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50215-2015
12.2.1 在确定矿井供电电源时,应以矿区总体规划和地区电力系统规划为依据;应在结合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并与电力部门进行协商的基础上,选取矿井供电电源点和供电电压。矿井供电电源宜取自地区公共电力网的

•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71——755-2001
5.8 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应向电网调度机构、规划设计和科研单位提供有关安全稳定分析所必需的技术资料和参数,如发电机、变压器、励磁调节器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调速器和原动机、负荷等的

• 煤炭企业总图运输设计标准 GB 51276-2018
4.2.15工业场地及地面建构筑物与外部架空电力线路相邻时,不得侵入电力线路保护区,地面建构筑物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4.2.15的规定。埋地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

• 电力监管条例 [2005年]
第三十四条 电力企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

• 煤气余压发电装置技术规范 GB 50584-2010
3.2.3 TRT装置与管道、架空电力线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 TRT装置与管道、架空电力线的最小水平净距(m) 注:1 与TRT装置无关的可燃、助燃气体管道;甲

• 铜包铝电力电缆工程技术规范 CECS 399:2015
C.0.1 单回路铜包铝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可按表C.0.1选用。 表C.0.1 单回路铜包铝电力电缆参考敷设方式 注:1 字母为IEC 60364-5-52标准约定代码。未指明单芯或多

•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标准 CJJ/T 128-2017
9.1.4并网系统应包括并网线路及其保护装置设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通信设备、同期装置、10kV以上开关柜(或GIS装置)。并网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并及时

•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T 29328-20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重要电力用户分类 重要电力用户分类 根据目前不同类型重要电力用户的断电后果,将重要电力用户分为社会类和工业类两类,工业类分为煤矿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2010
11.2.7 当按规定的保温层外表面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蒸汽供热管网的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供热介质温度应取可能出现的最高运行温度; 2

• [河北]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工程技术标准 DB13(J)T 8429-2021
10.0.2 系统的测试分为长期测试和短期测试。 1 长期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于已安装测试系统的中深层地热供热系统,其性能测试宜采用长期测试,其测试周期与采暖季同步。 2 短期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GB/T 50893-2013
、供热量;蒸汽锅炉的蒸汽压力、温度、流量、热负荷;给水压力、温度、流量; 3) 凝结水压力、温度、流量;锅炉排污量; 4) 锅炉、热力管道表面温度;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修订]
第二十二条 国家提倡电力生产企业与电网、电网与电网并网运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电力生产企业要求将生产的电力并网运行的,电网经营企业应当接受。 并网运行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

•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03-2005
6.1.1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目标: 1 维持系统频率为50Hz,其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对于装机容量在3000MW及以上的电力系统,维持其系统频率偏差不超过±O.1Hz

•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 51143-2015
8.1.3 避难场所的电力负荷应分别按避难时和平时用电负荷的重要性、供电连续性及中断电源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平时电力负荷分级应

• 空气源三联供机组 JG/T 401-2013
工况制冷量,单位:kW; NOL——名义工况消耗总电功率,单位:kW。 6.4.2.2 制冷、供热效能系数按式(2)计算: 式中: EERLy——名义工况制冷、供热水效能系数,单位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CJJ/T 34-2022
8.2.12 供热管道穿跨越水面、峡谷地段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供热管道可在永久性的公路桥上架设。 2 供热管道跨越通航河流时,净宽与净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

•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 11/891-2012
4.3.2 以城市热网、地区供热厂和大型集中锅炉房供应的高温热媒通过设置换热器间接供热的二次侧水系统,以及采用二级泵的燃气锅炉直接供热水系统,二次侧循环水泵和二级泵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要求

• 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 2008年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包括供热计量工程内容。建设单位组织验收供热计量工程时应当遵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不得将没有安装或没有正确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建筑工程按照合格

• [新疆省]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XJJ 063-2014
5.3.2 以城市热网、地区供热厂和大型集中锅炉房供应的高温热媒通过设置换热器间接供热的二次侧水系统,以及采用二级泵的燃气锅炉直接供热水系统,二次侧循环水泵和二级泵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要求

• 城镇供热服务 GB/T 33833-2017
5.1 供暖温度 在正常天气条件下,且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时,供热经营企业应确保热用户的卧室、起居室内的供暖温度不应低于18℃。 注1:正常天气条件指各地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时限定的室外

• [河北]供热庭院管网系统智能化技术标准 DB13(J) T 8492-2022
4.8.3 通信可靠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供热工程系统通讯能力应满足系统的最低要求,各级通信系统应实现在线监督、诊断,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稳定、畅通;2 供热工程平台系统与各子系统

• 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CECS 348:2013
5.2.3 当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倾角、朝向受条件限制,与设计倾角、朝向不一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规定的方法进行面积补偿。

•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 142-2012
B.1.1 当采用导热系数为0.38W/(m·K)的PE-X管时,单位地面面积的向上供热量和向下传热量可按表B.1.1-1~表B.1.1-4取值。 表B.1.1-1 水泥、石材或陶瓷面层单位地面

•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GB/T 50893-2013
E.0.2 分时分区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分时分区按需供热功能、防冻保护功能、全自动调节功能、手动调节功能、多时段功能、故保护功能和通信功能。

•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GB/T 50893-2013
4.5.3 现有供热系统主要能耗、主要设备能效、主要参数控制水平的评估应根据本规范第3章检测所获得的数据,按本规范第4.2~4.4节的规定进行定性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