中:V——斜截面受压区末端的剪力设计值(N);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