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

    •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

    • 1.0.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

    • 1.0.4 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

    • 1.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

    • 1.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

    • 1.0.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

  • 2 术 语

    • 2.0.1 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

    • 2.0.2 雷电防护区(LPZ) lightning pr

    • 2.0.3 雷电电磁脉冲(LEMP) lightning

    • 2.0.4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系统(LPMS) LEMP p

    • 2.0.5 综合防雷系统 synthetic lightn

    • 2.0.6 共用接地系统 common earthing

    • 2.0.7 自然接地体 natural earthing

    • 2.0.8 接地端子 earthing terminal

    • 2.0.9 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main equipote

    • 2.0.10 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floor equip

    • 2.0.11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 local eq

    • 2.0.12 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

    • 2.0.13 等电位连接带 equipotential b

    • 2.0.14 等电位连接网络 equipotential

    • 2.0.15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

    • 2.0.16 浪涌保护器(SPD) surge prote

    • 2.0.17 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voltage swi

    • 2.0.18 电压限制型浪涌保护器 voltage lim

    • 2.0.19 标称放电电流 nominal dischar

    • 2.0.20 最大放电电流 maximum dischar

    • 2.0.21 冲击电流 impulse current(I

    • 2.0.22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maximum conti

    • 2.0.23 残压 residual voltage(Ur

    • 2.0.24 限制电压 measured limiting

    • 2.0.25 电压保护水平 voltage protect

    • 2.0.26 有效保护水平 effective prote

    • 2.0.27 1.2/50μs冲击电压 1.2/50μs

    • 2.0.28 8/20μs冲击电流 8/20μs curr

    • 2.0.29 复合波 combination wave  

    • 2.0.30 Ⅰ类试验 classⅠtest     按本

    • 2.0.31 Ⅱ类试验 classⅡtest     按本

    • 2.0.32 Ⅲ类试验 classⅢtest     按本

    • 2.0.33 插入损耗 insertion loss   

    • 2.0.34 劣化 degradation     由于浪

    • 2.0.35 热熔焊 exothermic welding

    • 2.0.36 雷击损害风险 risk of lightni

  • 3 雷电防护分区

    •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 3.1.1 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 3.1.2 地区雷暴日数应以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

      • 3.1.3 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

    •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

      • 3.2.1 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应按本规

      • 3.2.2 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LPZ

      • 3.2.3 保护对象应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力相兼容的

  • 4 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

    • 4.1 一般规定

      • 4.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第4.

      • 4.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节防雷装置

      • 4.1.3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分别采用本规范

      • 4.1.4 重点工程或用户提出要求时,可按本规范第4.4节

    • 4.2 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 4.2.1 建筑物及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值可按下式确定

      • 4.2.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因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

      • 4.2.3 确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否需要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

      • 4.2.4 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可按下式计算防雷装置拦截效

      • 4.2.5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

    • 4.3 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 4.3.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

    • 4.4 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 4.4.1 因雷击导致建筑物的各种损失对应的风险分量Rx可

      • 4.4.2 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风险R可按下式估算:     

      • 4.4.3 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应计算建筑物雷击损害风险R

  • 5 防雷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

      • 5.1.2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

      • 5.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需要保护的设备数量、类

      • 5.1.4 新建工程的防雷设计应收集以下相关资料:    

      • 5.1.5 扩、改建工程除应具备上述资料外,还应收集下列相

    • 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 5.2.1 机房内电子信息设备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

      • 5.2.2 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应

      • 5.2.3 等电位连接网络应利用建筑物内部或其上的金属部件

      • 5.2.4 某些特殊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设专用垂直接

      • 5.2.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

      • 5.2.6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

      • 5.2.7 机房设备接地线不应从接闪带、铁塔、防雷引下线直

      • 5.2.8 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含金属管、电力线、信号线

      • 5.2.9 电子信息系统涉及多个相邻建筑物时,宜采用两根水

      • 5.2.10 新建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在设计、施工时,宜在

    • 5.3 屏蔽及布线

      • 5.3.1 为减小雷电电磁脉冲在电子信息系统内产生的浪涌,

      • 5.3.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3 线缆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电子信

      • 5.3.4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子信息

    • 5.4 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 5.4.1 室外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

      • 5.4.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从建

      • 5.4.3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4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5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5.5.1 通信接入网和电话交换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

      • 5.5.2 信息网络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3 安全防范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4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

      • 5.5.5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6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7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5.5.8 卫星通信系统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6 防雷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施工应按本规范的规定

      • 6.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中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

      • 6.1.3 防雷工程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 6.1.4 测试仪表、量具应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6.2 接地装置

