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 则

    • 1.0.1 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建筑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变形测

    • 1.0.3 建筑变形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 语

      • 2.1.1 变形 deformation     建筑在荷

      • 2.1.2 建筑变形测量 deformation meas

      • 2.1.3 差异沉降 differential settl

      • 2.1.4 倾斜 inclination     包括基础

      • 2.1.5 挠度 deflection     建筑的基础

      • 2.1.6 收敛变形 convergence deform

      • 2.1.7 风振变形 wind loading defor

      • 2.1.8 日照变形 sunshining deforma

      • 2.1.9 变形值 deformation value  

      • 2.1.10 变形允许值 allowable deform

      • 2.1.11 变形预警值 prewarning defor

      • 2.1.12 基准点 benchmark,referenc

      • 2.1.13 工作基点 working reference

      • 2.1.14 监测点 monitoring point  

      • 2.1.15 变形速率 rate of deformati

      • 2.1.16 观测频率 observation frequ

      • 2.1.17 观测周期 observation cycle

      • 2.1.18 变形因子 deformation facto

      • 2.1.19 时间序列 time series     等

      • 2.1.20 结构健康监测 structural heal

    • 2.2 符 号

      • 2.2.1 变形量     A——风力振幅;     d—

      • 2.2.2 观测量     D——距离;边长;     h

      • 2.2.3 中误差     md——位移分量或偏离值测定中

      • 2.2.4 仪器参数     i——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

      • 2.2.5 其他符号     K——大气垂直折光系数;  

  • 3 基本规定

    • 3.1 总体要求

      • 3.1.1 下列建筑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

      • 3.1.2 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3.1.3 建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3.1.4 建筑变形测量可采用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

      • 3.1.5 建筑变形测量应采用公历纪元、北京时间作为统一时

      • 3.1.6 建筑变形测量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实

      • 3.1.7 在现场从事建筑变形测量作业,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3.2 精度等级

      • 3.2.1 建筑变形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并以

      • 3.2.2 对通常的建筑变形测量项目,可根据建筑类型、变形

      • 3.2.3 对明确要求按建筑地基变形允许值来确定精度等级或

    • 3.3 技术设计与实施

      • 3.3.1 建筑变形测量的技术设计与实施,应能反映建筑场地

      • 3.3.2 对建筑变形测量项目,应根据项目委托方要求、建筑

      • 3.3.3 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布设及观测应符合

      • 3.3.4 建筑变形测量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3.3.5 建筑变形测量应根据确定的观测频率和观测周期进行

      • 3.3.6 对建筑变形测量项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

      • 3.3.7 各期变形测量应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不同期测量,宜

      • 3.3.8 各期变形测量作业过程中,应进行观测数据的记录存

      • 3.3.9 当某期变形测量作业中,出现监测点被破坏或不能被

      • 3.3.10 当按任务要求或项目技术设计,变形测量作业将要

      • 3.3.11 各期变形测量应进行数据整理和成果质量检查。最

  • 4 变形观测方法

    • 4.1 一般规定

      • 4.1.1 对建筑变形测量项目,应根据所需测定的变形类型、

      • 4.1.2 当采用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光电

      • 4.1.3 当变形测量需采用特等精度时,应对所用测量方法、

    • 4.2 水准测量

      • 4.2.1 当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沉降观测时,所用仪器型号和标

      • 4.2.2 水准测量的作业方式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 4.2.3 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测视线

      • 4.2.4 每期观测开始前,应测定数字水准仪的i角。当其值

      • 4.2.5 水准测量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

      • 4.2.6 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 静力水准测量

      • 4.3.1 静力水准测量可用于自动化沉降观测。应根据观测精

      • 4.3.2 一组静力水准测量系统可由一个参考点和多个监测点

      • 4.3.3 静力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 4.3.4 静力水准测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5 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与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4.3.6 静力水准测量系统应与水准测量进行互校。使用期间

    • 4.4 三角高程测量

      • 4.4.1 基于全站仪的三角高程测量可用于三等、四等沉降观

      • 4.4.2 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

      • 4.4.3 三角高程测量中的距离和垂直角观测,应符合下列规

      • 4.4.4 三角高程测量单次观测的高差应按下式计算:   

