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使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经抗震设防后,减轻

    • 1.0.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

    • 1.0.3 砌体类型适用于烧结类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

    • 1.0.4 进行抗震设计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当遭受

    • 1.0.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进行抗震设计与施工时,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1.1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masonry bu

      • 2.1.2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masonry

      • 2.1.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masonry bu

      • 2.1.4 过渡楼层 transitional story

    • 2.2 符号

      •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Ek——结构总水

      • 2.2.2 材料性能         C——混凝土强度等级

      • 2.2.3 几何参数              A——墙水

      • 2.2.4 计算系数             αl——受压

  • 3 基本规定

    • 3.0.1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宜使底部框

    • 3.0.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应符合下

    • 3.0.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部楼层的层高不应超过

    • 3.0.4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总高度和总宽度的比值,

    • 3.0.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建筑形体及构件布置的

    • 3.0.6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

    • 3.0.7 上部砌体房屋部分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布置,应符合下

    • 3.0.8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

    • 3.0.9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

    • 3.0.10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部框架的抗震等

    • 3.0.11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上部砌体抗震墙墙段

    • 3.0.1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材料性能指标,

    • 3.0.13 6度、7度和8度时,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 3.0.14 7度(0.15g)和8度(0.20g)时,底

    • 3.0.15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允

  • 4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 4.1 水平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

      • 4.1.1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应符合现行

      • 4.1.2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取值应符合

      • 4.1.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确

      • 4.1.4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应

      • 4.1.5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各楼层可仅取一个自由度,结构

      • 4.1.6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

      • 4.1.7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考虑扭转影响时,第 i

      • 4.1.8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应按下

      • 4.1.9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部框架的地震作用

      • 4.1.10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层框架和抗震墙承

      • 4.1.11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框架和抗震

      • 4.1.12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层嵌砌于框架之间

      • 4.1.1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

    • 4.2 截面抗震验算

      • 4.2.1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

  • 5 底部框架-抗震墙抗震设计

    • 5.1 结构布置

      • 5.1.1 底部框架的结构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3.0.6条

      • 5.1.2 底部抗震墙的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3.0.6条的

      • 5.1.3 底部框架-抗震墙的纵向或横向,可设置一定数量的

      • 5.1.4 底部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用

      • 5.1.5 底部砌体隔墙、填充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

    • 5.2 托墙梁的作用与作用效应

      • 5.2.1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托墙梁的弯矩和剪力时,作用在

      • 5.2.2 托墙梁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地震组合内力应采用下列方

    • 5.3 构件截面组合内力的调整

      • 5.3.1 一级、二级、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底部框架顶

      • 5.3.2 一级、二级、三级底部框架柱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其

      • 5.3.3 一级、二级、三级框架梁和抗震墙的连梁,其梁端截

      • 5.3.4 一级、二级、三级框架柱端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

      • 5.3.5 一级、二级、三级框架的角柱,经本规程第5.3.

      • 5.3.6 底部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 5.4 截面抗震验算

      • 5.4.1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的底部框架梁、柱、钢

      • 5.4.2 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形截面梁,其正截

      • 5.4.3 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形、I形及倒L形截面梁(图5

      • 5.4.4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框架梁

      • 5.4.5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框架柱的正截

      • 5.4.6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矩形截面框架柱斜截面抗震受剪

      • 5.4.7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矩形、T形、I字形偏心受压钢

      • 5.4.8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偏心受压时斜

      • 5.4.9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层嵌砌于框架之间

      • 5.4.10 底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截面抗震验算,应符

    • 5.5 抗震构造措施

      • Ⅰ框架抗震构造措施

        • 5.5.1 底部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 5.5.2 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5.5.2的规定。 表5.5

        • 5.5.3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5.4 柱的箍筋直径,6度、7度时不应小于8mm,8度

        • 5.5.5 柱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 5.5.6 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7 柱箍筋非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

        • 5.5.8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 5.5.9 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按本规

        • 5.5.10 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5.11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5.12 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1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14 开竖缝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边框梁在竖缝两侧的箍

        • 5.5.15 底部钢筋混凝土托墙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 5.5.16 底部钢筋混凝土托墙梁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 5.5.17 底部框架梁、柱的箍筋宜采用焊接封闭箍筋、连续

      • Ⅱ抗震墙抗震构造措施

        • 5.5.18 底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

        • 5.5.19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 5.5.20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边缘

