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4.17 架空线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初步设计勘察阶段,应论述沿线岩土工程条件和跨越主要河流地段的岸坡稳定性,选择最优线路方案; 2 施工图设计勘察阶段,应提出塔位明细表,论述塔位的岩土条件和稳定性,并提出设计参数和基础方案以及工程措施等建议。

• 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 GB 50012-2012
10.5.2 10(6)kV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10(6)kV及以上架空线路中,每段电缆长度大于50m时,应在两端装设避雷器;小于或等于50m时,可在任一端装设,其接地端应与电缆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SL 398-2007
6.1.13 架空线路的路径应避开易撞、易碰、潮湿场所及热管道。线路交叉架设时,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6.1.13-1的规定。架空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6.1.13-2的规定。 表

• 制浆造纸厂设计规范 GB 51092-2015
6.6.2 绿化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管线布置统一考虑,充分利用厂区非建筑地段及零星空地;应利用管架、栈桥、架空线路等设施的下面及地下管线带上面的场地布置绿化。厂区绿地率、树木与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的有关规定。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2014
7.2.5 架空线路导线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kV 〜 10kV线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导线排列相序应为L 1 、L 2 、L 3 。 2 1kV以下线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导线排列

•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 50049-2011
17.4.1 发电厂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6434、《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的有关规定。

• [江苏省]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DB32T 1088-2007
8.2.3 二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8.2.3.1 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 8.2.3.2 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

• 装饰石材工厂设计规范 GB 50897-2013
5.6.2 绿化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绿化布置应在非建筑地段及零星空地进行; 2 绿化布置应利用管架、栈桥、架空线路等设施的下面及地下管线带上面的场地; 3 绿化布置应满足生产、检修、运输、安全、卫生及防火要求,不应与建筑物(或构筑物)及地下设施相互影响。

•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GB 50613-2010
8.1.1 低压配电线路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低压配电线路应根据负荷性质、容量、规模和路径环境条件选择电缆或架空型式,架空线路的导体根据路径环境条件可采用普通绞线或架空绝缘导线。 2 低压配电导体系统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

•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GB 50613-2010
A.1.1 高压配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时,可采用同杆双回供电方式,有条件时,宜在两侧配备电源。沿线T接2个~3个变电站(图A.1.1-1、图A.1.1-2)。当T接3个变电站时,宜采用双侧电源三回路供电(图A.1.1-3)。当电源变电站引出两回及以上线路时,应引自不同的母线或母线分段。

• 光伏压延玻璃工厂设计规范 GB 51113-2015
5.6.2 绿化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非建筑地段及零星空地进行; 2 应利用管架、栈桥、架空线路等设施的下面及地下管线带上面的场地; 3 应满足生产、检修、运输、安全、卫生及防火要求,不应与建(构)筑物及地下设施相互影响; 4 不应妨碍水冷却设施的冷却效果。

•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工厂设计规范 GB 51107-2015
5.7.2 绿化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绿化布置应在非建筑地段及零星空地绿化; 2 绿化布置应利用管架、栈桥、架空线路等设施的下面及地下管线带上面的场地绿化; 3 绿化布置应满足生产、检修、运输、安全、卫生及防火要求,不应与建(构)筑物及地下设施相互影响。

•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GB 50399-2006
11.6.6 井上、井下必须装设防雷装置,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和电机车架线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防雷电装置。 2 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及露天架设的金属管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道路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DBJ/T 45-004-2015
4.4.2 供电网络设计应符合规划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1 供电网络设计应符合规划的要求。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不宜大于70%。宜采用地下电缆线路供电,当采用架空线路时,宜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 2

•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 50064-2014
5.6.12 在多雷区,经变压器与架空线路连接的非旋转电机,当变压器高压侧的系统标称电压为66kV及以下时,为防止雷电过电压经变压器绕组的电磁传递而危及电机的绝缘,宜在电机出线上装设一组旋转电机用MOA。变压器高压侧的系统标称电压为110kV及以上时,电机出线上是否装设MOA可经校验确定。

•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 50064-2014
的GIS变电站保护 1)变电站应在GIS管道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装设MOA,其接地端应与管道金属外壳连接; 2)变压器或GIS一次回路的任何电气部分至MOA1间的最大电气距离

• 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导则 DL/T 5090-1999
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设备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选用; Um——系统最大工作电压,kV; L0——每片悬式绝缘子的泄漏距离,cm,除X-45型和XP-100型绝缘子的几何泄漏距离外,其他型号绝缘子片的几何泄漏距离应由试验确定。

•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47-2001
4.6 自动重合闸 架空线路或母线因故断开后,被断开的断路器经预定短时延而自动合闸,使断开的电力元件重新带电;如粜故障未消除,则由保护装置动作将断路器再次断开的自动操作循环。主要分为三相重合闸、单相重合闸和综合重合闸。

•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5.1.5 风力发电机组讵离场内架空线路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满足以下方面: 1.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叶片吊装时的安全距离。 2. 风力发电机组维护时,工作人员从机舱放下的吊装绳索,在风力或其他外力作用荡起后的安全距离。 3. 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不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的距离。

•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17-2005
9.0.3 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绝缘的防污设计,应依照经审定的最新版本污秽分区图所划定的污秽等级,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型式和片数。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见附录B表B.1。相间复合绝缘间隔棒的爬电距离,取相对地绝缘子串爬电距离的PIC\000017-03.bmp倍。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2014
A.0.7 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求,应符合表A.0.7的规定。 表A.0.7 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

• 核工业铀矿冶工程技术标准 GB 50521-2023
超过3 处,10kV输电线路不宜超过5处。 3 厂矿固定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架设在爆破危险区; 2)不应架设在未稳定的排废物场内,并应有安全距离。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JGJ/T 46-2024
6.1.17 架空线路应有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电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4-43部分:安全防护过电流保护》16895.5的相关规定。电缆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 16895.6的相关规定。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 51348-2019
12.3.1 当向建筑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建筑物内应做总等电位联结,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低压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物处,对于TN-S或TN-C-S系统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02-2020
3.0.15 高耸设备防雷、机械设备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现场电气装置和机具、施工用电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前

•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TB 10008-2015
7.6.1 35 kV及10(20、6)kV架空电力线路在下列处所应装设隔离电器: 1 变、配电所引入及引出回路的第一或第二基电杆上。 2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的转接处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JGJ/T 46-2024
6.1.5 架空线路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动力、照明线路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应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 \(\mathrm{L_{1}}\) 、\(\mathr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