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在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中贯彻国家的技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

    • 1.0.3 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应综合分析场地

    • 1.0.4 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除应符合本规范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

      • 2.1.2 桩体复合地基 pile composite f

      • 2.1.3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granular colu

      • 2.1.4 柔性桩复合地基 flexible pile c

      • 2.1.5 刚性桩复合地基 rigid pile comp

      • 2.1.6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deep mixing c

      • 2.1.7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 jet grouting

      • 2.1.8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compacted ce

      • 2.1.9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compacted lim

      • 2.1.10 石灰桩复合地基 lime column co

      • 2.1.11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 compacted st

      • 2.1.12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 replaced sto

      • 2.1.13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 dynamic-repl

      • 2.1.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concrete pile

      • 2.1.15 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 reinforced-

      • 2.1.16 长-短桩复合地基 long and shor

      • 2.1.17 桩网复合地基 pile-reinforced

      • 2.1.18 复合地基置换率 replacement ra

      • 2.1.19 荷载分担比 load distributio

      • 2.1.20 桩土应力比 stress ratio of

    • 2.2 符 号

      • 2.2.1 几何参数:     a——桩帽边长;     

      • 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     E——强夯置换法的单

      • 2.2.3 抗力和材料性能:     c u——饱和黏性土

      • 2.2.4 计算系数:     Ai——第i层土附加应力系

  • 3 基本规定

    • 3.0.1 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具备岩土工程勘察、上部结构及

    • 3.0.2 复合地基设计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处理的要求、工

    • 3.0.3 复合地基设计应进行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其中用于填

    • 3.0.4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应根据各类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

    • 3.0.5 复合地基中由桩周土和桩端土提供的单桩竖向承载力

    • 3.0.6 复合地基应按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原理

    • 3.0.7 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根

    • 3.0.8 对工后沉降控制较严的复合地基应按沉降控制的原则

    • 3.0.9 复合地基上宜设置垫层。垫层设置范围、厚度和垫层

    • 3.0.10 复合地基应保证安全施工,施工中应重视环境效应

    • 3.0.11 复合地基勘察和设计中应评价及处理场地中水、土

  • 4 复合地基勘察要点

    • 4.0.1 对根据初步勘察或附近场地地质资料和地基处理经验

    • 4.0.2 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要求

    • 4.0.3 拟采用复合地基的场地,其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

  • 5 复合地基计算

    • 5.1 荷载计算

      • 5.1.1 复合地基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

      • 5.1.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

      • 5.1.3 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5.2 承载力计算

      • 5.2.1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竖向抗压载荷

      • 5.2.2 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采用柔性桩和刚性桩时,柔性桩

      • 5.2.3 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采用散体材料桩时,散体材料桩

      • 5.2.4 复合地基处理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下卧层承

      • 5.2.5 当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5.2.6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宽度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0;

