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液化天然气 GB 38753-2020
11060.1 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1 部分:用碘量法测定硫化氢含量 GB/T 11060.3 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3 部分:用乙酸铅反应速率双光路检测法测定硫化氢含量 GB/T 11060.4 天然

• 燃气分布式供能站设计规范 DL/T 5508-2015
7.2.4 辅助设施及其他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进站天然气总管、连接原动机的天然气支管及具有补燃要求的余热利用设备的天然气管道上应设有流量测量装置,进站输气总管上应设有紧急自动切断阀和

•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 GB 51102-2016
4.2.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储气井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 表4.2.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储气井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2020年版)
3.2.2 采用不同种类的燃气做城镇燃气除应符合第3.2.1条外,还应分别符合下列第1~4款的规定。 1 天然气的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然气发热量、总硫和硫化氢含量

• [浙江省]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设计防火规 DB 33/1033-2006
4.0.4 燃气轮机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房)、余热锅炉(房)、天然气调压站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4.0.4-1及表4.0.4-2的规定。 表4.0.4-1 建(构)筑物之间的

•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 GB 51102-2016
4.2.4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4的规定。工艺设备的操作放散、检修放散、安全放散和储气井、总几何容积不大于18m3

•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 GB 51102-2016
5.2.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口、露天工艺装置区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7的规定。 表5.2.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集中

•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1-2015
11.3.2 管道气体置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内的气体置换应在干燥结束后或投产前进行,置换过程中的混合气体应集中放空,置换管道末端应用检测仪对气体进行检测; 2 用天然气推动

• 铁路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TB 10084-2007
9.3.2 初测或定测阶段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意见应纳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的“地质篇”中。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沿线主要天然建筑材料场地的分布情况

• 绿色航站楼标准 MH/T 5033-2017
9.3.1 航站楼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主要功能区(包括出发区和迎客区)60%以上面积的采光系数应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 2

• 煤炭工业矿井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1144-2015
天然露头,当露头不佳时可布置简易勘探,必要时可采取少量试样进行试验; 3 每个工程地质单元体均应有测绘点,测绘点宜布置在地质构造线、不同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天然及人工剖面、地下水的天然和人工露头、地表水体、地貌变化处及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区。

• 气田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49-2015
7.1.8 含硫酸性天然气集输管道的走向应根据地区人口密度、自然条件及工程安全、环境评价综合分析确定。硫化氢含量小于5%(体积分数)的天然气集输管道不宜通过四级地区,若确需通过时,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

•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56-2015
选用Pt100表面热电阻; 3 以标准信号传输的场合应采用智能型温度变送器,测量低温介质温度时,不宜采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4 安装在液化天然储罐罐壁及罐底的热电阻宜采用双支型; 5 工艺装置区、液化天然气导液沟、液化天然气集液池泄漏检测应设置低温检测器。

• [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B50/T 143-2018
11.1.1 对滑坡的滑体土、滑带土测试指标应包括天然重度、饱和重度、含水量、压缩系数、液限、塑限、给水度、天然及饱和状态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于滑体土宜采用原状土三轴压缩试验。直接剪切试验

• 陆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NB/T 31030-2022
场地稳定性、工程建设适宜性及地基均匀性评价。 8 风电机组机位天然地基评价及基础方案建议。 9 升压站天然地基评价及基础方案建议。 10 集电线路地基条件评价。 11 场内道路路基及边坡条件评价。 12 天然建筑材料。 13 结论及建议。

•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2011]
第二条 城镇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燃气经营与服务、燃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

• 沟槽式管接头 CJ/T 156-2001
合成橡胶(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1中的规定。 表11 合成橡胶物理机械性能 4.2.3.2.2 天然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表12中的规定。 表12 天然橡胶物理机械性能 4.2.3.2.3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5.6 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1.0×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度小于2 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0.75 m,且其被压

• 气田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49-2015
7.5.1 天然气集输管道采用碳钢和低合金钢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

• 气田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49-2015
4.6.1 天然气增压的压缩机应能适应气体组成、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进气量的波动范围。在满足工艺条件下,压缩机选型宜符合下列要求: 1 下述情况宜选用往复式压缩机: 1)气流

•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2015年
5.2.3 当利用江河、湖泊、水塘、水井、水窖等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能保证枯水期的消防用水量,其保证率应为90%~97%。 2 防止

•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 GB/T 51408-2021
D.0.1 天然橡胶隔震支座滞回模型(图D.0.1),环境温度为23℃下的水平刚度设计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Kr――天然橡胶隔震支座水平刚度设计值(N/mm2); Gr

•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JGJ/T 72-2017
B.0.2 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时,基础埋置深度d应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列规定选取: 1 一般自室外地面高程算起,对于地下室采用箱形或筏形基础时,自室外天然地面起算,采用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

• 铁路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TB 10084-2007
9.1.4 天然建筑材料场地工程地质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层及岩性的分界线、地层符号、岩层产状、断层产状及主要节理产状、地震动参数区划界线、地层柱状示意图(示意绘出主要地层厚度及

•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56-2015
11.5.1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可能出现液化天然气泄漏形成积液的地点应设置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2 在工艺区、储罐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