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有色金属冶炼厂电力设计规范 GB 50673-2011
7.4.3 车间配电线路电缆绝缘材料及护套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车间选用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或交联聚乙烯电缆。 2 应急电源线路、消防系统线路应选耐火型电缆。 3 装设在吊顶内、地沟内、隧道内的电缆宜选用阻燃型电缆。

•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72-2011
14.2.1 电缆的进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的型号、规格、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2 电缆应包装完好,封端严密,无压扁、扭曲和腐蚀;附件、资料应齐全;CCC认证电缆应具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 50168-2018
4.0.3 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应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应绕紧。充油电缆至压力油箱间的油管应固定,不得损伤。压力油箱应牢固,压力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滚动时应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17-2018
5.5.1 电缆沟的尺寸应按满足全部容纳电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施工作业与维护空间要求确定,电缆的配置应无碍安全运行,电缆沟内通道的净宽尺寸不宜小于表5.5.1的规定。 表5.5.1 电缆沟内通道的净宽尺寸(mm)表5.5.1 电缆沟内通道的净宽尺寸

• 公路水下隧道设计规范 JTG/T 3371-2022
11.5.5 电缆沟大小应根据隧道内电缆布置需求设计。电缆沟不能满足电缆布设需求时,可将电缆铺设在装修层背后或以电缆桥架形式铺设于拱部,且应做好防火防护以及防坠落措施。

• 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45-2012
6.4.4 汽轮发电机厂房到网络继电器室的每条电缆隧道或电缆沟所容纳的电缆回路不应超过1台机组的电缆,布置在同一房间或电缆通道内不同机组的电缆应进行空间隔离。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
3.0.3 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充油电缆至压力油箱间的油管应固定,不得损伤。压力油箱应牢固,压力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滚动时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TB 10621-2014
14.10.8 电缆过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过轨采用预埋管道方式并集中防护。 2 根据需要设置电缆井或手孔。站场范围内的电缆井宜设置在到发线或站台端部电缆集中过轨处,铁路正线线间不应设置电缆井。

•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285-2006
6.1.8 控制电缆宜采用多芯电缆,应尽可能减少电缆根数。 在同一根电缆中不宜有不同安装单位的电缆芯。 对双重化保护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电源回路、双跳闸绕组的控制回路等,两套系统不应合用一根多芯电缆。

• 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S 153—3—2007
6.1.15 电源电缆、阴极电缆、阳极电缆、测量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外观与规格型号应采用目视检查,电缆的绝缘电阻应采用电工摇表进行逐根检测,电连续性应采用万用表进行逐根检测。

• 小型水电站安全检测与评价规范 GB/T 50876-2013
: 1)A类电缆、母线及构架应满足下列全部条件,并应能正常安全运行: 电缆、母线及构架技术规格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无过热现象; 安装敷设符合规程规定要求,出入地面保护措施、弯曲半径

• 城市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技术要求 CJ/T 414-2012
5.5 电缆连接板 电缆连接板分Ⅰ型和Ⅱ型两种,外形及主要尺寸见图7(Ⅰ型电缆连接板参考示例图)和图8(Ⅱ型电缆连接板参考示例图)。 图7 Ⅰ型电缆连接板参考示例图 说明:1——接地挂环;2——铝板;3——T2铜排 围8 Ⅱ型电缆连接板参考示例图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GB 50168-2018
6.1.7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6.1.7的规定。 表6.1.7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注:1 表中D为电缆外径; 2 本表中“0.6/1kV铝合金导体电力电缆”弯曲半径值适用于无铠装或联锁铠装形式电缆。表6.1.7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 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技术标准 CJJ/T 288-2018
5.17.8 电缆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部位,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2 电缆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点。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 JGJ 232-2011
4.1.3 电缆弯曲后表面应光滑、平整,没有明显皱褶。电缆内侧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表4.1.3 电缆内侧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外径D(mm) D<7 7≤D<12 12≤D<15 D≥15 电缆内侧最小弯曲半径R(mm) 2D 3D 4D 6D表4.1.3 电缆内侧最小弯曲半径

• [深圳]工业园区供配电设施运维标准 SJG 137-2023
4.0.1 运维单位负责的配电线路可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架空线路可包括线路本体、主要部件以及辅助设施; 2 电缆线路可包括电力电缆本体、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头、电缆通道以及防护设施。

• 装饰石材矿山露天开采工程设计规范 GB 50970-2014
10.4.5 新建矿山的热力管网宜采用直埋敷设或地沟敷设。直埋敷设或地沟敷设时,采暖入口的调节阀门宜装在室外阀门井内,且入口阀门井内应装设测量温度、压力的检测装置。当建设场地不允许时,可采用架空敷设。改建、扩建工程的热力管网宜采用架空敷设,但严寒地区不宜采用架空敷设。

• 水利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987-2014
6.3.2 电缆室、电缆隧道和电缆沟道的下列部位应进行封堵,封堵部位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部位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极限,且不应低于1.0h: 1 穿越(入)电气设备室等处; 2 穿越建筑物外墙处; 3 电缆室、电缆隧道和电缆沟道的进出口、分支处。

•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58-2015
4.3.3 结合原有电缆网的条件及本地区实际情况,新设电缆线路应全部选用全塑电缆,管道主干电缆宜选用充气型,埋式和配线管道电缆可选用填充型,架空和墙壁电缆宜采用自承式。

•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 GB 50458-2008
14.4.18 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人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穿越建筑物隔墙楼板的孔洞处以及各供电设备与电缆夹层之间的电缆开孔处,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封堵及分隔措施。

•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1-2016
C.4.4 温度变化时电力的轴向力和蛇行弧幅向的滑移量计算。 1)温度上升电缆伸长时: 2)温度下降电缆收缩时: 3)滑移量: 式中:n——向蛇行弧幅向的滑移量

• 核电厂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规范 GB/T 50294-2014
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有毒、腐蚀气体、放射性液体以及各种雨污水重力流管线等不宜与其他管线共同敷设在可通行的地下综合廊道内。 3 给水管与排水管、放射性液(气)体管、有毒液(气)体管,宜分别布置

• 通用雷达站设计标准 GB 51418-2020
应全程采用铠装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敷设在金属槽(管)内。电缆屏蔽层、金属屏蔽(管)首尾应电气贯通并应在两端接地。波导管和金属屏蔽槽(管)在穿经每一层楼时,应与该层等电位连接带电气连接。 2通用雷达站的雷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