    • 5.3 沉降计算

      • 5.3.1 复合地基的沉降由垫层压缩变形量、加固区复合土层

      • 5.3.2 复合地基加固区复合土层压缩变形量(s1)宜根据

      • 5.3.3 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土层压缩变形量(s2),可按

      • 5.3.4 作用在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顶部的附加压力宜根据

      • 5.3.5 当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时,复合地基的沉降应由垫

      • 5.3.6 长-短复合地基中短桩范围内复合土层压缩变形量(

    • 5.4 稳定分析

      • 5.4.1 在复合地基稳定分析中,所采用的稳定分析方法、计

      • 5.4.2 复合地基稳定分析可采用圆弧滑动总应力法进行分析

      • 5.4.3 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应深入设计要求安全度对应的危

      • 5.4.4 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宜根据复合地基类型合理选用。

  • 6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

    • 6.1 一般规定

      • 6.1.1 深层搅拌桩可采用喷浆搅拌法或喷粉搅拌法施工。深

      • 6.1.2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含量较

      • 6.1.3 深层搅拌桩可与堆载预压法及刚性桩联合应用。

      • 6.1.4 确定处理方案前应搜集拟处理区域内详尽的岩土工程

      • 6.1.5 设计前应进行拟处理土的室内配比试验,应针对现场

    • 6.2 设 计

      • 6.2.1 固化剂宜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上的水泥或

      • 6.2.2 深层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承载力和变形的

      • 6.2.3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竖

      • 6.2.4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竖向抗压载荷

      • 6.2.5 采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宜在基础和复合地基之间设

      • 6.2.6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中的桩长超过10m时,可采用

      • 6.2.7 深层搅拌桩的平面布置可根据上部结构特点及对地基

      • 6.2.8 当深层搅拌桩处理深度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

      • 6.2.9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应按本规范第5.3.1条

    • 6.3 施 工

      • 6.3.1 深层搅拌桩施工现场应预先平整,应清除地上和地下

      • 6.3.2 深层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

      • 6.3.3 深层搅拌桩的喷浆(粉)量和搅拌深度应采用经国家

      • 6.3.4 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

      • 6.3.5 成桩应采用重复搅拌工艺,全桩长上下应至少重复搅

      • 6.3.6 深层搅拌桩施工时,停浆(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

      • 6.3.7 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水平和导向架竖直,搅拌

      • Ⅰ 喷浆搅拌法

        • 6.3.8 深层搅拌桩施工应根据喷浆搅拌法和喷粉搅拌法施工

        • 6.3.9 施工前应确定灰浆泵输浆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

        • 6.3.10 所使用的水泥应过筛,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

        • 6.3.11 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应符合施工工艺的要

        • 6.3.12 当水泥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搅拌30s,应

      • Ⅱ 喷粉搅拌法

        • 6.3.13 喷粉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搅拌机械、供粉泵、送气(

        • 6.3.14 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16mm。

        • 6.3.15 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喷粉,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灰

        • 6.3.16 需在地基土天然含水量小于30%土层中喷粉成桩

    • 6.4 质量检验

      • 6.4.1 深层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

      • 6.4.2 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

      • 6.4.3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A

      • 6.4.4 基槽开挖后,应检验桩位、桩数与桩顶质量,不符合

  • 7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

    • 7.1 一般规定

      • 7.1.1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软塑~可塑的黏性土

      • 7.1.2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用于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时,应搜

      • 7.1.3 高压旋喷桩可采用单管法、双管法和三管法施工。

      • 7.1.4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方案确定后,应结合工程情况进

    • 7.2 设 计

      • 7.2.1 高压旋喷形成的加固体强度和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

      • 7.2.2 旋喷桩主要用于承受竖向荷载时,其平面布置可根据

      • 7.2.3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

      • 7.2.4 高压旋喷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

      • 7.2.5 采用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宜在基础和复合地基之间设

      • 7.2.6 当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度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

      • 7.2.7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沉降应按本规范第5.3.1条

    • 7.3 施 工

      • 7.3.1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环境和地下埋设物位置等情况,复

      • 7.3.2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注浆材料应采用水泥,可根据

      • 7.3.3 高压旋喷水泥土桩施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 7.3.4 对需要局部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部位,可采取

    • 7.4 质量检验

      • 7.4.1 高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

      • 7.4.2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检测与检验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当

      • 7.4.3 检验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代表

      • 7.4.4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A

  • 8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 8.1 一般规定

      • 8.1.1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填土、粉土、粉质黏土、

      • 8.1.2 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时,应使地基土的含水量达

      • 8.1.3 对于缺乏灰土挤密法地基处理经验的地区,应在地基

      • 8.1.4 成孔挤密施工,可采用沉管、冲击、爆扩等方法。当

      • 8.1.5 孔内填料宜采用素土或灰土,也可采用水泥土等强度

    • 8.2 设 计

      • 8.2.1 挤密桩孔宜按正三角形布置,孔距可取桩径的2.0

      • 8.2.2 灰土挤密桩桩间土最小挤密系数(Demin)应满

      • 8.2.3 桩孔间距较大且超过3倍的桩孔直径时,设计不宜计

      • 8.2.4 挤密孔的深度应大于压缩层厚度,且不应小于4m。

      • 8.2.5 当挤密处理深度不超过12m时,不宜采用预钻孔,

      • 8.2.6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应通过复合地基竖向抗压

      • 8.2.7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处理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

