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土不木规范为您找到强相关条文约 个, VIP会员无限次阅览
• [河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 13(J) 81-2009
技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4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 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技术。

•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GB/T 51074-2015
5.1.2 集中供热方式可分为燃煤热电厂供热、燃气热电厂供热、燃煤集中锅炉房供热、燃气集中锅炉房供热、工业余热供热、低温核供热设施供热、垃圾焚烧供热等。

• [河北]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工程技术标准 DB13(J)T 8429-2021
5.1.2 供热系统设计前应对辅助热源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宜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场地条件、电价、电力负荷、燃气价格,以及燃气供应等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降低初投资,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B/T 18208.4-2011
6.5 城市和农村民房、行业系统(教育、卫生、行政管理事业单位等)房屋、生命线系统(电力、供排水、供气、供热、交通、长输油(气)管道、水利、通信、广播电视、市政、铁路)房屋等的室内(外)财产地震灾害直接损失,应由灾区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按附录D表D.5填写报表。

•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 GB/T 51294-2018
7.0.1基础工程设施规划主要应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环境卫生、综合防灾等内容。可根据详细规划区特别需要编制供热工程、燃气工程等规划。

•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B/T 18208.4-2011
6.6 生命线系统工程结构和设施地震灾害直接损失,应区分电力、供排水、供气、供热、交通、长输油(气)管道、水利、通信、广播电视、市政和铁路等系统,由灾区各主管部门分别按附录D中表D.6~D.16填写报表。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2015年]
第五条 管廊工程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用于指导和实施管廊工程建设。编制中应听取道路、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燃气、供热等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 绿色建材评价 塑料管材管件 T/CECS 10058-201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管材、管件绿色建材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及市政用给排水、电力通讯、供热及燃气输配用等建设用塑料管材、管件(含塑料金属复合管材)的绿色建材评价。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2015年]
第十五条 管线入廊分析。根据管廊建设区域内有关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燃气、供热等工程规划和新(改、扩)建计划,以及轨道交通、人防建设规划等,确定入廊管线,分析项目同步实施的可行性,确定管线入廊的时序。

• [北京市]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 DB 11/806-2011
2.0.1 地面辐射供暖 radinant floor heating 简称地面供暖。以热水或电力为热媒或热源,通过埋设于建筑物地面中的加热管或加热电缆等加热部件,以热传导方式加热地面,地表面以辐射和对流的换热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

•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DG/TJ 08-2143-2014
10.5.1 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应建立建筑能耗计量系统,对水、电力、燃气、燃油、集中供热、集中供冷、可再生能源及其他用能类型进行分类和分项计量。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2010
14.3.10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管道可与空调冷水、冷却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电力、通信管道敷设在综合管沟内。当运行期间管沟内的温度超过其他管线运行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或设置自然通风设施。

•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
9.1.2 工业厂房及辅助建筑,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无法利用热泵外,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热源: 1 远离集中供热的分散独立建筑,无法利用其他方式提供热源时; 2 无工

•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 50660-2011
5.2.1 汽轮机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电力系统的要求,确定机组承担基本负荷或变动负荷。 2 对有集中供热条件的地区,应根据近期热负荷和规划热负荷的大小和特性选用供热式机组。 3 对干旱指数大于1.5的缺水地区,宜选用空冷式汽轮机组。

• 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示方法 JG/T 358-2012
4.2.3 建筑供热/供冷系统用能 建筑内供暖、供冷和生活热水系统使用的电力、燃料(如燃煤、燃油、燃气等)和热/冷媒(如热水、蒸汽、冷冻水等)等能量应为建筑供热/供冷系统用能

• 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示方法 JG/T 358-2012
A.1 典型建筑能耗举例 假设有一采用集中供暖的建筑,集中供热站使用4.5万m3天然气和0.5万kWh电力为其供暖系统提供了1600GJ热量,建筑内热水循环泵使用了0.5万kWh电力,最终

• [广西省]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DBJ 45/003―2012
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气调节技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4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 对夏、冬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