    • 4.5 全站仪测量

      • 4.5.1 全站仪边角测量法可用于位移基准点网观测及基准点

      • 4.5.2 位移观测所用全站仪的标称精度应符合表4.5.2

      • 4.5.3 当采用全站仪边角测量法进行位移基准点网观测及基

      • 4.5.4 全站仪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5.5 全站仪距离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

      • 4.5.6 当采用全站仪小角法测定某个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

      • 4.5.7 当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位移观测时,应符合下列

      • 4.5.8 当采用全站仪前方交会法进行位移观测时,应符合下

      • 4.5.9 当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进行位移观测时,应符合下

      • 4.5.10 当采用全站仪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变形测量时,应符

    • 4.6 卫星导航定位测量

      • 4.6.1 卫星导航定位测量方法可用于二等、三等和四等位移

      • 4.6.2 卫星导航定位测量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表4.6.2的

      • 4.6.3 卫星导航定位测量接收设备的检定、检验应符合现行

      • 4.6.4 采用卫星导航定位测量进行变形测量作业,其点位选

      • 4.6.5 卫星导航定位测量静态测量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 4.6.6 卫星导航定位测量动态测量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 4.7 激光测量

      • 4.7.1 激光测量可分为激光准直测量、激光垂准测量和激光

      • 4.7.2 当采用激光准直测量方法测定建筑水平位移时,应符

      • 4.7.3 当采用激光垂准测量方法测定建筑水平位移或倾斜时

      • 4.7.4 采用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可进行四等沉降观测和三等、

      • 4.7.5 当采用激光扫描测量方法进行建筑沉降和位移观测时

      • 4.7.6 激光扫描测量的测站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4.7.7 激光扫描测量作业前,应将激光扫描仪放置在观测环

      • 4.7.8 激光扫描测量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4.7.9 激光扫描测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 4.7.10 当采用激光扫描测量进行变形观测时,除应提交各

    • 4.8 近景摄影测量

      • 4.8.1 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可用于测定下列二等、三等和四等

      • 4.8.2 当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建筑变形测量作业时,

      • 4.8.3 近景摄影测量摄站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4.8.4 近景摄影测量像控点和检查点的布设、测定及监测点

      • 4.8.5 近景摄影测量影像获取和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4.8.6 近景摄影测量作业的其他技术要求,可参照现行国家

  • 5 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 5.1 一般规定

      • 5.1.1 建筑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

      • 5.1.2 基准点应埋设标石或标志,且应在埋设达到稳定后方

      • 5.1.3 基准点应每期检测、定期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1.4 基准点可分为沉降基准点和位移基准点。当需同时测

      • 5.1.5 当基准点与所测建筑距离较远致使变形测量作业不方

      • 5.1.6 基准点测量及基准点与工作基点之间联测的精度等级

    • 5.2 沉降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 5.2.1 沉降观测应设置沉降基准点。特等、一等沉降观测,

      • 5.2.2 沉降基准点的点位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5.2.3 沉降工作基点可根据作业需要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

      • 5.2.4 沉降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标石、标志的选型及埋设应符

      • 5.2.5 沉降基准点观测宜采用水准测量。对三等或四等沉降

    • 5.3 位移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 5.3.1 位移观测基准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5.3.2 根据位移观测现场作业的需要,可设置若干位移工作

      • 5.3.3 位移基准点、工作基点的位置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

      • 5.3.4 位移基准点、工作基点标志的型式及埋设应符合下列

      • 5.3.5 位移基准点的测量可采用全站仪边角测量或卫星导航

    • 5.4 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 5.4.1 首期基准点测量及每期复测后,应进行数据处理,获

      • 5.4.2 沉降基准点稳定性检验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3 位移基准点的稳定性检验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 5.4.4 对不稳定基准点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 6 场地、地基及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 6.1 场地沉降观测

      • 6.1.1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2 建筑场地沉降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3 建筑场地沉降点标志的类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6.1.4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观测方法、观测精度及其他技术

      • 6.1.5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

      • 6.1.6 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 6.2 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

      • 6.2.1 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应测定场地及地基内部各分层土

      • 6.2.2 分层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6.2.3 分层沉降观测可采用分层沉降计、沉降磁环或直接埋

