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

    • 1.0.2  本细则主要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混凝

    • 1.0.3  本细则根据公路桥梁的重要性和修复(抢修)的难

    •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公路桥梁,

    • 1.0.5  本细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和

    • 1.0.6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颁发的文

    • 1.0.7  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要求外,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1.1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

      • 2.1.2  抗震措施  seismic measure

      • 2.1.3  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io

      • 2.1.4  E1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

      • 2.1.5  E2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

      • 2.1.6  地震效应  seismic effect  

      • 2.1.7  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  design bas

      • 2.1.8  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

      • 2.1.9  设定地震  scenario earthqu

      • 2.1.10  非一致地震动输入  multi-suppo

      • 2.1.11  液化  liquefaction    

      • 2.1.12  侧向滑移  lateral spreadi

      • 2.1.13  抗震概念设计  seismic conce

      • 2.1.14  弹性抗震设计  elastic seism

      • 2.1.15  延性抗震设计  ductility sei

      • 2.1.16  延性构件  ductile member 

      • 2.1.17  能力设计  capacity design

      • 2.1.18  能力保护构件  capacity prot

      • 2.1.19  减隔震设计  seismic isolat

      • 2.1.20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

      • 2.1.21  抗震构造措施  details of se

      • 2.1.22  常规桥梁  ordinary bridge

      • 2.1.23  特殊桥梁  special bridge

    • 2.2 符号

      •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A――水平向设计基本

      • 2.2.2  计算系数     Ci――抗震重要性系数;

      • 2.2.3  几何特征     dO――液化土特征深度;

      • 2.2.4  材料指标     Ec――桥墩的弹性模量;

      • 2.2.5  延性设计参数     fyh――箍筋抗拉强度

      • 2.2.6  其他参数     g――重力加速度;    

  • 3 基本要求

    • 3.1 桥梁抗震设防目标及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 3.1.1  各抗震设防类别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表3.

      • 3.1.2  一般情况下,桥梁抗震设防分类应根据各桥梁抗震

      • 3.1.3  A类、B类和C类桥梁必须进行E1地震作用和E

      • 3.1.4  各类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 3.1.5  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梁,抗震设计不应低于下线桥梁

    • 3.2 确定地震作用的基本要求

      • 3.2.1  各类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考虑的地震作用,应采用

      • 3.2.2  公路桥梁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取

      • 3.2.3  对场址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时,除符合现行

    • 3.3 抗震设计流程图

      • 3.3.1  桥梁抗震设计应采用图3.3.1的抗震设计流程

    • 3.4 作用效应组合

      • 3.4.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应考虑以下作用:     1

      • 3.4.2  作用效应组合应包括永久作用效应+地震作用效应

  • 4 场地和地基

    • 4.1 场地

      • 4.1.1  桥位选择应在工程地质勘察和专门工程地质、水文

      • 4.1.2  在抗震不利地段布设桥位时,宜对地基采取适当抗

      • 4.1.3  各级公路桥位宜避绕抗震危险地段,对于高速公路

      • 4.1.4  对地震时可能因发生滑坡、崩塌而造成堰塞湖的地

      • 4.1.5  桥梁工程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按下列要求确定:  

      • 4.1.6  工程场地覆盖层厚度按下列要求确定:    

      • 4.1.7  土层平均剪切波速按下式计算: 式中:υse―

      • 4.1.8  桥梁工程场地类别,根据土层平均剪切波速和场地

      • 4.1.9  桥梁工程场地范围内有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

    • 4.2 地基的承载力

      • 4.2.1  地基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与永久作用

      • 4.2.2  地基抗震承载力容许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 4.2.3  柱桩的地基抗震容许承载力调整系数可取1.5,

    • 4.3 地基的液化和软土地基

      • 4.3.1  存在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

      • 4.3.2  当在地面以下20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

      • 4.3.3  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

      • 4.3.4  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

      • 4.3.5  抗液化措施应根据桥梁重要性类别及地基的液化等

      • 4.3.6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7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8  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

      • 4.3.9  当地基内有液化土层时,液化土层的承载力(包括

  • 5 地震作用

    • 5.1 一般规定

      • 5.1.1  各类桥梁结构的地震作用,应按下列原则考虑:

      • 5.1.2  地震作用可以用设计加速度反应谱、设计地震动时

      • 5.1.3  A类桥梁、桥址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9度以上的

    • 5.2 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 5.2.1  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阻尼比为0.