      • 8.2.8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沉降,应按本规范第5.3.1

      • 8.2.9 灰土的配合比宜采用3:7或2:8(体积比),含

      • 8.2.10 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变形不满足要求时,应在

    • 8.3 施 工

      • 8.3.1 灰土挤密桩施工应间隔分批进行,桩孔完成后应及时

      • 8.3.2 挤密桩孔底在填料前应夯实,填料时宜分层回填夯实

      • 8.3.3 填料用素土时,宜采用纯净黄土,也可选用黏土、粉

      • 8.3.4 灰土挤密桩施工应预留0.5m~0.7m的松动层

      • 8.3.5 夯填施工前,应进行不少于3根桩的夯填试验,并应

      • 8.3.6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后,应挖除上部扰动层

      • 8.3.7 桩孔中心点位置的允许偏差为桩距设计值的5%,桩

    • 8.4 质量检验

      • 8.4.1 灰土挤密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

      • 8.4.2 施工人员应及时抽样检查孔内填料的夯实质量,检查

      • 8.4.3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A

      • 8.4.4 在湿陷性土地区,对特别重要的项目尚应进行现场浸

  • 9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 9.1 一般规定

      • 9.1.1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深度不超过10m

      • 9.1.2 夯实水泥土桩可采用沉管、冲击等挤土成孔法施工,

      • 9.1.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前,可根据工程经验,选

    • 9.2 设 计

      • 9.2.1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深度应根据工程特点、

      • 9.2.2 确定夯实水泥土桩桩端持力层时,除应符合地基处理

      • 9.2.3 夯实水泥土桩的平面布置,宜综合考虑基础形状、尺

      • 9.2.4 夯实水泥土桩桩径宜根据施工工具和施工方法确定,

      • 9.2.5 夯实水泥土桩的桩顶宜铺设厚度为100mm~30

      • 9.2.6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

      • 9.2.7 夯实水泥土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

      • 9.2.8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应按本规范第5.3.

      • 9.2.9 夯实水泥土材料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土料性质

    • 9.3 施 工

      • 9.3.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

      • 9.3.2 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的种类及规格。

      • 9.3.3 土料宜采用黏性土、粉土、粉细砂或渣土,土料中的

      • 9.3.4 水泥土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含水量与最优

      • 9.3.5 成桩宜采用桩体夯实机,宜选用梨形或锤底为盘形的

      • 9.3.6 夯实水泥土桩施工步骤应为成孔-分层夯实-封顶-

      • 9.3.7 桩位允许偏差,对满堂布桩为桩径的0.4倍,条基

      • 9.3.8 施工时桩顶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100mm~200

      • 9.3.9 成孔及成桩质量监测应设专人负责,并应做好成孔、

      • 9.3.10 桩顶垫层材料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铺

    • 9.4 质量检验

      • 9.4.1 夯实水泥土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

      • 9.4.2 桩体夯实质量的检查,应在成桩过程中随时随机抽取

      • 9.4.3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复合地基承载力

      • 9.4.4 复合地基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有

  • 10 石灰桩复合地基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石灰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饱和黏性土、淤泥、淤

      • 10.1.2 对重要工程或缺少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进行桩体

      • 10.1.3 竖向承载的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不宜

      • 10.1.4 石灰桩复合地基与基础间可不设垫层,当地基需要

      • 10.1.5 深厚软弱土中进行浅层处理的石灰桩复合地基沉降

    • 10.2 设 计

      • 10.2.1 石灰桩的固化剂应采用生石灰,掺和料宜采用粉煤

      • 10.2.2 石灰桩成桩时,宜用土封口,封口高度不宜小于5

      • 10.2.3 石灰桩成孔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所选用的成孔方

      • 10.2.4 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时,桩长不宜大于6m;采用

      • 10.2.5 石灰桩桩端宜选在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中。在深厚的

      • 10.2.6 石灰桩的深度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上部结构

      • 10.2.7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竖向

      • 10.2.8 处理后地基沉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 10.3 施 工

      • 10.3.1 石灰应选用新鲜生石灰块,有效氧化钙含量不宜低

      • 10.3.2 掺和料应保持适当的含水量,使用粉煤灰或炉渣时

      • 10.3.3 石灰桩施工可采用洛阳铲或机械成孔。机械成孔可

      • 10.3.4 施工顺序宜由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在软土中宜

      • 10.3.5 施工前应做好场地排水设施。

      • 10.3.6 进入场地的生石灰应采取防水、防雨、防风、防火

      • 10.3.7 施工应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10.3.8 石灰桩施工时应采取防止冲孔伤人的措施。