        • 5.5.21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

        • 5.5.22 开竖缝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23 跨高比较小的高连梁,可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多

        • 5.5.24 楼面梁与抗震墙平面外连接时,不宜支承在洞口连

        • 5.5.25 6度设防且总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

        • 5.5.26 6度设防且总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

        • 5.5.27 底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应符

      • Ⅲ其他抗震构造措施

        • 5.5.28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层和底部两层框架

        • 5.5.29 底部框架梁、柱和钢筋混凝土墙内纵向钢筋的锚固

        • 5.5.30 底部框架-抗震墙部分采用板式楼梯时,楼梯踏步

  • 6 上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 6.1 截面抗震验算

      • 6.1.1 各类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 6.1.2 普通砖、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下

      • 6.1.3 小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 6.2 抗震构造措施

      • Ⅰ上部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 6.2.1 上部砖砌体房屋,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

        • 6.2.2 上部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3 上部砖砌体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

        • 6.2.4 上部砖砌体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应符合

      • Ⅱ上部小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 6.2.5 上部小砌块房屋,应按表6.2.5的要求设置钢筋

        • 6.2.6 上部小砌块房屋的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7 上部小砌块房屋中替代芯柱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

        • 6.2.8 上部小砌块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位置,

        • 6.2.9 上部小砌块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的构造,尚应符合本

        • 6.2.10 上部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构造柱)与墙

        • 6.2.11 房屋总层数在6度时超过五层、7度时超过四层、

      • Ⅲ其他抗震构造措施

        • 6.2.12 过渡楼层墙体的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13 上部砌体房屋的楼盖、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14 楼盖、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

        • 6.2.15 上部砌体房屋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16 上部砌体房屋中,6度、7度时长度大于7.2m

        • 6.2.17 上部砌体房屋中,坡屋顶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可靠

        • 6.2.18 上部砌体房屋的门窗洞处不应采用砖过梁;过梁支

        • 6.2.19 上部砌体房屋中,6度、7度时的预制阳台应与圈

        • 6.2.20 上部砌体房屋中的后砌非承重砌体隔墙,烟道、风

        • 6.2.21 上部砌体房屋为横墙较少情况时,当整体房屋的总

        • 6.2.22 上部砌体房屋部分采用板式楼梯时,楼梯踏步板宜

  • 7 结构薄弱楼层判别及弹塑性变形验算

    • 7.0.1 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层

    • 7.0.2 罕遇地震作用下,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

    • 7.0.3 罕遇地震作用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上部砌

    • 7.0.4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薄弱楼层的判别,可采用

    • 7.0.5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薄弱楼层的判别,可

    • 7.0.6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薄

    • 7.0.7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薄弱楼层弹塑性层间

    • 7.0.8 结构薄弱楼层弹塑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 8 施工

    • 8.0.1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

    • 8.0.2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 8.0.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楼层构造柱纵向钢筋

    • 8.0.4 底层开竖缝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在竖缝处设置两块

    • 8.0.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后砌砌体填充墙与

    • 8.0.6 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施工时,宜选用专用小砌块砌筑砂

    • 8.0.7 底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施工时,墙顶边框梁的混

    • 8.0.8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

    • 8.0.9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施工应遵守施工安全、

  • 引用标准名录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附录A 层间侧向刚度计算

    • A.0.1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层钢筋混凝土抗震

    • A.0.2 上部砌体抗震墙、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的底

    • A.0.3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层层间侧向刚度,为

    • A.0.4 上部砌体房屋的层间侧向刚度为该层横向或纵向所有

  • 附录B 底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抗震设计要求

    • B.0.1 底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和配筋小砌块砌体连梁,

    • B.0.2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中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宜

    • B.0.3 偏心受压时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斜截面抗震受剪承

    • B.0.4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灌孔混凝土应采用坍落度大

    • B.0.5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

    • B.0.6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应符合

    • B.0.7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墙肢端部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 B.0.8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内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搭接

    • B.0.9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水平分布钢筋,沿墙长应连

    • B.0.10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中,跨高比小于2.5的连

    • B.0.11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在基础处应设置现浇钢筋混

  • 附录C 层间极限受剪承载力计算

    • C.0.1 矩形框架柱的层间极限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 C.0.2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极限受弯承载力可按下

    • C.0.3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偏心受压时的层间极限受剪承载力

    • C.0.4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偏心受压时的层间极限受剪承

    • C.0.5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层嵌砌于框架之间

    • C.0.6 上部砌体结构层间极限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使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