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技术标准 CJJ/T 276-2018
9.3.2 二期混凝土钢筋构造(图9.3.2)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桥面板配筋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 的构造要求,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

•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212:2006
5.9.4 设计预应力立体桁架时,应考虑由于空间桁架中加入钢索单元所引起的组成、构造、受力特点和性质的变化。此时,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相关规定。

•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DGJ32/J 26-2017
10.1.9 当防雷引下线采用预制构造柱内的钢筋作引下线时,其引下线钢筋的截面积数及连接的要求应能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第5.3.5条的规定;对于预应力钢筋的引下线,不应采用焊接连接。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13
13.4.4 当钢丝绳网的主筋需要接长时,应采取可靠锚固措施保证预张紧应力不受损失(图13.4.4),且不应位于最大弯矩区。 图13.4.4 主绳连接锚固构造示意图 1—固定结或锥形锚头;2—钢丝绳;3—连接型固定板

•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75:2004
6.3.6 抗震设计时,对带梁的柱支承板楼盖,梁的宽度不宜大于柱(柱帽)宽与柱两侧各1.5hs之和。梁的配筋构造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 140的有关规定。

•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66-2013
7.1.3 地质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观测段的岩石名称、结构构造、岩层产状及主要矿物成分。 2 岩体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宽度及充填物性质。 3 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特征。 4 水文地质条件。 5 观测断面地质剖面图和观测段地质展视图。

• 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标准 T/CECS 252-2019
5.0.10 对于烧灼严重、变形明显等损伤严重的结构构件,当需要判断火灾过程中温度应力对结构造成的潜在损伤时,火灾后结构构件的校核应采用更精确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
7.2.7 预应力梁的封锚和封端内应设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封锚材料宜采用干硬性聚合物混凝土,封端材料应采用水胶比小、收缩率小的塑性混凝土。封锚及封端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梁本体混凝土。封端混凝土表面应采用防水涂料进行涂装处理。

• 煤炭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GB 50583-2020
10.1.5 落地式浓缩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浓缩池直径大于等于18m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浓缩池直径大于等于40m时,宜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3 落地式浓缩池底板可采用与池壁及中心柱整体连接、构造连接或脱开的结构型式。

•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T 50010-2010[2024年版]
6.7.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疲劳验算及剪力的分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截面中和轴处的剪应力符合下列条件时,该区段的剪力全部由混凝土承受,此时,箍筋可按构造要求配置; [6.7.7-1]

• 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 GB 50923-2013
7.4.8 吊索与系杆索锚固处应有可扩散局部集中应力,并将吊索与系杆索索力传给受力结构的构造措施。吊索与系杆索不宜穿过主拱等主要受力结构。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证主拱受力性能的补强措施。

•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 51018-2014
8.5.5 重力坝坝体结构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力坝上游坝面可为铅直面、斜面或者折面。下游坝坡应根据稳定及应力计算确定。 2 浆砌石重力坝坝顶宽度不应小于0.5m,混凝土重力坝坝顶宽度不应小于0.3m。

•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 50086-2015
11.2.7 抗浮锚杆锚头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锚下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在施加张应力时不产生有害变形; 2 锚具的质量与性能应满足锚杆长期工作受力要求; 3 锚杆锚头的防腐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5节的有关规定。

•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 T/CECS 465-2017
5.3.1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应合理应采用高强度结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增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的热轧带肋钢筋或预应力筋; 2 宜采用高强混凝土; 3 在满足刚度及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高强钢材。

•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92-2017
5.2.4 涵洞的端翼墙及边、中墙的截面尺寸,除按构造要求确定外,应对截面进行偏心和强度检算,端翼墙截面偏心容许值为0.6Ss(Ss为截面重心至最大压应力边缘的距离),边、中墙截面偏心容许值应符合第5.2.1条的规定。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JGJ/T 140-2019
6.2.4 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其他构造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相关规定。

•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JTG 3223-2021
14.4.3套芯解除法地应力测试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任务来源、测点地理位置、测点附近地形和地质构造、工程施工背景、测点所在巷道或硐室的尺寸; 2测试方法; 3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套芯解除次数和测试成功次数。

• [湖北]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DB42/T 1889-2022
8.4.13 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构件结构设计应满足构件连接、防雷接地及关联附属设施的要求。节段及构件间采用预应力或螺栓连接时,其结构构造和安装工艺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 [湖北]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DB42/T 1889-2022
9.1.1 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宜采用预应力筋连接接头、螺栓连接接头或承插式接头。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保证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接头构造。

• [陕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DBJ 61/T 150-2018
5.5.8 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通过局部增加抗剪附加钢筋和构造钢筋的形式来满足整体结构转角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可取消断而加腋。

•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GB 50399-2006
4.3.2 井底车场巷道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在稳定坚硬岩层中,并应避开较大断层、构造应力区、强含水层。 2 不得布置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和冲击地压的煤层中。 3 当煤层顶底板稳定,煤层较硬时,也可布置在煤层中。

•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52-2012
8.1.5 对一般梁、板类叠合构件的结构性能检验,后浇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与底部预制构件相同,厚度宜取底部预制构件厚度的1.5倍;当预制底板为预应力板时,还应配置界面抗剪构造钢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