      • 6.2.1 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

      • 6.2.2 垂直接地体坑内、水平接地体沟内宜用低电阻率土壤

      • 6.2.3 接地装置宜采用热镀锌钢质材料。在高土壤电阻率地

      • 6.2.4 钢质接地体应采用焊接连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

      • 6.2.5 铜质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或热熔焊,钢质和铜质接地

      • 6.2.6 接地装置连接应可靠,连接处不应松动、脱焊、接触

      • 6.2.7 接地装置施工结束后,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6.3 接 地 线

      • 6.3.1 接地装置应在不同位置至少引出两根连接导体与室内

      • 6.3.2 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导体截面

      • 6.3.3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应采用截面积符合表5.2.

      • 6.3.4 接地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连接可靠,连接处应有防

      • 6.3.5 接地线与金属管道等自然接地体的连接应根据其工艺

    • 6.4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

      • 6.4.1 在雷电防护区的界面处应安装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材

      • 6.4.2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宜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预埋与房

      • 6.4.3 砖木结构建筑物宜在其四周埋设环形接地装置。电子

      • 6.4.4 等电位连接网格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熔接或压接。连

      • 6.4.5 等电位连接导线应使用具有黄绿相间色标的铜质绝缘

      • 6.4.6 对于暗敷的等电位连接线及其连接处,应做隐蔽工程

      • 6.4.7 等电位连接带表面应无毛刺、明显伤痕、残余焊渣,

    • 6.5 浪涌保护器

      • 6.5.1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2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6.5.3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6.6 线缆敷设

      • 6.6.1 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宜套钢管或其他非

      • 6.6.2 线槽或线架上的线缆绑扎间距应均匀合理,绑扎线扣

      • 6.6.3 接地线、浪涌保护器连接线的敷设宜短直、整齐。

      • 6.6.4 接地线、浪涌保护器连接线转弯时弯角应大于90度

  • 7 检测与验收

    • 7.1 检 测

      • 7.1.1 防雷装置检测应按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 7.1.2 检测仪表、量具应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7.2 验收项目

      • 7.2.1 接地装置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接地

      • 7.2.2 接地线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接地装

      • 7.2.3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验收应包括下列

      • 7.2.4 屏蔽设施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电子

      • 7.2.5 浪涌保护器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浪

      • 7.2.6 线缆敷设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     1 电源

    • 7.3 竣工验收

      • 7.3.1 防雷工程竣工后,应由相关单位代表进行验收。

      • 7.3.2 防雷工程竣工验收时,凡经随工检测验收合格的项目

      • 7.3.3 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 7.3.4 防雷工程竣工后,应由施工单位提出竣工验收报告,

      • 7.3.5 防雷工程竣工,应由施工单位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

  • 8 维护与管理

    • 8.1 维 护

      • 8.1.1 防雷装置的维护应分为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两类。

      • 8.1.2 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进行一次定期全面检测

      • 8.1.3 日常维护应在每次雷击之后进行。在雷电活动强烈的

      • 8.1.4 检测外部防雷装置的电气连续性,若发现有脱焊、松

      • 8.1.5 检查接闪器、杆塔和引下线的腐蚀情况及机械损伤,

      • 8.1.6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若测试值大于规定值,

      • 8.1.7 检测内部防雷装置和设备金属外壳、机架等电位连接

      • 8.1.8 检查各类浪涌保护器的运行情况:有无接触不良、漏

    • 8.2 管 理

      • 8.2.1 防雷装置应由熟悉雷电防护技术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

      • 8.2.2 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后,应建立管理制度。对防雷装置

      • 8.2.3 雷击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雷害损失,分析致害原

  • 附录A 用于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的N和NC的计算方法

    • A.1 建筑物及入户服务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的计算

      • A.1.1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1可按下式确定:    

      • A.1.2 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密度Ng可按下式确定:

      • A.1.3 建筑物的等效面积Ae的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A.1.4 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2按下式确定:    

      • A.1.5 建筑物及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按下式确定:

    • A.2 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NC的计算

      • A.2.1 因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损坏

  • 附录B 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的雷击风险评估

    • B.1 雷击致损原因、损害类型、损失类型

      • B.1.1 根据雷击点的不同位置,雷击致损原因应分为四种:

      • B.1.2 雷击损害类型应分为三类,一次雷击产生的损害可能

      • B.1.3 雷击引起的损失类型应分为四种:     1 损

      • B.1.4 雷击致损原因S、雷击损害类型D以及损失类型L之

    • B.2 雷击损害风险和风险分量

      • B.2.1 对应于损失类型,雷击损害风险应分为以下四类:

      • B.2.2 雷击建筑物S1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1

      • B.2.3 雷击建筑物附近S2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 B.2.4 雷击与建筑物相连服务设施S3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 B.2.5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附近S4引起的风险分量包括:

      • B.2.6 建筑物所考虑的各种损失相应的风险分量应符合表B

      • B.2.7 影响建筑物雷击损害风险分量的因子应符合表B.2

    • B.3 风险管理

      • B.3.1 建筑物防雷保护的决策以及保护措施的选择应按以下

      • B.3.2 风险评估需考虑下列建筑物特性,考虑对建筑物的防

      • B.3.3 风险容许值RT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确定。表B.3.

      • B.3.4 评估一个对象是否需要防雷时,应考虑建筑物的风险

      • B.3.5 除了建筑物防雷必要性的评估外,为了减少经济损失

      • B.3.6 应根据每一风险分量在总风险中所占比例并考虑各种

    • B.4 雷击损害风险评估方法

      • B.4.1 雷击损害风险评估应按本规范第4.4.1条和4.

      • B.4.2 各致损原因产生的不同损害类型对应的建筑物风险分

      • B.4.3 雷击损害评估所用的参数应符合表B.4.3的规定

      • B.4.4 为了对各个风险分量进行评估,可以将建筑物划分为

      • B.4.5 建筑物区域划分应主要根据:     1 土壤或

      • B.4.6 分区的建筑物风险分量评估应符合下列规定:   

      • B.4.7 在选取保护措施时,为减小经济损失风险R4,宜评

      • B.4.8 风险R4评估的对象包括:     1 整个建筑

    • B.5 雷击损害风险评估参数的计算

      • B.5.1 需保护对象年平均雷击危险事件次数NX取决于该对

      • B.5.2 雷击大地密度Ng是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雷击大地的

      • B.5.3 雷击建筑物的年平均次数ND以及雷击连接到线路“

      • B.5.4 雷击建筑物的年平均次数ND可按下式计算:   

      • B.5.5 雷击位于服务设施“a”端的邻近建筑物(图B.5

      • 图B.5.5 线路两端的建筑物 表B.5.5 变压器因子C

      • 图B.5.6 截收面积(Ad、Am、Ai、Al)

      • B.5.6 雷击建筑物附近的年平均次数NM可按下式计算,如

      • B.5.7 雷击服务设施的年平均次数NL可按下式计算:  

      • B.5.8 服务设施的截收面积A l和A i按表B.5.8

      • B.5.9 雷击服务设施附近的年平均次数Ni可按下式计算:

      • B.5.10 按本规范第B.5节的规定确定建筑物雷击损害风

      • B.5.11 雷击建筑物(S1)导致人畜伤害的概率P A可

      • B.5.12 雷击建筑物(S1)导致物理损害的概率P B可

      • B.5.13 雷击建筑物(S1)导致内部系统失效的概率P

      • B.5.14 雷击建筑物附近(S2)导致内部系统失效的概率

      • B.5.15 雷击服务设施(S3)导致人畜伤害的概率P u

      • B.5.16 雷击服务设施(S3)导致物理损害的概率PV取

      • B.5.17 雷击服务设施(S3)导致内部系统失效的概率P

      • B.5.18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附近(S4)导致内部系统失效

      • B.5.19 建筑物损失率LX指雷击建筑物可能引起的某一特

      • B.5.20 损失率LX随着所考虑的损失类型(L1、L2、

      • B.5.21 人身伤亡损失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B.5.22 公众服务中断损失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B.5.23 文化遗产损失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B.5.24 经济损失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B.5.25 成本效益的估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附录C 雷电流参数

    • C.0.1 闪电中可能出现三种雷击波形(图C.0.1-1)

    • C.0.2 雷电流参数应符合表C.0.2-1~表C.0.2

  • 附录D 雷击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 D.1 建筑物附近雷击的情况下防雷区内磁场强度的计算

      • D.1.1 无屏蔽时所产生的磁场强度H0,即LPZ0区内的

      • D.1.2 当建筑物邻近雷击时,格栅型空间屏蔽内部任意点的

      • D.1.3 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的屏蔽系数SF,按表D.1.3

    • D.2 当建筑物顶防直击雷装置接闪时防雷区内磁场强度的计算

      • D.2.1 格栅型空间屏蔽LPZ1内部任意点的磁场强度(图

      • D.2.2 在LPZ2等后续防护区内部任意点的磁场强度(图

  • 附录E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冲击试验波形和参数

  • 附录F 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