      • 10.3.9 桩位允许偏差为桩径的0.5倍。

    • 10.4 质量检验

      • 10.4.1 石灰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

      • 10.4.2 石灰桩复合地基检测与检验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当地

      • 10.4.3 采用静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时,检测部位应

      • 10.4.4 石灰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

  • 11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

    • 11.1 一般规定

      • 11.1.1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松散的砂土、粉土

      • 11.1.2 挤密砂石桩宜根据场地和工程条件选用沉管、振冲

      • 11.1.3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勘察应提供场地土的天然孔隙

    • 11.2 设 计

      • 11.2.1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

      • 11.2.2 挤密砂石桩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挤密

      • 11.2.3 挤密砂石桩的间距应根据场地情况、上部结构荷载

      • 11.2.4 挤密砂石桩桩长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场地地质条件通

      • 11.2.5 挤密砂石桩桩孔内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 11.2.6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

      • 11.2.7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可按本规范第5.3.1

      • 11.2.8 桩体材料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粗砂、

      • 11.2.9 砂石桩顶部宜铺设一层厚度为300mm~500

    • 11.3 施 工

      • 11.3.1 挤密砂石桩施工机械和型号应根据所选用施工方法

      • 11.3.2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挤密试验。当成桩质

      • 11.3.3 振冲施工可根据设计荷载大小、原状土强度、设计

      • 11.3.4 施工现场应设置泥水排放系统,或组织运浆车辆将

      • 11.3.5 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施工参数应根据现场

      • 11.3.6 振动沉管成桩法施工应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

      • 11.3.7 挤密砂石桩施工应控制成桩速度,必要时应采取防

      • 11.3.8 挤密砂石桩施工后,应将基底标高下的松散层挖除

    • 11.4 质量检验

      • 11.4.1 挤密砂石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

      • 11.4.2 对桩体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对桩间土可采用

      • 11.4.3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

      • 11.4.4 挤密砂石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间,对砂土和杂填

  • 12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

    • 12.1 一般规定

      • 12.1.1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饱和黏性土地基和

      • 12.1.2 采用振动水冲法设置砂(碎)石桩时,土体不排水

      • 12.1.3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上应铺设排水碎石垫层。

    • 12.2 设 计

      • 12.2.1 设计前应掌握待加固土层的分布、抗剪强度、上部

      • 12.2.2 砂石桩的布置方式可采用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或矩

      • 12.2.3 砂石桩的加固范围应通过稳定分析确定。对建筑基

      • 12.2.4 砂石桩桩长宜穿透软弱土层,最小桩长不宜小于4

      • 12.2.5 振冲法施工的砂(碎)石桩设计直径宜根据振冲器

      • 12.2.6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

      • 12.2.7 当桩体材料的内摩擦角在38°左右时,置换砂石

      • 12.2.8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可按本规范第5.3.1

      • 12.2.9 桩体材料可用碎石、卵石、砾石、中粗砂等硬质材

      • 12.2.10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上应设置厚度为300mm

    • 12.3 施 工

      • 12.3.1 置换砂石桩可采用振冲、振动沉管、锤击沉管或静

      • 12.3.2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当成桩质量不能满足

      • 12.3.3 振冲施工可根据设计桩径大小、原状土强度、设计

      • 12.3.4 振冲施工现场应设置泥水排放系统,并组织运浆车

      • 12.3.5 沉管法施工应根据设计桩径选择桩管直径,按沉管

      • 12.3.6 砂石桩施工后,应将场地表面约1.0m的松散桩

    • 12.4 质量检验

      • 12.4.1 振冲法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成孔深度、砂石用量、留

      • 12.4.2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的桩体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进

      • 12.4.3 置换砂石桩合地基工程验收时,应按本规范附录A

      • 12.4.4 复合地基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应待地基中超静孔隙水

  • 13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

    • 13.1 一般规定

      • 13.1.1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适用于加固高饱和度粉土、软

      • 13.1.2 强夯置换应经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加固效果。

      • 13.1.3 当强夯置换墩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振动影响超

    • 13.2 设 计

      • 13.2.1 强夯置换墩试验方案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地质条

      • 13.2.2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 13.2.3 强夯置换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

      • 13.2.4 夯坑填料可采用块石、碎石、矿渣、工业废渣、建

      • 13.2.5 强夯置换有效加固深度为墩长和墩底压密土厚度之

      • 13.2.6 夯点的夯击击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试夯应符合

      • 13.2.7 夯击击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1

      • 13.2.8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应取

      • 13.2.9 夯点间距应根据荷载特点、墩体长度、墩体直径及

      • 13.2.10 起夯面标高、夯坑回填方式和夯后标高应根据基

      • 13.2.11 墩顶应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300mm的压实垫

      • 13.2.12 确定软黏性土和墩间土硬层厚度小于2m的饱和

      • 13.2.13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沉降可按本规范第5.3.