      • 5.2.2  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Smax南下式确定

      • 5.2.3  特征周期Tg按桥址位置在《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

      • 5.2.4  阻尼调整系数,除有专门规定外,结构的阻尼比ξ

      • 5.2.5  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竖向设计加速

    • 5.3 设计地震动时程

      • 5.3.1  已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址,设计地震动时程应根

      • 5.3.2  未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址,可根据本细则设计加

    • 5.4 设计地震动功率谱

      • 5.4.1  已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址,设计地震动功率谱要

      • 5.4.2  未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址,可根据设计地震震级

    • 5.5 地震主动土压力和动水压力

      • 5.5.1  E1地震作用抗震设计阶段,应考虑地震时动水压

      • 5.5.2  地震土压力按附录D规定计算。桥台后填土无黏性

      • 5.5.3  地震时作用于桥墩上的地震动水压力应分别按下列

  • 6 抗震分析

    • 6.1 一般规定

      • 6.1.1  本章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混凝土梁桥

      • 6.1.2  常规桥梁抗震设计流程可参见图6.1.2-1和

      • 6.1.3  根据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特性的复杂程度,常规

      • 6.1.4  根据第6.1.3条的规则桥梁和非规则桥梁分类

      • 6.1.5  地震作用下,桥台台身地震惯性力可按静力法计算。

      • 6.1.6  在进行桥梁抗震分析时,E1地震作用下,常规桥

      • 6.1.7  D类桥梁、圬工拱桥、重力式桥墩和桥台,可只进

      • 6.1.8  对于上部结构连续的桥梁,各桥墩高度宜尽可能相

      • 6.1.9  不宜在梁桥的矮墩设置固定支座,矮墩宜设置活动

      • 6.1.10  在高烈度区,宜尽量避免采用对抗震不利的桥型。

    • 6.2 梁桥延性抗震设计

      • 6.2.1  钢筋混凝土墩柱桥梁,抗震设计时,墩柱宜作为延

      • 6.2.2  沿顺桥向,连续梁桥、简支梁桥墩柱的底部区域,

      • 6.2.3  盖梁、基础的设计弯矩和设计剪力值按能力保护原

      • 6.2.4  墩柱的设计剪力值按能力保护原则计算时,应为与

    • 6.3 建模原则

      • 6.3.1  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一般情况下应首先建立

      • 6.3.2  桥梁结构动力计算模型应能正确反映桥梁上部结构

      • 6.3.3  在E1地震作用下,宜采用总体空间模型计算桥梁

      • 6.3.4  规则桥梁可按本细则第6.7节的要求选用简化计

      • 6.3.5  进行直线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可分别考虑沿顺桥

      • 6.3.6  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时,墩柱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弹

      • 6.3.7  抗震分析时应考虑支座的影响。板式橡胶支座可用

      • 6.3.8  建立桥梁抗震分析模型应考虑桩土的共同作用,桩

      • 6.3.9  墩柱的计算长度与矩形截面短边尺寸之比大于8时

    • 6.4 反应谱法

      • 6.4.1  反应谱法包括单振型反应谱法和多振型反应谱法。

      • 6.4.2  采用反应谱法计算时,反应谱应按本细则第5.2

      • 6.4.3  用多振型反应谱法计算时,所考虑的振型阶数应在

    • 6.5 时程分析方法

      • 6.5.1  地震加速度时程应按本细则第5.3节的规定选取。

      • 6.5.2  时程分析的最终结果,当采用3组时程波计算时,

      • 6.5.3  在E1地震作用下,线性时程法的计算结果不应小

    • 6.6 功率谱法

      • 6.6.1  适用反应谱法计算的结构,一般也可用功率谱法计

      • 6.6.2  当不考虑地震动输入的空间变化效应时,结构响应

      • 6.6.3  结构响应的期望极值可根据其自功率谱Sy(ω)

