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统一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路基设计符合安

    • 1.0.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

    • 1.0.3  铁路列车竖向活载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标

    • 1.0.4  路基工程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

    • 1.0.5  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其地基处理、

    • 1.0.6  路基工程设汁应避免高填、深挖和长路堑,并尽量

    • 1.0.7  Ⅰ级铁路桥梁较密集地段,两台尾之间路基长度小

    • 1.0.8  路基工程的地基应满足承载力和路基工后沉降的要

    • 1.0.9  路基填料应作为工程材料进行勘察设计。路基土石

    • 1.0.10  路基支挡结构应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本规范

    • 1.0.11  路基工程设计应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

    • 1.0.12  路基工程应有完整、系统、通畅的排水设施,并

    • 1.0.13  路基工程设计应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结构、

    • 1.0.14  既有路基病害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1.0.15  Ⅰ级铁路及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养护的Ⅱ级铁路不

    • 1.0.16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120km/

    • 1.0.17  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等各种光、电缆沟槽应从

    • 1.0.18  路基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石料及其砌筑用水泥砂

    • 1.0.19  区间路基用地设计应按本规范附录C的有关规定

    • 1.0.20  铁路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

  • 2 术 语

    • 2.0.1  路基  subgrade     经开挖或填

    • 2.0.2  路堤  embankment     在原地

    • 2.0.3  路堑  cutting     自原地面向下

    • 2.0.4  基床  subgrade bed     路

    • 2.0.5  路肩高程  formation level

    • 2.0.6  压实系数  compacting facto

    • 2.0.7  地基系数(K30)  subgrade re

    • 2.0.8  相对密度  relative density

    • 2.0.9  孔隙率  porosity     土的孔隙

    • 2.0.10  土工合成材料  geosynthetics

    • 2.0.11  最优含水率  optimum moistu

    • 2.0.12  边坡稳定系数  stability fac

    • 2.0.13  路基工后沉降  settlement of

    • 2.0.14  改良土  improved soil   

    • 2.0.15  比贯入阻力(Ps)  specific p

    • 2.0.16  过渡段  transition     路

  • 3 路 肩 高 程

    • 3.0.1  当路肩高程受洪水位或潮水位控制时。应计算其设

    • 3.0.2  滨河、河滩路堤的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水位加壅水

    • 3.0.3  水库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

    • 3.0.4  滨海路堤,当顶部未设防浪胸墙时,其路肩高程应

    • 3.0.5  地下水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较高地段的路基,其路

    • 3.0.6  季节冻土地区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冻前地下水水

    • 3.0.7  盐渍土路基的路肩高程应高出最高地下水水位或最

    • 3.0.8  当路基采取降低水位、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等措施时

  • 4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

    • 4.1 路基面形状

      • 4.1.1  路基面形状应设计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

      • 4.1.2  在单线铁路(或双线铁路并行等高地段)中,硬质

      • 4.1.3  在双线铁路中,并行不等高或局部单线地段的路肩

      • 4.1.4  不同填料的基床表层衔接时,应设长度不小于10

    • 4.2 路基面宽度

      • 4.2.1  区间路基面宽度应根据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远

      • 4.2.2  路堤的路肩宽度不应小于0.8m,路堑的路肩宽

      • 4.2.3  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4.2.3采用。

      • 4.2.4  区间单、双线曲线地段的路基面宽度,应在曲线外

  • 5 填 料

    • 5.1 一 般 规 定

      • 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

      •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

    • 5.2 填 料

      • 5.2.1  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可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

      • 5.2.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

      •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黏性土和

      •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

    • 5.3 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

      • 5.3.1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料的粒径级配应分别符合

      • 5.3.2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的质量应符合铁路碎石道床

      • 5.3.3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与上部道床碎石及下部填土

    • 5.4 改 良 土

      • 5.4.1  物理改良的掺合料可采用砂、砾石、碎石等;化学

      • 5.4.2  填料改良应通过试验提出最佳掺合料、最佳配比及

  • 6 基 床

    • 6.1 基 床 结 构

      • 6.1.1  路基基床应分为表层及底层,表层厚度为0.6m

      • 6.1.2  基床底层的顶部和基床以下填料部位的顶部应设4

      • 6.1.3  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路基面以下1m范围内

    • 6.2 路 堤 基 床

      • 6.2.1  基床表层填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2  基床底层填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 6.2.3  高度小于2.5m的低路堤,基床表层厚度范围内

    • 6.3 路 堑 基 床

      • 6.3.1  Ⅰ级铁路基床表层土质不满足第6.2.1条要求

      • 6.3.2  基床表层土的天然密实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6.2

      • 6.3.3  基床底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

      • 6.3.4  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石基床,路基面应设4%人字排

    • 6.4 基床加固措施

      • 6.4.1  基床加固措施应根据土质及其密实度、降水量、地

      • 6.4.2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易产生冻害地段,应对基床

  • 7 路 堤

    • 7.1 地 基 处 理

      • 7.1.1  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 7.1.2  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