      • 13.2.14 强夯置换墩未穿透软弱土层时,应按本规范公式

    • 13.3 施 工

      • 13.3.1 夯锤应根据土质情况、置换深度、加固要求和施工

      • 13.3.2 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

      • 13.3.3 夯坑内或场地积水宜及时排除。当场地地下水位较

      • 13.3.4 强夯置换墩施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 13.3.5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 13.3.6 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相关情况应详细记录。

    • 13.4 质量检验

      • 13.4.1 强夯置换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填料

      • 13.4.2 强夯置换施工中和结束后宜采用开挖检查、钻探、

      • 13.4.3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

      • 13.4.4 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

  • 14 刚性桩复合地基

    • 14.1 一般规定

      • 14.1.1 刚性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

      • 14.1.2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素

      • 14.1.3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应采用摩擦型桩。

    • 14.2 设 计

      • 14.2.1 刚性桩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置。桩的中心与基础边

      • 14.2.2 选择桩长时宜使桩端穿过压缩性较高的土层,进入

      • 14.2.3 桩距应根据基础形式、复合地基承载力、土性、施

      • 14.2.4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基础之间应设置垫层,厚度宜取

      • 14.2.5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竖向抗压载

      • 14.2.6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应通过现场载

      • 14.2.7 基础埋深较大时,尚应计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经深度

      • 14.2.8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宜按本规范第5.3.1条~

      • 14.2.9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的压缩模量当量值,应

    • 14.3 施 工

      • 14.3.1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刚性桩的施工,可根据现场条件

      • 14.3.2 各种成桩工艺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

      • 14.3.3 挖土和截桩时应注意对桩体及桩间土的保护,不得

      • 14.3.4 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

      • 14.3.5 施工桩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对满堂布桩基础

      • 14.3.6 当周边环境对变形有严格要求时,成桩过程应采取

    • 14.4 质量检验

      • 14.4.1 刚性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并应对照

      • 14.4.2 桩体完整性应采用低应变动力测试检测,检验数量

      • 14.4.3 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符合下

      • 14.4.4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 15 长-短桩复合地基

    • 15.1 一般规定

      • 15.1.1 长-短桩复合地基适用于深厚淤泥、淤泥质土、黏

      • 15.1.2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竖向增强体应由长桩和短桩组

      • 15.1.3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宜支承在较好的土层上,

    • 15.2 设 计

      • 15.2.1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

      • 15.2.2 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第5.

      • 15.2.3 当短桩桩端位于软弱土层时,应按本规范公式(5

      • 15.2.4 短桩桩端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公式

      • 15.2.5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可按本规范第5.3.5条

      • 15.2.6 长-短桩复合地基与基础间应设置垫层。垫层厚度

      • 15.2.7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的中心距应根据土质条件、

    • 15.3 施 工

      • 15.3.1 长、短桩的施工顺序应根据所采用桩型的施工工艺

      • 15.3.2 长-短桩复合地基桩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同桩

      • 15.3.3 桩施工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桩位允许偏差应符

      • 15.3.4 垫层材料应通过级配试验进行试配。垫层厚度、铺

      • 15.3.5 垫层施工不得在浸水条件下进行,当地下水位较高

      • 15.3.6 铺设垫层前应保证预留约200mm的土层,并应

    • 15.4 质量检验

      • 15.4.1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和短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

