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 JGJ/T 225-2010
8.2.6 机械成孔的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本规程第7.3.12条的规定,可采用沉渣测定仪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沉渣厚度检测宜在清孔完毕后、灌注混凝土前进行; 2 检测至少应进行3次,应取3次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为最终检测结果。

•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550-2010
7.4.2 钢丝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且仅允许有3mm正偏差。 检查数量:随机抽取不少于5个构件,每一构件测量3点。若构件总数不多于5个,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探测。

• 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 仪器和零部件的基本要求 GB 21748-2008
8.5.1 对仪器的要求 计算机用CRT显示器的X射线辐射量率:在距仪器外表面50 mm处用有效面积为1 000 mm2的辐射监测器测定仪器外任意一点的辐射量率,不应超过5 μSv/h。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 50325-2020
C.2.1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仪器设备应包括取样设备、测量设备。取样设备的形状应为盆状,工作原理应分为被动收集型和主动抽气采集型两种。现场测量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0%; 2 探测下限不应大于0.01Bq/(m2·s)。

• [北京市]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 DB11/T 968-2013
7.2.3 先张构件预应力筋预应力有效值与检验规定值的偏差不应超过士5%。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应抽查1%,但不应少于1件。 检验方法:用千斤顶或应力测定仪必须在张拉后lh量测检查。

• 公路勘测细则 JTG/T C10―2007
9.6.8 路面调查: 1 对该地区既有路面或相似路面的施工技术、施工控制和面层构造和材料进行调查。 2 对路线所在地区已建公路的材料和混合料的性状、抗滑、透水性、路面结构等进行调查。 3 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可比路面的完整性、损坏程度和路面结构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调查。

•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JGJ/T 299-2013
5.1.1 本章适用于自然风干状态的混凝土或砂浆基层含水的现场检测,其中含水率宜采用含水率测定仪进行检测,单位面积含水量宜采用无水氯化钙法进行检测。

•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550-2010
9.3.5 外粘型钢时,其原构件混凝土表面的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若混凝土表面含水率降不到6%,应改用高潮湿面专用的结构胶进行粘合。 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不少于5处。 检验方法:用含水率测定仪检测。

• 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912-2013
A.0.2 钢铁渣粉含水量测定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烘箱的可控制温度应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2℃。 2 天平的量程应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01g。

• 工业企业干式煤气柜安全技术规范 GB 51066-2014
3.0.10 进入投运后的干式柜活塞上部工作的人员应携带煤气浓度测定仪和防爆型无线对讲机,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不应穿易产生火花的鞋、袜,不得携带手机、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在活塞上宜使用不发火花的工具。

•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 10120-2019
B.0.2 瓦斯工区风速可配置自动监控系统,并在洞内测风断面设置风速传感器进行自动测风;也可采用人工测风,其风速测定仪表可采用机械翼式中速风表(0.5 m/s~10 m/s)或低速风表(0.3 m/s~5 m/s),或其他经检验合格的电子翼式风表、热效式风表等。

• 防火门 GB 12955-2008
: 三级 顶尖: ±1mm 高度尺: ±0.02mm 钢直尺: ±1mm 塞尺: ±0.1mm 磅秤: ±1kg 含水率测定仪: 1% 测力计: 2N 秒表: 1s 计数器: 1次

•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315-2011
9.1.1 推出法(图9.1.1)适用于推定240mm厚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或蒸压粉煤灰砖墙体中的砌筑砂浆强度,所测砂浆的强度宜为1MPa~15MPa。检测时,应将推出仪安放在墙体的孔洞内。推出仪应由钢制部件、传感器、推出力峰值测定仪等组成。

•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299-2018
10.3.3 路基填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其最小强度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规定。 检验数量:每种土质检查1次。 检验方法:CBR值测定仪现场检查。

•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350-03-2020
车辆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区别。排水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优势在于高速行车状态,或者是紧急制动等滑动摩擦状态,因此根据已有研究,提出了基于动态旋转式摩擦系数测定仪(DF仪)的动态摩擦系数指标和要求,湿润区不小于

•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35-2009
4.3.2 全透水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路面下排水,路面下的排水可设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应与道路设计时的市政排水系统相连,雨水口与基层、面层结合处应设置成透水形式,利于基层过量水分向雨水口汇集,雨水口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透水土工布于路基表面(图4.3.2)。

• 砂基透水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 244:2008
5.2.1 在采用透水砖路面结构的道路与行车道分界的位置0.5m范围内,压实度应按车行道压实度要求进行控制。当车行道土基透水系数较大时,应在两者土基交界处设置隔水措施,且隔水深度不得小于0.5m。

•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5220—2020
H.0.1 路面结构层厚度检验评定应采用现行挖坑及钻芯法测定路面厚度试验方法(T09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可采用现行短脉冲雷达测定路面厚度试验方法(T0913),测定前雷达测试系统应根据同路段钻芯法测定的路面厚度进行标定。

•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 D33-2012
5.2.2 集水沟的断面尺寸应根据透水材料的渗透系数和设计泄水能力需要确定。集水沟底面的最小宽度,对于新建路面,不宜小于0.3m;对于旧路面新增边缘排水系统,应能保证排水管两侧各有至少0.1m宽的透水填料。透水填料底面和外侧应铺反滤织物。

•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规范 CJJ 52-2014
A.0.1 堆层温度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定仪器可用金属套筒温度计或其他类型测温传感装置。 2 测定点分布应均匀,有代表性。高度应分上、中、下3层,堆层高度不足1m的,可设置上

• 电气用压纸板和薄纸板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264.2-2013
如下修改: ——应使用单撕裂度测定仪; ——应取薄纸板纵横两个方向各9个试片; ——取中值作为试验结果,并报告最大值和最小值。

•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CJJ/T 253-2016
8.3.1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机动车停车场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对弯拉强度有设计要求时,其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人行道、步行街、非机动车道、广场等承受

• [北京市]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DB11/T 775-2010
3.5.2 土基渗透性较好时,可采用自然下渗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层应具有一定的透水、滞水能力;土基渗透性差或水稳定性差时,应设有辅助排水设施,基层的渗透性和滞水能力不做要求。

•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CJJ/T 253-2016
7.6.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应覆盖塑料薄膜等保湿材料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宜根据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