      • 7.1.3  基底有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至

      • 7.1.4  地基表层为松散土层,其天然密实度小于本规范表

      • 7.1.5  地基表层为软弱土层,当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

      • 7.1.6  软土及其他类型厚层松软地基上的路基须进行路基

    • 7.2 填 料 要 求

      • 7.2.1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宜选用A、B、C组填料

      • 7.2.2  Ⅰ级铁路的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涵洞、路堤与硬质

      • 7.2.3  路堤浸水部位的填料,应采用渗水土填料。

      • 7.2.4  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

      • 7.2.5  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0mm或摊铺厚度的

    • 7.3 压 实 标 准

      • 7.3.1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对细粒土、粉

      • 7.3.2  施工控制含水率的范围,应根据填料性质、压实标

      • 7.3.3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15m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 7.4 边坡形式和坡率

      • 7.4.1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 7.4.2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表7.4.1的数值时,其超出

      • 7.4.3  路堤坡脚外应设置不小于2m宽的天然护道。在经

    • 7.5 过 渡 段

      • 7.5.1  Ⅰ、Ⅱ级铁路,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涵洞连接处应

      • 7.5.2  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Ⅰ级铁路,路堤与路堑连接处

      • 7.5.3  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涵洞、路堤与硬质岩石路堑连

    • 7.6 沉 降 控 制

      • 7.6.1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6.2  软土及其他类型松软地基上的路基应进行工后沉降

      • 7.6.3  路基的工后沉降不满足第7.6.2条要求时,应

    • 7.7 取土场(坑)设置

      • 7.7.1  取土场(坑)的设置,应根据各地段取土性质、数

      • 7.7.2  取土场(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7.3  当路堤填方数量大而集中时可远运或集中取土。

      • 7.7.4  集中取土场应采取必要的挡护措施,以保证边坡的

  • 8 路 堑

    • 8.1 一般规定

      • 8.1.1  路堑边坡高度不宜超过30m,对严重风化、岩体

      • 8.1.2  路堑设计应减少对天然植被和山体的破坏,防止诱

    • 8.2 土 质 路 堑

      • 8.2.1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

      • 8.2.2  当土质路堑边坡高度小于20m时,边坡坡率可按

      • 8.2.3  土质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坡率应按

      • 8.2.4  土质路堑应在侧沟外侧设置平台,其宽度应视边坡

      • 8.2.5  较深土质路堑宜在边坡中部或不同地层分界处设置

    • 8.3 岩 石 路 堑

      • 8.3.1  岩石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

      • 8.3.2  岩石路堑边坡高度小于20m时,边坡坡率可按表

      • 8.3.3  软质岩、强风化或全风化的岩石路堑,可按本规范

      • 8.3.4  硬质岩路堑应根据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岩性等

      • 8.3.5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当岩层

    • 8.4 弃土场(堆)设置

      • 8.4.1  弃土场(堆)设置不应影响山体或边坡稳定,弃土

      • 8.4.2  陡坡路基和深路堑地段的弃土场(堆)应置于山坡

      • 8.4.3  桥头弃土不得挤压桥墩台,阻塞桥孔。

      • 8.4.4  对弃土场应采取必要的挡护措施,确保边坡稳定和

  • 9 路 基 排 水

    • 9.1 一 般 规 定

      • 9.1.1  路基设计应有完整、通畅的排水系统。排水设施应

      • 9.1.2  排水设施应根据各段落的汇水面积、表面形状、周

      • 9.1.3  路基排水设施设计时,应与水土保持及农田水利的

      • 9.1.4  城市地区的路基排水应与地方排灌和排污系统密切

    • 9.2 地 面 水

      • 9.2.1  对路基有危害的地面水,应采取措施拦截引排至路

      • 9.2.2  地面横坡明显地段的排水沟、天沟可在横坡上方一

      • 9.2.3  路堑顶部无弃土堆时,天沟内边缘至堑顶距离不宜

      • 9.2.4  地面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平坦地面或

      • 9.2.5  侧沟、天沟、排水沟的横断面,应有足够的过水能

      • 9.2.6  天沟不应向路堑侧沟排水。当受地形限制需修建急

      • 9.2.7  土质、软质岩、强风化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地段的

      • 9.2.8  在深长路堑和反坡排水困难的地段,宜增设桥涵建

      • 9.2.9  路堑侧沟的水不得流经隧道排出。当排水困难且隧

    • 9.3 地 下 水

      • 9.3.1  对路基有危害的地下水应根据地下水类型、含水层

      • 9.3.2  渗水暗沟和渗水隧洞的纵坡不宜小于5‰,条件困

      • 9.3.3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易产生冻害地段,渗水暗沟的

      • 9.3.4  渗水暗沟、渗井和渗水隧洞,其渗水部分可采用砂

      • 9.3.5  渗水暗沟内应采用筛选洗净的卵石、碎石、砾石、

      • 9.3.6  渗水暗沟每隔30m、渗水隧洞每隔120m和平

  • 10 路基支挡及防护

    • 10.1 一 般 规 定

      • 10.1.1  路基支挡、防护结构工程设计时,必须查明山体

      • 10.1.2  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符合《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