      • 15.4.2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单桩质量检验应按本规范同桩

      • 15.4.3 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符合

  • 16 桩网复合地基

    • 16.1 一般规定

      • 16.1.1 桩网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淤

      • 16.1.2 桩网复合地基应由刚性桩、桩帽、加筋层和垫层构

      • 16.1.3 设计前应通过勘察查明土层的分布和基本性质、各

      • 16.1.4 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应通过试桩绘制p-s曲线确

      • 16.1.5 桩型可采用预制桩、就地灌注素混凝土桩、套管灌

      • 16.1.6 桩网复合地基的桩间距、桩帽尺寸、加筋层的性能

    • 16.2 设 计

      • 16.2.1 桩径宜取200mm~500mm,加固土层厚、

      • 16.2.2 桩网复合地基宜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应根据设计

      • 16.2.3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应通过试桩确定,在方案设计

      • 16.2.4 当桩需要穿过松散填土层、欠固结软土层、自重湿

      • 16.2.5 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竖向抗

      • 16.2.6 当采用本规范公式(5.2.1-2)确定复合地

      • 16.2.7 正方形布桩时,可采用正方形桩帽,桩帽上边缘应

      • 16.2.8 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帽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

      • 16.2.9 采用正方形布桩和正方形桩帽时,桩帽之间的土拱

      • 16.2.10 桩帽以上的最小填土设计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 16.2.11 加筋层设置在桩帽顶部,加筋的经纬方向宜分别

      • 16.2.12 当桩与地基土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时,桩帽上

      • 16.2.13 垫层应铺设在加筋体之上,应选用碎石、卵石、

      • 16.2.14 垫层之上的填土材料可选用碎石、无黏性土、砂

      • 16.2.15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s)应由加固区复合土层压

      • 16.2.16 各沉降分量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

    • 16.3 施 工

      • 16.3.1 预制桩可选用打入法或静压法沉桩,灌注桩可选用

      • 16.3.2 持力层位置和设计桩长应根据地质资料和试桩结果

      • 16.3.3 饱和软土地层挤土桩施工应选择合适的施工顺序,

      • 16.3.4 加筋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材

      • 16.3.5 桩帽宜现浇,预制时,应采取对中措施。桩帽之间

      • 16.3.6 加筋体之上铺设的垫层应选用强度较高的碎石、卵

      • 16.3.7 垫层以上的填土,应分层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设计

    • 16.4 质量检验

      • 16.4.1 桩网复合地基中桩、桩帽和加筋网的施工过程中,

      • 16.4.2 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16.4.3 桩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

      • 16.4.4 加筋体的检测与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 17 复合地基监测与检测要点

    • 17.1 一般规定

      • 17.1.1 复合地基设计内容应包括监测和检测要求。

      • 17.1.2 施工单位应综合复合地基监测和检测情况评价地基

    • 17.2 监 测

      • 17.2.1 采用复合地基的工程应进行监测,并应监测至监测

      • 17.2.2 监测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情况、监测目的、监测要

      • 17.2.3 监测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计监测断面或

      • 17.2.4 监测人员应根据施工进度采取合适的监测频率,并

      • 17.2.5 复合地基应进行沉降监测,重要工程、试验工程、

      • 17.2.6 采用复合地基处理的坡地、岸边应监测侧向位移,

      • 17.2.7 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挤压等不利影响的工程,应监

      • 17.2.8 监测时应记录施工、周边环境变化等情况。监测结

    • 17.3 检 测

      • 17.3.1 复合地基检测内容应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宜包括复

      • 17.3.2 设计人员应调查和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

      • 17.3.3 施工人员应根据检测目的、工程特点和调查结果,

      • 17.3.4 抽检比例、质量评定等均应以检验批为基准,同一

      • 17.3.5 复合地基检测应在竖向增强体及其周围土体物理力

      • 17.3.6 复合地基检测抽检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7.3.7 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必要

  • 附录A 竖向抗压载荷试验要点

    • A.0.1 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单

    • A.0.2 进行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前,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

    • A.0.3 单桩(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应等于受检

    • A.0.4 试坑底宽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基准梁

    • A.0.5 找平桩(墩)的中粗砂厚度不宜大于20mm。复合

    • A.0.6 当采用1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千斤顶规格、型号应

    • A.0.7 最大试验荷载宜按预估的极限承载力且不小于设计承

    • A.0.8 每级加载后,应按间隔10、10、10、15、1

    • A.0.9 单桩(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 A.0.10 复合地基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

    • A.0.11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1/2,应等量进行,每

    • A.0.12 单桩(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

    • A.0.13 单桩(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方法

    • A.0.14 复合地基极限荷载可取本规范第A.0.10条第

    • A.0.15 一个检验批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承载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在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证质量、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