      • 6.2.4 分层沉降观测宜采用二等沉降观测精度。分层沉降观

      • 6.2.5 分层沉降观测应从基坑开挖后基础施工前开始,直至

      • 6.2.6 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 6.3 斜坡位移监测

      • 6.3.1 对存在不良地质作用的建筑边坡,或存在对建筑的安

      • 6.3.2 斜坡位移监测的内容,应根据斜坡滑移的危害程度或

      • 6.3.3 斜坡位移监测可采用二等或三等精度。对局部斜坡或

      • 6.3.4 斜坡位移监测的基准点应布设在场地周邻的稳定区域

      • 6.3.5 斜坡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6.3.6 斜坡位移监测点位的标石标志及其埋设应符合下列规

      • 6.3.7 斜坡位移监测点的位移观测方法,可根据现场条件,

      • 6.3.8 斜坡位移监测点的高程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对

      • 6.3.9 斜坡位移监测的频率应视斜坡的发育程度及季节变化

      • 6.3.10 斜坡位移监测预报应采用现场严密监视和资料综合

      • 6.3.11 场地斜坡位移监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 6.4 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观测

      • 6.4.1 基坑变形观测可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基坑回

      • 6.4.2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精度应根据支护结构类型、基

      • 6.4.3 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变形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

      • 6.4.4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

      • 6.4.5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方法应根据基坑类别、现场

      • 6.4.6 当采用测斜仪测定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时,应符合下列

      • 6.4.7 基坑支护结构位移观测的周期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

      • 6.4.8 基坑回弹观测应测定基坑纵横断面的回弹量。其监测

      • 6.4.9 基坑回弹观测标志应埋入基坑底面以下0.2m~0

      • 6.4.10 基坑回弹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

      • 6.4.11 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 6.5 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 6.5.1 当某建筑的施工或运营对其周边的其他建筑、道路、

      • 6.5.2 周边环境的变形测量,应根据具体变形对象和变形类

      • 6.5.3 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状态

  • 7 基础及上部结构变形观测

    • 7.1 沉降观测

      • 7.1.1 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

      • 7.1.2 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7.1.3 沉降监测点的标志可根据待测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墙体

      • 7.1.4 沉降观测应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采用水准测量、静力

      • 7.1.5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 7.1.6 每期观测后,应计算各监测点的沉降量、累计沉降量

      • 7.1.7 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监测

    • 7.2 水平位移观测

      • 7.2.1 建筑水平位移按坐标系统可分为横向水平位移、纵向

      • 7.2.2 水平位移的基准点应选择在建筑变形以外的区域。水

      • 7.2.3 水平位移观测应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采用全站仪测量

      • 7.2.4 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 7.2.5 水平位移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 7.3 倾斜观测

      • 7.3.1 建筑施工过程中及竣工验收前,宜对建筑上部结构或

      • 7.3.2 倾斜监测点的布设及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7.3.3 倾斜观测的周期,宜根据倾斜速率每1月~3个月观

      • 7.3.4 倾斜观测作业应避开风荷载影响大的时间段。对于高

      • 7.3.5 当从建筑外部进行倾斜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3.6 当利用建筑或构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向通视条件

      • 7.3.7 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倾斜时,可采用水准

      • 7.3.8 当需要测定建筑垂直度时,可采用与倾斜观测相同的

      • 7.3.9 倾斜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监测

    • 7.4 裂缝观测

      • 7.4.1 对建筑上明显的裂缝,应进行裂缝观测。裂缝观测应

      • 7.4.2 对需要观测的裂缝应统一编号。每次观测时,应绘出

      • 7.4.3 每条裂缝应至少布设3组观测标志,其中一组应在裂

      • 7.4.4 裂缝观测标志应便于量测。长期观测时,可采用镶嵌

      • 7.4.5 裂缝的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1.0mm,长度量测

      • 7.4.6 裂缝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数

      • 7.4.7 裂缝观测的周期应根据裂缝变化速率确定。开始时可

      • 7.4.8 裂缝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裂缝

    • 7.5 挠度观测

      • 7.5.1 当建筑基础、桥梁、大跨度构件、建筑上部结构、墙

      • 7.5.2 挠度观测的周期应根据荷载情况并结合设计和施工要

      • 7.5.3 竖向的挠度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

      • 7.5.4 横向的挠度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

      • 7.5.5 挠度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监测

    • 7.6 收敛变形观测

      • 7.6.1 对矿山法施工的隧道围岩和衬砌结构、盾构法施工的

      • 7.6.2 收敛变形观测采用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7.6.3 收敛变形观测应以测线长度测量中误差作为精度衡量

