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引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组织环境

    •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     4.4.1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

      •     4.4.2 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组织应:    

  • 5 领导作用

    •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     5.1.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

      •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

    • 5.2 方针

      •     5.2.1 制定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

      •     5.2.2 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

    •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 6 策划

    •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6.1.1 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4.1

      •    6.1.2 组织应策划:       a)应对这些风

    •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6.2.1 组织应针对相关职能、层次和质量管理体系所

      •    6.2.2 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 6.3 变更的策划

  • 7 支持

    • 7.1 资源

      •     7.1.1 总则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

      •     7.1.2 人员         组织应确定并配备

      •     7.1.3 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

      •     7.1.4 过程运行环境         组织应确

      •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 总则   

      •     7.1.6 组织的知识         组织应确定

    • 7.2 能力

    • 7.3 意识

    • 7.4 沟通

    • 7.5 成文信息

      • 7.5.1 总则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 7.5.2 创建和更新         在创建和更新成文信

      •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7.5.3.1 应控制质量

  • 8 运行

    •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     8.2.1 顾客沟通         与顾客沟通的

      •     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 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8.2.3.1 组织

      •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     8.3.1 总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

      •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在确定

      •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组织应

      •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组织应

      •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组织应

      •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组织应

    •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     8.4.1 总则         组织应确保外部提

      •     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组织应

      •     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需要时

      •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     8.5.4 防护         组织应在生产和服

      •     8.5.5 交付后活动         组织应满足

      •     8.5.6 更改控制         组织应对生产

    •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 8.7.1 组织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进行识别和控制,以

      •     8.7.2 组织应保留下列成文信息:       

  • 9 绩效评价

    •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     9.1.1 总则         组织应确定:  

      •     9.1.2 顾客满意         组织应监视顾

      •     9.1.3 分析与评价         组织应分析

    • 9.2 内部审核

      •     9.2.1 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

      •     9.2.2 组织应:         a)依据有关

    • 9.3 管理评审

      •     9.3.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照

      •     9.3.2 管理评审输入         策划和实

      •     9.3.3 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

  • 10 改进

    • 10.1 总则

    •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     10.2.1 当出现不合格时,包括来自投诉的不合格

      •     10.2.2 组织应保留成文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

    • 10.3 持续改进

  • 附录A 新结构、术语和概念说明

    • A.1 结构和术语

    • A.2 产品和服务

    • A.3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A.4 基于风险的思维

    • A.5 适用性

    • A.6 成文信息

    • A.7 组织的知识

    • A.8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 附录B SAC/TC 151 制定的其他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收藏 相似条文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GB/T 19000族的核心标准之一。
    本标准代替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本标准与GB/T 1900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采用ISO/IEC导则 第1部分 ISO补充规定的附件SL中给出的高层结构;
    ——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
    ——更少的规定性要求;
    ——对成文信息的要求更加灵活;
    ——提高了服务行业的适用性;
    ——更加强调组织环境;
    ——增强对领导作用的要求;
    ——更加注重实现预期的过程结果以增强顾客满意。
    附录A给出了相对于GB/T 19001-2008的更加详细的变化说明。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天津华诚认证中心、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深圳市环通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世纪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国培认证培训(北京)中心、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泰兴龙溢端子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咨询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造币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易初标准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武、康键、张惠才、李强、任青钺、李明、郑元辉、黄学良、曲辛田、郑燕、梁平、王梅、李平、夏芳、王金德、曹华、邓湘宁、裴洁、林创、周红波、李晔秋、李辰暄、范叶娟、解辉、朱江涛、魏向阳、柳叶、董晓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0300.2-1988;
    ——GB/T 19001-1992、GB/T 19001-1994、GB/T 19001-2000、GB/T 19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