      • 10.1.3  对支挡结构基底下持力层范围内的软弱层,应检

      • 10.1.4  增建第二线,在并行不等高的两线间设置支挡结

      • 10.1.5  城市及风景区的路基支挡、防护结构工程宜考虑

      • 10.1.6  以粉土、粉细砂填筑的路堤,宜在两侧边坡2~

      • 10.1.7  路堤边坡应设置防护工程,当填料及气候条件适

      • 10.1.8  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

      • 10.1.9  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 10.2 坡 面 防 护

      • 10.2.1  对受自然因素作用易产生破坏的边坡坡面,应根

      • 10.2.2  路基边坡坡面防护工程类型及其适用条件宜按表

      • 10.2.3  在采用植物或喷护、挂网喷护等路堑坡面防护和

      • 10.2.4  软硬岩层相间的路堑边坡应根据岩层情况采用全

      • 10.2.5  当浆砌片石护墙高度大于12m、浆砌片石护坡

      • 10.2.6  浆砌片石护墙、护坡的基础应埋置在路肩线以下

      • 10.2.7  封闭式的坡面应在防护砌体上设泄水孔和伸缩缝

      • 10.2.8  土质和易风化岩石的深路堑边坡,宜在坡脚处设

      • 10.2.9  用砂类土、细粒土等填料填筑的路堤,应根据具

    • 10.3 冲 刷 防 护

      • 10.3.1  沿河地段路基应根据河流特性、水流性质、河道

      • 10.3.2  路堤边坡与河岸岸坡的冲刷防护工程类型及适用

      • 10.3.3  冲刷防护工程顶面高程,应为设计水位加波浪侵

      • 10.3.4  冲刷防护工程应与上下游岸坡平顺连接、端部嵌

      • 10.3.5  设置导流建筑物时,应根据河道的地形、地质、

      • 10.3.6  高水位坝的坝顶高程应为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高

      • 10.3.7  遇有水流直冲威胁路基安全时,应及时做好防冲

  • 11 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

    • 11.1 改建既有线路基

      • 11.1.1  改建既有线路基应在充分勘察、调查、试验资料

      • 11.1.2  改建既有线单双绕地段路基应按新建标准设计,

      • 11.1.3  改建既有线路肩高程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有关

      • 11.1.4  路基面形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1.1.5  路基面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1.1.6  设计速度为160 km/h以下的改建地段,

      • 11.1.7  对改建地段的路基既有病害,应根据病害类型、

      • 11.1.8  改建既有路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11.1.9  改建既有线路堑边坡坡率可按本规范第8章有关

      • 11.1.10  既有路堑边坡病害经多年整治已趋稳定的地段

      • 11.1.11  在不宜刷方扩宽路堑地段,可采用改变侧沟形

      • 11.1.12  抬道、落道后,当路堑侧沟受排水高程控制时

      • 11.1.13  施工与运营相互干扰地段的路基设计,应采取

    • 11.2 增建第二线路基

      • 11.2.1  增建第二线路基应考虑与既有线路基间的相互影

      • 11.2.2  增建第二线一侧的路肩高程、路基面宽度、边坡

      • 11.2.3  增建并行的第二线路基面,当第二线路肩高于既

      • 11.2.4  增建并行的第二线路基的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

      • 11.2.5  并行不等高地段的路基,两线间边坡坡率的设计

      • 11.2.6  增建并行第二线及换侧地段,帮填路堤应按本规

      • 11.2.7  增建第二线时,不得恶化既有路基的排水条件,

      • 11.2.8  扩宽岩石路堑时,应按本规范第11.1.11

    • 11.3 既有建筑物的改建、加固和利用

      • 11.3.1  防护工程较复杂地段,当既有挡护设备使用良好

      • 11.3.2  加固利用的既有建筑物,新、旧混凝土或砌体应

      • 11.3.3  采用于砌片石垛加宽或加高路肩时,其高度不应

      • 11.3.4  路堑有挡护工程的地段,落道下挖路基面后,当

      • 11.3.5  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应保证原有排水系统通

  • 附录A 列车和轨道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

  • 附录B 路基工程混凝土与砌体

  • 附录C 铁路建设用地

    • C.1 一 般 规 定

      • C.1.1  铁路建设用地设计应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

      • C.1.2  铁路建设用地的征用和使用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

      • C.1.3  铁路建设用地应适应铁路建设、发展的需要,满足

      • C.1.4  铁路建设用地分为征收土地和临时用地。

      • C.1.5  铁路建设征收土地地界线上和地界拐点处应埋设地

    • C.2 征 收 土 地

      • C.2.1  区间线路用地:     1  路堤用地宽度:

      • C.2.2  车站用地应按照《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 C.2.3  当具备设置绿色通道条件时,宜在区间线路用地界

    • C.3 临 时 用 地

      • C.3.1  铁路建设有下列情形的,可作为临时用地:   

      • C.3.2  临时用地占用的耕地应依法复垦。

      • C.3.3  临时用地期满,应及时将临时用地清理后交还原土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统一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路基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