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6.3.30 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2 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5
12.2.1 导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明配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2 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5
12.2.7 塑料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2 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5
12.1.1 金属导管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得熔焊连接; 2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7.2.14 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金属导管或金属槽盒内。金属导管或金属槽盒内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宜超过其截面积的40%,且金属槽盒内载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7.2.21 敷设在正常环境屋内场所的建筑物顶棚内或暗敷于墙体、混凝土地面、楼板垫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内时,可采用基本型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明敷于潮湿场所或直埋地下素土内时,应采用防水型可弯曲金属导管。

•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310-2013
6.2.1 专用实验室内不同电压等级或频率的线路应分别单独敷设,不得在同一导管或槽盒内敷设。同一设备或实验流水线设备的电力线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可在同一导管或槽盒内敷设。

•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2-2011
7.4.1 电气竖井宜用于住宅建筑供电电源垂直干线等的敷设,并可采取电缆直敷、导管、线槽、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等明敷设布线方式。当穿管管径不大于电气竖井壁厚的1/3时,线缆可穿导管暗敷设于电气竖井壁内。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16
7.5.3 布线导管或槽盒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墙壁、天花板、隔墙等建筑构件时,其空隙或空闲的部位应按等同于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的规定封堵。塑料导管或槽盒及附件的材质应符合相应阻燃等级的要求。

•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GB 50424-2015
7.4.6 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配比应按设计要求通过实验确定,并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初凝时间应满足灌注要求; 2 混凝土的灌注宜采用导管法,导管直径宜为200mm

• [北京市]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 1075-2014
8.2.3 金属导管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金属导管的型号、规格和防腐处理,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2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管和壁厚不大于2mm的钢导管,不得用套管熔焊连接

• [安徽省]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规程 DB34/T 1787-2012
5.1.4 施工中各个工序应连续进行,缩短间隔时间。如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地泵及管内混凝土应进行处理。成桩完成后,应及时清除钻杆及导管内残留的混凝土。长时间停置时,应用清水将钻杆、导管、地泵清洗干净。

•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 50846-2012
5.1.1 配线管网应包括楼内弱电竖井、导管、梯架、托盘、槽盒等,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一住宅楼或住宅建筑单元宜设置独立的配线管网。 2 配线管网应与线缆引入及建筑物布局协调

• [上海市]沉井与气压沉箱施工技术规程 DG/TJ 08-2084-2011
5.7.2 沉箱封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混凝土导管应密封,并做气密性试验,在导管上应设置闸门。 2 封底浇筑顺序应从刃脚处向中间对称浇筑。 3 在封底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维持工作室内气压的稳定。

• 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规程 CECS 192:2005
6.2.5 灌注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二次清孔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当晾孔时间超过 30 min 时,应重新测量孔底沉渣厚度; 2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口距孔底不应大于 500 mm ,混疑土初灌量应高出底盘顶部 1 m 以上,严禁将导管底端拔出混凝土面。

• 数据中心供配电设计规程 T/CECS 486-2017
8.1.5 当采用金属、刚性塑料导管(槽)及金属线槽等布线时,应采用绝缘电缆。在同一根导管或线槽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缆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

• 爆炸性环境 第8部分:由N型保护的设备 GB 3836.8-2014
20.2.2 电缆引入装置和导管引入装置 20.2.2.1 电缆引入装置 无论是一体的或是分开的电缆引入装置,都应符合GB 3836.1-2010的要求。 如果电缆引入装置与外壳是一

• [浙江省]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 DB33/T750-2009(2013)
9.7.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可对盘腔位混凝土体积进行量测,并同井径仪盘腔检测数据相互校核。 浇注混凝土时要求导管离孔底不大于0.5m,混凝土初灌量要求保证灌入混凝土面高出底盘顶1.0m以上,不应将导管底端拔出混凝土面。

• 特大跨径公路桥梁施工测量规范 JTG/T 3650-02-2019
应为50mm。 3 定时测量混凝土面及导管底高程,高程偏差应不大于100mm。混凝土灌注接近设计高程时,应随灌随测,加强复核。 4 沉井封底完成后,应测量封底混凝土面的高程。 条文

•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041.1-2015
11.3.2 导管配件 11.3.2.1 将导管配件试样浸进(23 ±2)℃的水里24h±15min,然后,在室温下彻底抹干。 11.3.2.2 按制造商的规定,将导管配件试样与至少长100mm的

•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DL/T 802.3一2007
4.1.2 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所用材料应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加入有利于提高导管力学及加工性能的添加剂,添加剂应分散均匀,混合料中不允许加入增塑剂,允许掺加不大于5%的清洁回收料。

• 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通用技术条件 GA 305-2001
5.1.3 外观及结构 a) 导管的内、外壁应平滑,无明显气泡、裂纹及色泽不均等缺陷;内外表面应没有凸棱及类似缺陷; 管口边缘应平滑,不损伤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b) 壁厚均匀度 导管壁应均匀,在进行6.4壁厚均匀度检查后,管壁均匀度符合下式:

• 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通用技术条件 GA 305-2001
9.1.2 刚性导管宜采用成束包装,每束质量不超过25kg,外面用聚乙烯包装袋包装好。 可弯导管宜采用盘式包装,每盘质量不超过35kg,外面选用适当的包装。 本配件宜采用纸箱包装。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 51348-2019
12.4.9 下列金属部分不应作为保护接地导体(PE): 1 金属水管; 2 含有气体、液体、粉末等物质的金属管道; 3 柔性或可弯曲的金属导管; 4 柔性的金属部件; 5 支撑线、电缆桥架、金属保护导管。

• 科研建筑设计标准 JGJ 91-2019
9.2.11 不同电压或频率的线路应分别单独敷设,不应在同一导管或线槽内敷设。同一设备或实验流水线设备的主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可在同一导管或线槽内敷设。

• [河北省]明挖法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标准 DB13(J) T 8414-2021
,搭接宽度宜为20mm~30mm,搭接部位应与基面固定牢固; 3 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应出现折角; 4 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连接应牢固、严密; 5 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