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03-2020
4.8.2 围堰内挖土、吸泥或抽水时,应经常检查围堰稳定及围堰冲刷情况,并有防止围堰变形和破坏的措施。放坡开挖的,开挖深度2.5倍的范围内需要进行动载作业或堆放渣土、材料时,动载、堆载的限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经施工检算确定。

• [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 08-61-2010
2 . 1 . 23 井点降水 well-point dewatering 在基坑内(外)埋设井管,利用机械设备抽水,在井管周围形成降水漏斗,使地下水位降低、达到满足工程要求的降水方法。常用的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井点降水等。

•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 96:97
4 . 0 . 4 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应查明滞水层、潜水层和承压水的位置,给出滞水层的范围、潜水层的水位和承压水的压力,并根据续要进行抽水试验测定土层的渗透性。

• [河北]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B13(J) /T107-2016 DB13(J) T107-2016
6.3.3 抽水试验结束前应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测定和含沙量测定。经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系统设备的使用要求,否则应在地下水与水源热泵机组之间加设中间换热器。

• [河北]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B13(J) /T107-2016 DB13(J) T107-2016
4.2.1 热源井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 的相关规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热源井抽水量和回灌量、水温和水质; 2 热源井数量、并位分布及取水层位; 3 并身结构、填砾位置、滤料规格及止水材料;

• [河北]建筑基坑工程技术标准 DB13(J) T 8468-2022
8.2.2 排水沟尺寸应根据坑底渗水量确定。沟宽0.2 m~0.4 m,沟深宜为0.2 m~0.3 m。集水坑深度不应小于淹没抽水泵进水阀高度。流砂或流土地层中,集水坑宜安放钢筋笼,钢筋笼外裹纱网,周边和 井底填砾料。排水沟内壁距基础外缘不宜小于0.4 m,距坑壁坡脚不应小于0.3m。

• [河北]建筑基坑工程技术标准 DB13(J) T 8468-2022
8.3.6 轻型井点宜沿基坑周边布置成封闭状。并点间距宜为0.8 m~2.0 m,距边坡上口线不宜小于1.5 m。多级并点的平台高差宜为4m~5m。轻型井点单井点出水量可按1.5 m3~2.5 m3/h估算,并应通过试抽水验证。

•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 50640-2023
5.2.4 水资源保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采用基坑封闭降水施工技术; 2 基坑抽水采用动态管理技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3 不得向水体倾倒有毒有害物品及垃圾; 4 制订水上和水下机械作业方案,并采取安全和防污染措施。

• [上海]基坑工程技术标准(2018 年修订) DG/TJ 08-61-2018
2.1.28 并点降水well-point dewatering 在基坑内(外)埋设井管利用机械设备抽水,在井管周围形成降水漏斗,使地下永位降低、达到满足工程要求的降水方法。常用的有轻型并点、喷射并点、深并并点降水等。

• [北京]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T 489-2024
5.3.8 当基坑开挖遇多层含水层时,应分层进行地下水控制。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同时,应分区进行地下水位控制。当线状工程分段开挖时,降水工程应根据开挖进度分段抽水。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 58-2009
5.1.6 潜水电泵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启动后观测电流声音、振动情况,开阀时应注意电流变化,并控制运行电流在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内

•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1-2008
5.2.3 抽水清洗后,应按下列规定测定产水量: 1 测定大口井或渗渠集水井中的静水位; 2 抽出的水应排至降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 3 按设计产水量进行抽水,并测定井中的相应动水位;含水层的水文地质

•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T 50065-2011
钢材,但应采用热镀锌。镀锌层应有一定的厚度。接地导体(线)与接地极或接地极之间的焊接点,应涂防腐材料。 4 腐蚀较重地区的330kV及以上发电厂和变电站、全户内变电站、220kV及以上枢纽变电站

•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 50797-2012
9.2.1 有功功率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大、中型光伏发电站应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具有接收并自动执行电力调度部门发送的有功功率及其变化速率的控制指令、调节光伏发电站有功功率输出、控制

•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 GB/T 50438-2007
7.2.4运作与维护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评价标准 1)主变电站设备应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2)各供电设备及继电保护装置应定期检验,满足电力或地铁相关规范要求。 3)供电

•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DL/T 5200-2019
8.1.5 围井检查法适用于各类结构形式的高喷墙。围并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可在井内开挖进行直观检查和取样,并做注水(或抽水)试验;亦可在围井中心处钻孔,做注水(或抽水)试验。 2 每3 个~5

• [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 08-61-2010
13 . 3 . 1 围堰与挡水堤坝内的放坡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坑排水设施,应根据坑内的积水量、地下水渗流量、降雨量等计算确定。采用坑内抽水时,抽水速率应满足边坡稳定要求。 2 基坑的

• [北京]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T 489-2024
B.0.8 地下水控制设计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基坑降水设计:论证惟幕隔水方法不可行;降水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水位降深计算、井数、井身结构设计和抽水设备能力的选择、抽水持续时间的估计;降水

•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GB 50613-2010
7.2.2 中压室内配电站、预装箱式变电站、台架式变压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电站站址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电站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并按照配电网规划要求确定

• 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L 399-2007
》(SL23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I.39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SL401)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9) 《水电

•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866-2013
5.11.1 光伏发电站升压站或输出汇总点的电气主接线方式,应根据光伏发电站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供电范围、近区负荷情况、接入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866-2013
5.8.1 光伏发电站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能力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的有关规定。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无功补偿措施,包括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类型、控制方式和安装位置。

•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GB/T 51072-2014
2.0.4 通用面向变电站事件对象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 一种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快速报文需求的机制,简写为“GOOSE”。主要用于实现在多个IED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调整跳合闸信号,具有高传输成功概率。

•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GB/T 51072-2014
5.4.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对变电站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并具备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远动功能,具有与调度通信中心计算机系统交换信息的能力。

•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GB/T 51072-2014
8.2.5 变电站选址宜避开无线电、工频电磁场干扰敏感点。变电站及进出线正常运行的电磁场强度对环境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 无线电干扰限值》GB 15707的有关规定。

•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 89-2012
3.4.3 地下式变电站地坑的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地坑面积大于箱体占地面积的3倍,地坑内混凝土基础长宽分别大于箱体底边长宽的1.5倍;地坑承重应根据地质勘测报告确定,承重量不应小于箱式变电站自身重量的5倍。

• 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 GB 51096-2015
7.6.4 变电站交流不间断电源的负荷统计宜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监控系统主机、变电站监控系统、电能计费系统、自动和保护装置、通信设备以及火灾报警装置。

• 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14-2010
9.3.1 并联电容器和高、低压并联电抗器应接入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的信号系统。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可根据需要设置专用信号系统,在设置专用信号系统时,除发出就地信号外,还应将有关信号接入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