    • 6.7 规则桥梁计算

      • 6.7.1  规则桥梁水平地震力的计算,采用反应谱方法计算

      • 6.7.2  在地震作用下,规则桥梁重力式桥墩顺桥向和横桥

      • 6.7.3  规则桥梁的柱式墩,采用反应谱法计算时,其顺桥

      • 6.7.4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规则桥梁,用反应谱法计算时

      • 6.7.5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规则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当

      • 6.7.6  在E2地震作用下,可按下式计算墩顶的顺桥向和

      • 6.7.7  采用非线性时程方法计算规则桥梁的变形和内力时

    • 6.8 能力保护构件计算

      • 6.8.1  在E2地震作用下,如结构未进入塑性工作范围,

      • 6.8.2  延性墩柱沿顺桥向和横桥向剪力设计值VcO可按

      • 6.8.3  延性桥墩盖梁的弯矩设计值MpO,可按下式计算

      • 6.8.4  延性桥墩盖梁的剪力设计值VcO可按下式计算:

      • 6.8.5  梁桥基础沿顺桥向、横桥向的弯矩、剪力和轴力设

    • 6.9 桥台

      • 6.9.1  桥台的水平地震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i、

      • 6.9.2  作用在桥台上的主动土压力和动水压力按本细则第

  • 7 强度与变形验算

    • 7.1 一般规定

      • 7.1.1  在E1地震作用下,结构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基本

      • 7.1.2  梁桥基础、盖梁、梁体以及墩柱的抗剪按能力保护

      • 7.1.3  在E2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拱桥的主拱圈和基础基

      • 7.1.4  对于D类桥梁、圬工拱桥、重力式桥墩和桥台,可

    • 7.2 D类桥梁、圬工拱桥、重力式桥墩和桥台强度验算

      • 7.2.1  顺桥向和横桥向E1地震作用效应和永久作用效应

      • 7.2.2  顺桥向和横桥向E1地震作用效应和永久作用效应

      • 7.2.3  D类桥梁和重力式桥墩桥梁支座抗震能力可按以下

    • 7.3 B类、C类桥梁抗震强度验算

      • 7.3.1  顺桥向和横桥向E1地震作用效应和永久作用效应

      • 7.3.2  对于计算长度与矩形截面计算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

      • 7.3.3  顺桥向和横桥向E2地震作用效应和永久作用效应

      • 7.3.4  墩柱塑性铰区域沿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斜截面抗剪强

      • 7.3.5  应根据本细则第6.8节计算出的弯矩、剪力和轴

      • 7.3.6  应根据本细则第6.8节计算出的盖梁弯矩设计值

      • 7.3.7  应根据本细则第6.9节计算出桥台的地震作用效

    • 7.4 B类、C类桥梁墩柱的变形验算

      • 7.4.1  在E2地震作用下,一般情况应按式(7.4.2

      • 7.4.2  在E2地震作用下,应按下式验算桥墩潜在塑性铰

      • 7.4.3  塑性铰区域的最大容许转角应根据极限破坏状态的

      • 7.4.4  φy为理想弹塑性轴力一弯矩一曲率(P-M-φ

      • 7.4.5  极限破坏状态的曲率φu应通过考虑最不利轴力组

      • 7.4.6  在E2电震作用下,规则桥梁可按下式验算桥墩墩

      • 7.4.7  单柱墩容许位移按下式计算:     式中符号

      • 7.4.8  对于双柱墩、排架墩,其顺桥向的容许位移可按式

    • 7.5 B类、C类桥梁的支座验算

      • 7.5.1  在E2电震作用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板式橡胶支

      • 7.5.2  在E2电震作用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盆式支座的

  • 8 延性构造细节设计

    • 8.1 墩柱结构构造措施

      • 8.1.1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墩柱潜在

      • 8.1.2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8度地区,圆形、矩形墩

      • 8.1.3  墩柱潜在塑性铰区域以外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小

      • 8.1.4  墩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筋,纵向钢筋的面积不宜

      • 8.1.5  墩柱纵向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20 cm,至

      • 8.1.6  空心截面墩柱潜在塑性铰区域内加密箍筋的配置,

      • 8.1.7  墩柱的纵向钢筋应尽可能地延伸至盖梁和承台的另

      • 8.1.8  塑性铰加密区域配置的箍筋应延续到盖梁和承台内

      • 8.1.9  柱式桥墩和排架桩墩的柱(桩)与盖梁、承台连接

      • 8.1.10  排架桩墩加密区段箍筋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 8.2 结点构造措施

