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了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做

    •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采用的

    • 1.0.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材料

    • 1.0.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现行国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1.1 无粘结预应力筋 unbonded tendon

      • 2.1.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unbonded pr

      • 2.1.3 体外束 external tendon 布置在

      • 2.1.4 体外预应力 external prestres

      • 2.1.5 转向块 deviator 在腹板、翼缘或腹板翼

      • 2.1.6 鞍座 saddle 在转向块处传递预应力荷载的

    • 2.2 符号

      • 2.2.1 材料性能 B——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 Ec——

      • 2.2.2 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M——弯矩设计值; M

      • 2.2.3 几何参数 A——构件截面面积; An——构件净

      •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aE——无粘结预应力筋弹性模量

  • 3 材料及锚具系统

    • 3.1 混凝土及钢筋

      • 3.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板

      • 3.1.2 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宜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

      • 3.1.3 钢绞线弹性模量Es应按1.95×105N/mm

      • 3.1.4 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绞线不应有死弯,当有死弯时

      • 3.1.5 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

    • 3.2 无粘结预应力筋

      • 3.2.1 本规程所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

      • 3.2.2 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

      • 3.2.3 无粘结预应力筋涂料层应采用专用防腐油脂,其性能

    • 3.3 锚具系统

      • 3.3.1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应符合下

      • 3.3.2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的选用,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

      • 3.3.3 夹片锚具系统张拉端可采用下列做法: 1 圆套筒

      • 3.3.4 当锚具系统固定端埋设在结构构件混凝土中时,可采

      • 3.3.5 对夹片锚具系统,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

      • 3.3.6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系统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

  • 4 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

      • 4.1.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的裂缝控制应符

      • 4.1.3 当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30m时,宜采取两端张

      • 4.1.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具有整体稳定性,结构的

      • 4.1.5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并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无粘结预应力

    • 4.2 防火及防腐蚀

      • 4.2.1 根据不同耐火极限的要求,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混凝土

      • 4.2.2 锚固区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结构本身的耐火极限。

      • 4.2.3 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盐

      • 4.2.4 在预应力筋全长上及锚具与连接套管的连接部位,外

      • 4.2.5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对锚固区进行保

      • 4.2.6 锚固区也可用后浇的钢筋混凝土外包圈梁进行封闭,

      • 4.2.7 对处于二类、三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锚固系

      • 4.2.8 本规程中对材料及设计施工质量有具体限值或允许偏

  • 5 设计计算与构造

    • 5.1 一般规定

      • 5.1.1 一般民用建筑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

      • 5.1.2 当采用荷载平衡法估算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对一般民

      • 5.1.3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σpe应按下列公式计

      • 5.1.4 无粘结预应力直线筋由于锚具变形和无粘结预应力筋

      • 5.1.5 无粘结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

      • 5.1.6 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护套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

      • 5.1.7 低松弛级无粘结预应力筋由于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

      • 5.1.8 对一般情况,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受拉区和受压区

      • 5.1.9 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分批张拉时,应考虑后批张拉筋

      • 5.1.10 平均预压应力指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混凝土

      • 5.1.11 对采用钢绞线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受弯构件,在进

      • 5.1.12 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

      • 5.1.1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锚头局压区,应验算局

      • 5.1.14 在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的无粘结预应力

      • 5.1.15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

      • 5.1.16 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 5.1.17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 5.1.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顶加力

      • 5.1.19 在设计中宜根据结构类型、预应力构件类别和工程

      • 5.1.20 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板、梁中,为防止由温

    • 5.2 单向体系

      • 5.2.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区非预应力纵向受

      • 5.2.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

      • 5.2.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

      • 5.2.4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最大间距可取板厚度的6倍,且不

      • 5.2.5 在主梁、次梁和密肋板中,必须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

    • 5.3 双向体系

      • 5.3.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的计算,应按板的纵横

      • 5.3.2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柱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

      • 5.3.3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沿该方向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

      • 5.3.4 对于板柱结构实心双向平板,非预应力纵向受力钢筋

      • 5.3.5 现浇板柱节点形式及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5.3.6 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对配置或不配置箍筋

      • 5.3.7 板柱结构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当板柱节点

      • 5.3.8 型钢剪力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9 在计算板柱体系双向板受冲切承载力时,当板开有孔

      • 5.3.10 板柱结构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当通过板

      • 5.3.11 由水平荷载在板支座处产生的弯矩应与按照第5.

