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2012
10.2.13 钢筋混凝土井架的角柱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10.2.11条的规定调整后,尚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2012
11.2.15 钢筋混凝土井塔中一级、二级、三级框架的角柱,按本规范第10.2.11条调整后的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尚应乘以不小于1.10的增大系数。

•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6-2011
,计算c1及Is值时应计及边柱外侧的悬挑长度;当边柱外侧筏板的悬挑长度大于(h0+0.5bc)时,边柱柱下筏板冲切临界截面的计算模式同中柱。 3 角柱 图D. 0.1-3 um=c1+c2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P .0. 1-9) (P .0. 1-10) (P .0. 1-11) 式中:——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位置(m)。 3 对于角柱,应按式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JGJ/T 140-2019
5.2.12 对板柱结构、板柱-框架结构及板柱-支撑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偶联地震效应计算及对角柱调整后组合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的要求等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有关规定执行。

•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JGJ 138-2016
6.5.10 型钢混凝土柱的埋入式柱脚,伸入基础内型钢外侧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中柱不应小于180mm,边柱和角柱不应小于250mm(图6.5.10)。 图6.5.10 埋入式柱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天津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DB/T 29-243-2021
7.4.7 预制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按照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进行吊装; 2 预制柱的就位以轴线和外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边柱和角柱,应以外轮廓线控制为准; 3

• 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 CECS 334:2013
9.3.6 箱体侧壁有较大开孔或单元箱体在叠置中角柱不对位时,可加设暗柱与支座予以补强(图9.3.6),暗柱除与顶梁、底梁焊接连接外并沿全长与壁板焊连。 图9.3.6 箱体叠置时暗柱补强布置 1-暗柱;2-连接件

• [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 1074-2014
7.2.11 框架柱箍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箍筋加密的高度取1/6净高、600mm、最长边(圆柱为直径)的长度三者中的最大值。 2 箍筋加密的间距等于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 框架结构的角柱全高加密。

•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159-2008
5.7.8 易受到震动的石活(如石桥),立置的石活(如陡板、角柱),不宜用灰浆稳固的石活(如地袱、石牌楼),灰浆易受到水浸的石活(如驳岸)及其它需要增加稳定性的石活(如石券),均应使用铁件联结。如用“银锭”、“扒锔”、“拉扯”等。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 51231-2016
10.3.6 预制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按照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吊装; 2 预制柱的就位以轴线和外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边柱和角柱,应以

• [安徽省]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B34/T 1262-2010
的翼缘参与结构整体分析,边框梁作为构造措施可不考虑参与内力分析。抗震设计时,带边框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管混凝土柱当用作角柱且仅单方向与剪力墙连接时,其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1.3增大系数,底层角柱应乘以1.5增大系数。

• 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 CECS 334:2013
9.3.4 箱体端壁需开孔时,宜先选在原有门扇的侧壁开孔;当利用一侧门或两侧门时,应将所保留门的边框与箱体角柱以缀板连接(图9.3.4),板厚不应小于4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图9.3.4 门扇侧壁的补强 1-缀板

• [上海市]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规程 DG/TJ 08-216-2007
13 . 2 . 10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校正应依据基准柱进行,基准柱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能控制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宜选择角柱为基准柱; 2 便于标准间的施工; 3 便于其它柱的校正。

•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55-2012
11.6.3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校正应依据基准柱进行,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准柱应能够控制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并便于其他柱的校正,宜选择角柱为基准柱; 2 钢柱校正宜采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校正工具; 3 基准柱校正完毕后,方可对其他柱进行校正。

• [河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DB13(J) T8406-2021
7.4.7 预制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按照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进行吊装; 2 预制柱的就位以轴线和外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边柱和角柱,应以外轮廓线控制为准; 3

• 有色金属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 GB 51055-2014
8.5.10 竖向框排架结构中与顶层设置有纵向柱间支撑的排架柱相连接的下部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本规范表8.5.3中角柱的要求采用。抗震设计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加密范围应取柱的全高。

•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JGJ 138-2016
6.4.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其箍筋加密区应为下列范围: 1 柱上、下两端,取截面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 2 底层柱下端不小于1/3柱净高的范围; 3 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范围; 4 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全高范围。

•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 CECS 160:2004
8.3.5 梁伸入角柱的锚固主筋不应因交叉而相互干扰,宜合理进行细部处理。当梁或柱的主筋穿过节点时,应注意到节点内主筋的轴向应变和滑动对节点的承载能力、延性,特别是对恢复力特性的影响。

• 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 CECS 334:2013
作用下可以箱体结构角柱的作用力进行角件间连接的计算,此作用力应计入箱体结构因倾覆作用而产生的角柱附加轴向压力或拉力。 3 进行叠箱结构体系抗震计算时,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层间剪力,并以此剪力验算箱体的连接和层间位移。

• 机械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 GB 50906-2013
,与钢柱埋入部分相接触混凝土的承压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在边柱和角柱柱脚中埋入部分的顶部和底部(图7.4.5),可设置抵抗柱脚剪力的U形钢筋。 图7.4.5 边柱、角柱U形钢筋设置示意 1-U形加强筋(两根)

•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 JGJ 248-2012
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 5 一级、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 [上海市]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 DG/TJ 08-32-2008
9.6.3 埋入式柱脚钢柱翼缘的保护层厚度(图9.6.3),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在钢柱四边均设有基础梁的中柱,钢柱翼缘外侧面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80mm; 2 对于边柱和角柱,在没有设置基础梁的一侧,钢柱翼缘外侧面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50mm;

•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 GB 50511-2010
10.1.1 凿井井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能安全地承受施工荷载; 2 天轮平台的尺寸,应满足提升及悬吊设施的天轮布置要求; 3 井架高度及角柱的跨度应满足提升

•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 JGJ/T 421-2018
计算确定; 3承重墙体的端柱和角柱应通过抗拔件和抗拔锚栓与基础相连,上层柱与下层柱通过抗拔件和抗拉螺栓连接(图8.2.4b)。抗拔锚栓和抗拉螺栓的规格应由计算确定。

• 钢结构加固设计标准 GB 51367-2019
11.5.7 当端板连接的节点域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宜采用增设节点域加劲肋的加固方式。中柱对应的节点域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增设交叉加劲肋(图11.5.7a);角柱对应的节点域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