      • 8.2.1  结点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 8.2.2  如主拉应力     结点的水平和竖向箍筋配置

      • 8.2.3  如主拉应力     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结点的水

  • 9 特殊桥梁抗震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1.1  特殊桥梁包括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150m

      • 9.1.2  对于特殊桥梁,本细则只给出设计原则。

      • 9.1.3  进行特殊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应按第5.1.3

      • 9.1.4  采用桩基时,应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桥梁地震

    • 9.2 抗震概念设计

      • 9.2.1  应尽量采用对称的结构形式,上、下部结构之间的

      • 9.2.2  建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地区的斜拉桥宜优先

      • 9.2.3  建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地区的大跨径拱桥,

      • 9.2.4  建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地区的下承式拱桥和

      • 9.2.5  主要承重结构(塔、墩及拱桥主拱)宜选择有利于

    • 9.3 建模与分析原则

      • 9.3.1  特殊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可采用时程分析法、多振

      • 9.3.2  地震反应分析所采用的地震加速度时程、反应谱和

      • 9.3.3  地震反应分析时,采用的计算模型必须真实模拟桥

      • 9.3.4  反应谱和功率谱分析应满足以下要求:    

      • 9.3.5  时程分析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时程

      • 9.3.6  一般情况下,阻尼比可按以下规定确定:    

    • 9.4 性能要求与抗震验算

      • 9.4.1  在E1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发生损伤,保持在弹性

      • 9.4.2  在E2地震作用下,边墩等桥梁结构中比较容易修

      • 9.4.3  拱桥桥墩和拱上立柱、斜拉桥引桥桥墩和悬索桥引

    • 9.5 抗震措施

      • 9.5.1  塔、梁交界处,宜在横桥向梁体两侧设置橡胶缓冲

      • 9.5.2  设简支过渡孔的特殊桥梁,应加宽过渡墩、锚固墩

      • 9.5.3  选用梁端伸缩缝时,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梁端位移。

  • 10 桥梁减隔震设计

    • 10.1 一般规定

      • 10.1.1  本章给出的是桥梁减隔震设计的原则。

      • 10.1.2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桥梁,可采用减隔震设计:

      • 10.1.3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不宜采用减隔震设计:

      • 10.1.4  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应针对E1地震作用和E2地

      • 10.1.5  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应满足正常使用条件的要求

      • 10.1.6  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其基本周期原则上应为不采

      • 10.1.7  减隔震桥梁抗震分析时,可分别考虑顺桥向和横

      • 10.1.8  减隔震装置的构造宜尽可能简单、性能可靠,应

    • 10.2 减隔震装置

      • 10.2.1  常用的减隔震装置分为整体型和分离型两类。

      • 10.2.2  目前常用的整体型减隔震装置有:     1

      • 10.2.3  目前常用的分离型减隔震装置有:     1

    • 10.3 减隔震桥梁建模原则与分析方法

      • 10.3.1  减隔震桥梁的计算模型除满足本细则第6章的规

      • 10.3.2  计算减隔震桥梁地震作用效应时,宜取全桥模型

      • 10.3.3  减隔震桥梁抗震分析可采用反应谱法、动力时程

    • 10.4 性能要求与抗震验算

      • 10.4.1  桥墩、桥台、基础等应依据能力保护设计原则进

      • 10.4.2  减隔震装置应进行如下验算:     1 

      • 10.4.3  对减隔震装置的变形、阻尼等力学参数,应进行

  • 11 抗震措施

    • 11.1 一般规定

      • 11.1.1  各类桥梁抗震措施等级的选择,按表3.1.4

    • 11.2 6度区

      • 11.2.1  简支梁梁端至墩、台帽或盖梁边缘应有一定的距

      • 11.2.2  当满足式(11.2.2-1)的条件时,斜桥

      • 11.2.3  当满足式(11.2.3-1)的条件时,曲线

    • 11.3 7度区

      • 11.3.1  7度区的抗震措施,除应符合6度区的规定外,

      • 11.3.2  拱桥基础宜置于地质条件一致、两岸地形相似的

      • 11.3.3  桥台胸墙应适当加强,并在梁与梁之间和梁与桥

      • 11.3.4  桥面不连续的简支梁(板)桥,宜采用挡块、螺

      • 11.3.5  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不稳定的河岸处建

    • 11.4 8度区

      • 11.4.1  8度区的抗震措施,除应符合7度区的规定外,

      • 11.4.2  大跨径拱桥的主拱圈宜采用抗扭刚度较大、整体

      • 11.4.3  应采用合理的限位装置,防止结构相邻构件产生

      • 11.4.4  梁桥活动支座,不应采用摆柱支座;当采用辊轴

      • 11.4.5  连续梁桥宜采取使上部构造所产生的水平地震荷

      • 11.4.6  连续曲梁的边墩和上部构造之间宜采用锚栓连接

      • 11.4.7  高度大于7m的柱式桥墩和排架桩墩应设置横系

      • 11.4.8  石砌或混凝土墩(台)的墩(台)帽与墩(台)

      • 11.4.9  桥台宜采用整体性强的结构形式。

      • 11.4.10  石砌或混凝土墩、台和拱圈的最低砂浆强度等

      • 11.4.11  桥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其混凝土强度

      • 11.4.12  基础宜置于基岩或坚硬土层上。基础底面宜采

    • 11.5 9度区

      • 11.5.1  9度区的抗震措施,除应符合8度区的规定外,

      • 11.5.2  梁桥各片梁间必须加强横向连接,以提高上部结

      • 11.5.3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无铰拱,宜在拱脚的上、下

      • 11.5.4  拱桥墩、台上的拱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11.5.5  桥梁墩、台采用多排桩基础时,宜设置斜桩。

      • 11.5.6  桥台台背和锥坡的填料不宜采用砂类土,填土应

      • 11.5.7  梁桥活动支座应采取限制其竖向位移的措施。

  • 附录A 梁桥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公式

    • A.1 梁桥桥墩基本周期的近似公式

      • A.1.1  梁桥桥墩的基本周期可通过实测、试验或理论计算

      • A.1.2  变截面桥墩等效截面惯性矩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 A.2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梁桥基本周期近似计算公式

  • 附录B 圆形和矩形截面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计算

    • B.0.1  截面屈服曲率     对于圆形截面和矩形截面

    • B.0.2  截面极限曲率     1  圆形截面    

  • 附录C 功率谱法的实施原则

    • C.1 地面均匀运动时结构响应自功率谱的计算

      • C.1.1  在有效频率区间[ωL,ωU]内,按等间隔△ω

      • C.1.2  有效频率区间的下界ωL和上界ωU可按下式确定

    • C.2 考虑行波效应时结构响应自功率谱的计算

      • C.2.1  根据沿桥向波速υ(它可代表υp或υs)构造全

      • C.2.2  计算出在简谐激励[式(C.2.1-1)]作用

    • C.3 结构响应需求的计算

      • C.3.0   按结构响应(可为位移、内力或其他与位移成线

      • C.3.1  按下式计算y的第i阶谱矩(取i=0,2计算)

      • C.3.2  本节假定地震激励是零均值平稳正态随机过程;而

  • 附录D 黏性填土的地震土压力计算公式

    • D.0.1  地震主动土压力     地震主动土压力按下式

    • D.0.2  地震被动土压力     地震被动土压力按下式

    • D.0.3  地震土压力作用的位置     在q=0时,地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公路桥梁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更好地发挥公路交通网的功能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制定本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