      • 5.3.12 平板和密肋板可在局部开洞,但应验算满足承载力

      • 5.3.13 当楼盖因设楼、电梯间开洞较大,且在板边需截断

      • 5.3.14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现浇平板结构中无粘结预应力

      • 5.3.15 在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 5.4 体外预应力梁

      • 5.4.1 无粘结预应力体外束由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套管、防

      • 5.4.2 体外束仅在锚固区及转向块鞍座处与钢筋混凝土梁相

      • 5.4.3 体外束的锚固区和转向块宜满足下列构造规定: 1

      • 5.4.4 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

      • 5.4.5 体外束及锚固区应进行防腐蚀保护。体外束的防腐保

  • 6 施工及验收

    • 6.1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作、包装及运输

      • 6.1.1 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作应采用挤塑成型工艺,并

      • 6.1.2 挤塑成型后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按工程所需的长度和

      • 6.1.3 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综合考虑其曲率、锚固

      • 6.1.4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包装、运输、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放和浇筑混凝土

      • 6.2.1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之前,应及时检查其规格尺寸和

      • 6.2.2 张拉端端部模板预留孔应按施工图中规定的无粘结预

      • 6.2.3 张拉端的承压板应采用可靠的措施固定在端部模板上

      • 6.2.4 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按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铺放。铺放

      • 6.2.5 在板内无粘结预应力筋绕过开洞处的铺放位置应符合

      • 6.2.6 夹片锚具系统张拉端和固定端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

      • 6.2.7 浇筑混凝土时,除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遵

    • 6.3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

      • 6.3.1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

      • 6.3.2 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

      • 6.3.3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75f

      • 6.3.4 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宜

      • 6.3.5 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无粘结预应力筋

      • 6.3.6 无粘结预应力筋伸长值△lcp,可按下式计算:

      • 6.3.7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

      • 6.3.8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符

      • 6.3.9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

      • 6.3.10 当无粘结预应力筋需进行两端张拉时,宜采取两端

      • 6.3.11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应逐根填写张拉记录表,

      • 6.3.12 夹片锚具张拉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张拉前

      • 6.3.13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预应力值与工程设

      • 6.3.14 张拉后应采用砂轮锯或其他机械方法切割超长部分

      • 6.3.15 张拉后的锚具,应及时按本规程第4.2节的有关

    • 6.4 体外预应力施工

      • 6.4.1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束多层防腐蚀体系由多根平行的

      • 6.4.2 体外束的保护套管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或镀锌钢管

      • 6.4.3 体外束保护套管的安装应保证连接平滑和完全密封防

      • 6.4.4 在转向块鞍座出口处应进行倒角处理形成圆滑过渡,

      • 6.4.5 体外束的锚固体系、在锚固区体外束与锚固装置的连

      • 6.4.6 体外束的锚固区和转向块应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预

      • 6.4.7 当采用水泥灌浆时,体外束宜在灌浆后进行张拉施工

      • 6.4.8 布置在梁两边体外束的张拉,应保证受力均匀和对称

      • 6.4.9 体外束的锚具应设置全密封防护罩,对不要求更换的

      • 6.4.10 当体外束直接暴露在太阳辐射热中时,应采取特别

      • 6.4.11 当体外束有防火要求时,应涂刷防火涂料,并按设

      • 6.4.12 体外束施工除遵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本章中无

    • 6.5 工程验收

      • 6.5.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

      • 6.5.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验收,除检查有关文件、

      • 6.5.3 当提供的文件、记录及外观抽查结果均符合现行国家

  • 附录A 无粘结预应力筋数量估算

    • A.0.1 无粘结预应力筋截面面积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 A.0.2 根据结构类型和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要求,无粘结预

    • A.0.3 对按三级允许出现裂缝控制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

  • 附录B 无粘结预应力筋常用束形的预应力损失ΣL1

    • B.0.1 抛物线形无粘结顶应力筋可近似按圆弧形曲线预应力

    • B.0.2 端部为直线(直线长度为l0),而后由两条圆弧形

    • B.0.3 当折线形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固损失消失于折点C之

  • 附录C 等效柱的刚度计算及等代框架计算模型

    • C.1 板柱结构计算

      • C.1.1 板柱结构拉等代框架计算,由三部分组成:(1)水

    • C.2 等效柱刚度计算及等代框架计算模型

      • C.2.1 对无托板、柱帽的板柱结构,柱的线抗弯刚度kc可

      • C.2.2 柱两侧抗扭构件刚度kt按下列公式计算:

      • C.2.3 等效柱的截面惯性矩Iec、线刚度kec可按下式

      • C.2.4 在等代框架中板梁杆件长度l1可取为柱中线之间的

  • 附录D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