      • 7.6.4 当采用收敛尺进行固定测线的收敛变形观测时,应符

      • 7.6.5 当采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法进行固定测线的收敛变形观

      • 7.6.6 当采用手持测距仪进行二等及以下固定测线收敛变形

      • 7.6.7 当采用全站仪断面扫描法进行二等及以下收敛变形观

      • 7.6.8 当采用激光扫描法进行收敛变形观测时,作业要求应

      • 7.6.9 收敛变形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 7.7 日照变形观测

      • 7.7.1 对超高层建筑或高耸结构进行日照变形观测,应测定

      • 7.7.2 当从建筑内部进行日照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7.7.3 当从建筑或结构外部进行日照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

      • 7.7.4 日照变形观测宜选在夏季日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时

      • 7.7.5 日照变形观测的精度,可根据观测对象、观测目的和

      • 7.7.6 日照变形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 7.8 风振观测

      • 7.8.1 对超高层建筑或高耸结构进行风振观测,应在受强风

      • 7.8.2 风振观测中的水平位移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7.8.3 风速和风向应采用风速计或风速传感器测定,观测频

      • 7.8.4 风振观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监测

    • 7.9 结构健康监测

      • 7.9.1 结构健康监测应采用自动化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结构及

      • 7.9.2 结构健康监测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及监测要求、现

      • 7.9.3 传感器应布置在能充分反映结构及环境特性的位置上

      • 7.9.4 结构健康监测的频率应以能反映被监测的结构行为和

      • 7.9.5 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应进行降噪处理,剔除由监测系

      • 7.9.6 应按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整理各类监

      • 7.9.7 结构健康监测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

  • 8 成果整理与分析

    • 8.1 一般规定

      • 8.1.1 每次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成果整理。项目完

      • 8.1.2 根据项目委托方的要求,可按期或按变形发展情况提

      • 8.1.3 当建筑变形测量任务全部完成或项目委托方需要时,

      • 8.1.4 建筑变形测量技术报告结构应清晰,重点应突出,结

      • 8.1.5 建筑变形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及成果的管理和

    • 8.2 数据整理

      • 8.2.1 每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依据测量误差理论和统计检

      • 8.2.2 建筑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8.2.3 对各类建筑变形监测点网和变形测量成果,平差计算

      • 8.2.4 建筑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分析中的数据取位应符合表8

    • 8.3 监测点变形分析

      • 8.3.1 对二等和三等及部分一等变形测量,相邻两期监测点

      • 8.3.2 对特等及有特殊要求的一等变形测量,当监测点两期

      • 8.3.3 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应综合分析多期的累积变形特

    • 8.4 建模和预报

      • 8.4.1 对于多期建筑变形观测成果,根据需要,应建立反映

      • 8.4.2 建筑变形测量的建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8.4.3 建立变形量与变形因子关系数学模型可采用回归分析

      • 8.4.4 对沉降观测,当观测周期为等时间间隔时,可采用灰

      • 8.4.5 建立变形量与变形因子关系模型后,应对模型的有效

      • 8.4.6 当利用变形量与变形因子关系模型进行变形趋势预报

  • 9 质量检验

    • 9.1 一般规定

      • 9.1.1 对建筑变形测量成果的质量宜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

      • 9.1.2 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应依据下列文件进行:   

      • 9.1.3 对变形测量成果,应根据质量检验结果评定质量等级

      • 9.1.4 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 9.2 质量检查

      • 9.2.1 变形测量成果质量的两级检查均应采用内业全数检查

      • 9.2.2 对首期变形测量成果,应检查下列主要内容:   

      • 9.2.3 对其他各期变形测量成果,应检查下列主要内容:

      • 9.2.4 对变形测量综合成果,应在质量检查后编写质量检查

      • 9.2.5 当质量检查中发现不符合项时,应立即提出处理意见

    • 9.3 质量验收

      • 9.3.1 当变形测量成果需要进行质量验收时,可采用抽样核

      • 9.3.2 变形测量成果质量验收时应核查下列主要内容:  

      • 9.3.3 变形测量成果质量验收宜形成质量验收报告并评定质

  • 附录A 变形观测成果表

    • A.0.1 建筑沉降观测成果表宜符合表A.0.1的规定。

    • A.0.2 建筑位移观测成果表寅符合表A.0.2的规定。

  • 附录B 质量检查记录表

    • B.0.1 建筑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记录表宜符合表B.0.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