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河北省]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DB13(J)/T 107-2010
符合设计要求; 3水压试验应合格; 4闭式海水换热器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5闭式海水换热器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16
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传播时延、时延偏差、直流环路电阻、长度、连接正确性、导通性能。 2 光纤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应包括光衰耗、模式带宽、传播时延、长度、连接极性。

•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GB 50197-2015
15.6.6 室外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外供热管网主干线布置应短直、沿热负荷较集中的区域敷设; 2 室外供热管网应根据热用户的负荷及经济比摩阻确定最不利环路的管径; 3 应根据不同气候分区、管道的敷设方式、介质温度等技术经济因素选择管道保温材料及厚度。

•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58-2015
7.9.8 用户电缆的线径应同时满足传输损耗分配和交换设备的用户环路电阻限值两个要素。用户电缆的线径品种应简化和统一,基本线径应为0.4mm。无法满足传输要求时,可使用0.6mm线径。 1

•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CJJ/T 185-2012
3.7.1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标明下列内容: 1 建筑设计热负荷及设计热指标; 2 设计供回水温度; 3 室内温度调节控制方法、调节控制装置的技术要求; 4 热力入口及每个热计量(或分摊)环路的设计热负荷、循环流量; 5 热力入口供回水压差。

•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 CJJ/T 185-2012
3.2.6 当热水供热系统经能耗比较,适合采用分布式循环泵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时,可在热力站设置分布式循环泵: 1 既有供热系统的增容改造; 2 一次建成或建设周期短的新建供热系统; 3 热力网干线阻力较高; 4 热力站分布较分散,热力网各环路阻力相差悬殊。

• [北京市]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 DB 11/806-2011
3.9.3 热水地面供暖系统自动调节阀的设置可采用下列方式,做法示例见附录J。 1 分环路控制:在一次分水器或集水器处,分路设置自动调节阀,使房间或区域保持各自的设定温度值。自动调节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 2 总体控制:在一次分水器或集水器总管上设置一个自动调节阀,控制整个用户或区域的室内温度。

•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DGJ 08-2139-2014
9.3.2集中空调系统的供回水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除温湿度独立调节的显热处理系统外,电制冷空调冷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5℃。 2除利用低温废热或热泵系统外,空调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10℃。 3设计工况下并联环路之间阻力损失的相对差值大于15%时,应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 50824-2013
6.3.2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宜采用异程式,并应采取保证各环路水力平衡的措施。单层农村居住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水平双管式,二层及以上农村居住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垂直单管顺流式。

• 村镇传统住宅设计规范 CECS 360:2013
7.1.4村镇传统住宅宜采用被动式太阳能措施,包括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对流环路式和蓄热屋顶式等方式或组合采暖方式,应根据村镇传统住宅所处的气候分区、室内热舒适度要求、房间使用性质和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被动太阳能采暖方式。

• [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DBJ 45/003-2012
环路,并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减少各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相对差额大于15%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6 系统较小或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不大时,宜

•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 T/CECS 465-2017
6.2.9 供暖空调水系统应进行水力平衡调试,当设计工况下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超过15%时,应采取下列水力平衡措施: 1 优先调整水系统不平衡管路的管路布置或管径; 2 在管路调整仍不能满足水力平衡时可设置电动平衡阀。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T 129-2012
6.3.2 室外管网改造时,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当热网的循环水泵集中设置在热源或二级网系统的循环水泵集中设置在热力站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应大于15%。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要求时,应根据热网的特点设置水力平衡阀。热力入口水力平衡度应达到0.9~1.2。

•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50-052-2006
,有些空气调节区则冷、热水定期交替供应时,宜采用分区两管制水系统; 4 空调水系统的并联环路,应均匀布置、合理划分;当空调水系统的并联环路阻力平衡困难时,应根据水力平衡要求设置水力平衡装置; 5 系统

•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66-2005
方式及管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水压试验应合格; 4 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5 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622-2010
6.1.1 交换机支持的用户信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持通过用户线直流环路的通、断来表示监视信令。 2 PSTN终端应采用双音多频(DTMF)信令方式,也可采用直流脉冲信令

•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66-2005(2009年版)
管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水压试验应合格; 4 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5 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CJ/T 174-2003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端拨号用户认证。 xDSL(x可为A、V等)(x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 [新疆省]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XJJ 001―2011
。 ② 热力入口需要保持压差恒定。 ③ 风机盘管环路系统压差控制:图K03-2。 ④ 循环水泵变频控制。 2 不适用场合:热源主动变流量系统。

•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 GB/T 51265-2018
A.0.9同轴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包装标志、电缆长度,应符合合同约定; 2电缆包装应无严重破损,外护层应无明显擦伤和凹陷,电缆金属管无扭绞损伤; 3内芯导体强度、外导体编织线密度、内外导体环路电阻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射频同轴电缆组件》GB/T17738的规定,充填介质和外护套应厚度均匀。

•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 55015-2021
6.4.2 浅层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埋管与环路集管连接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连接应严密且牢固; 2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应选用定型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