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 3.2

    • 3.3

    • 3.4

  • 4 总则

    • 4.1 界线测绘的目的和任务

      • 4.1.1  界线测绘的目的     界线测绘的目的是通过

      • 4.1.1  界线测绘的目的     界线测绘的目的是通过

      • 4.1.3  界线测绘的成果     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

      • 4.1.3  界线测绘的成果     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

    • 4.2 界线测绘的基准和比例尺

      • 4.2.1  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界线测绘宜采用国

      • 4.2.1  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界线测绘宜采用国

    • 4.3 界线测绘的基本精度

      • 4.3.1  界桩点的精度     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

      • 4.3.2  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精度     边界协议书附图

  • 5 界线测绘的准备工作

    • 5.1 边界地形图制作

    • 5.2 边界调查

      • 5.2.1  实地调查     边界调查应核实法定边界线、

      • 5.2.2  边界情况图的绘制     在边界地形图上绘制

      • 5.2.3  边界情况说明的编写     以文字形式描述边

      • 5.2.3  边界情况说明的编写     以文字形式描述边

    • 5.3 界桩与边界点

      • 5.3.1  边界点     边界点分设置界桩的边界点和不

      • 5.3.2  预设界桩点和边界点     在边界地形图上,

      • 5.3.2  预设界桩点和边界点     在边界地形图上,

      • 5.3.4  界桩位置的选定     界桩位置应选在对反映

      • 5.3.5  界桩的埋设密度     各级行政区域界桩埋设

      • 5.3.6  界桩的编号     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以每一

      • 5.3.6  界桩的编号     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以每一

      • 5.3.6  界桩的编号     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以每一

      • 5.3.6  界桩的编号     省级界线的界桩编号以每一

  • 6 边界点测绘

    • 6.1 控制测量

      • 6.1.1  基础控制成果的收集与准备     边界点测绘

      • 6.1.1  基础控制成果的收集与准备     边界点测绘

    • 6.2 界桩点的平面测量

      • 6.2.1  一般规定     界桩点的平面坐标,宜采用卫

      • 6.2.1  一般规定     界桩点的平面坐标,宜采用卫

      • 6.2.3  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应采用

      • 6.2.4  光电测距支导线测量     在作业困难时,可

      • 6.2.5  交会法     边界点测量可采用角度交会或边

    • 6.3 界桩点高程的测定

    • 6.4 界桩点方位物的测绘

      • 6.4.1  界桩点方位物的选择原则     一般情况下界

      • 6.4.1  界桩点方位物的选择原则     一般情况下界

    • 6.5 界桩登记表的填写

    • 6.6 特殊边界点的测绘与表述

      • 6.5  界桩登记表的填写     界桩登记表的内容主要包

      • 6.6.3  用方位物确定位置的边界点     对野外施测

      • 6.5 界桩登记表的填写

  • 7 边界地形图修测与边界线标绘

    • 7.1 边界地形图修测

      • 7.1.1  边界地形图修测的原则     当边界线附近的

      • 7.1.2  调绘内容     调绘内容主要是与确定边界线

      • 7.1.2  调绘内容     调绘内容主要是与确定边界线

      • 7.1.4  调绘图的绘制     植被要素用绿色,地貌要

      • 7.1.5  边界调绘的精度和要求     调绘的地物点对

    • 7.2 边界线标绘

      • 7.1.5  边界调绘的精度和要求     调绘的地物点对

      • 7.1.5  边界调绘的精度和要求     调绘的地物点对

      • 7.2.3  边界线标绘的技术要求     边界线在图上用

      • 7.2.3  边界线标绘的技术要求     边界线在图上用

  • 8 边界协议书附图及边界位置说明

    • 8.1 边界协议书附图

      • 7.2.3  边界线标绘的技术要求     边界线在图上用

      • 8.1.2  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的放大图     当在边界协

    • 8.2 边界协议书附图制图及印刷

    • 8.3 《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书附图集》的编纂

      • 8.3.1  基本形式     《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书附图集

      • 8.3.1  基本形式     《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书附图集

      • 8.3.4  装帧形式     图集宜以每一条边界线为单元

      • 8.3.4  装帧形式     图集宜以每一条边界线为单元

    • 8.4 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

      • 8.3.4  装帧形式     图集宜以每一条边界线为单元

      • 8.3.4  装帧形式     图集宜以每一条边界线为单元

      • 8.3.4  装帧形式     图集宜以每一条边界线为单元

  • 9 成果整理与验收

    • 9.1 文档整理

    • 9.2 数据整理

    • 9.3 元数据文件制作

      • 9.3.1  元数据文件的描述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

      • 9.3.2  元数据文件的制作     在制作边界地形图、

    • 9.4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收藏 相似条文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省级和省级以下行政区域陆地边界界线测绘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和省级以下行政区域陆地边界界线测绘和联检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