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1.0.1 为使建筑地面设计能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做到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中的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以及散水

    • 1.0.3 建筑地面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特征和使用条件充分利

    • 1.0.4 建筑地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 2 术语

    • 2.0.1 建筑地面 building ground   

    • 2.0.2 面层 surface course     建

    • 2.0.3 结合层 combined course    

    • 2.0.4 找平层 troweling course   

    • 2.0.5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   

    • 2.0.6 防潮层 damp course     防止地

    • 2.0.7 填充层 filler course     建

    • 2.0.8 垫层 under layer     在建筑地

    • 2.0.9 地基 foundation     承受底层地

    • 2.0.10 缩缝 shrinkage crack    

    • 2.0.11 伸缝 stretching crack   

    • 2.0.12 纵向缩缝 lengthwise shrink

    • 2.0.13 横向缩缝 crosswise stretch

  • 3 地面类型

    • 3.1 基本规定

      • 3.1.1 建筑地面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功能、使用要求、

      • 3.1.2 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应符合

      • 3.1.3 胶粘剂、沥青胶结料和涂料等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

      • 3.1.4 公共建筑中,人员活动场所的建筑地面,应方便残疾

      • 3.1.5 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宜高出室外地面150mm

      • 3.1.6 木板、竹板地面,应采取防火、防腐、防潮、防蛀等

      • 3.1.7 有水或非腐蚀性液体经常浸湿、流淌的地面,应设置

      • 3.1.8 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 3.1.9 水泥砂浆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

      • 3.1.10 水磨石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

      • 3.1.11 需设备安装和地面沟槽、管线的预留、预埋时,其

      • 3.1.12 建筑地面面层类别及其材料选择,应符合表3.1

      • 3.1.13 面层材料强度等级及厚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中

      • 3.1.14 建筑地面结合层材料及厚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 3.1.15 建筑地面填充层材料的密度宜小于900kg/m

      • 3.1.16 建筑地面找平层材料的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及其厚度

      • 3.1.17 找平层或找平层兼面层与下一层构造应结合牢固,

      • 3.1.18 建筑地面隔离层的层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中表

      • 3.1.19 公共建筑的地面和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

    • 3.2 常用建筑地面

      • 3.2.1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大量人员走动或残疾人、老年人

      • 3.2.2 公共场所的门厅、走道、室外坡道及经常用水冲洗或

      • 3.2.3 室内环境具有安静要求的地面,其面层宜采用地毯、

      • 3.2.4 供儿童及老年人公共活动的场所地面,其面层宜采用

      • 3.2.5 地毯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有防

      • 3.2.6 舞厅、娱乐场所地面宜采用表面光滑、耐磨的水磨石

      • 3.2.7 要求不起尘、易清洗和抗油腻沾污的餐厅、酒吧、咖

      • 3.2.8 室内体育运动场地、排练厅和表演厅的地面宜采用具

      • 3.2.9 存放书刊、文件或档案等纸质库房地面,珍藏各种文

      • 3.2.10 有采暖要求的地面,可选用热源为低温热水的地面

    • 3.3 清洁、洁净、防尘和防菌地面

      • 3.3.1 有清洁和弹性要求的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 3.3.2 有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建筑地面,其面层应平整、

      • 3.3.3 有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地面不宜设变形缝,空气洁

      • 3.3.4 采用架空活动地板的建筑地面,架空活动地板材料应

      • 3.3.5 药品生产厂房的地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药工

    • 3.4 防静电地面

      • 3.4.1 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有防静电要求的地面面层,应采用

      • 3.4.2 导静电地面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3.5 耐磨和耐撞击地面

      • 3.5.1 通行电瓶车、载重汽车、叉车及从车辆上倾卸物件或

      • 3.5.2 通行金属轮车、滚动坚硬的圆形重物、拖运尖锐金属

      • 3.5.3 行驶履带式或带防滑链的运输工具等磨损强烈的地面

      • 3.5.4 堆放金属块材、铸造砂箱等粗重物料及有坚硬重物经

      • 3.5.5 直接安装金属切削机床的地面,其面层应耐磨、密实

      • 3.5.6 有气垫运输的地面,其面层应密实、不透气、无缝、

    • 3.6 防腐蚀地面

      • 3.6.1 经常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地面,其面层材料应根据腐

      • 3.6.2 有大型设备且检修频繁和有撞击磨损作用的地面,应

      • 3.6.3 防腐蚀地面局部有滴漏腐蚀介质的部位,宜采用局部

      • 3.6.4 防腐蚀地面应少设地面接缝,并宜采用整体垫层。

      • 3.6.5 防腐蚀地面坡向地漏或排水沟的坡度:底层地面不宜

      • 3.6.6 防腐蚀地面与墙、柱交接处应设置与地面面层材料相

      • 3.6.7 采用块材面层,其结合层和灰缝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

      • 3.6.8 符合下列情况的防腐蚀地面,应设隔离层:    

      • 3.6.9 防腐蚀地面的隔离层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3.6.10 防腐蚀地面的隔离层应具有整体性和严密性;踢脚

      • 3.6.11 树脂砂浆、树脂细石混凝土、涂料等整体防腐蚀地

      • 3.6.12 底层防腐蚀地面宜采用混凝土垫层,其混凝土强度

      • 3.6.13 防腐蚀地面应低于非防腐蚀地面,且不宜低于20

      • 3.6.14 防腐蚀地面不宜设变形缝。当必须设置缝隙时,应

    • 3.7 防油渗地面

      • 3.7.1 受机油直接作用的楼层地面,应采用防油渗混凝土面

      • 3.7.2 受机油少量作用的底层地面,宜在水泥类整体面层上

      • 3.7.3 防油渗混凝土地面,其面层不得开裂,面层的分格缝

      • 3.7.4 露出地面的电线管、接线盒、地脚螺栓、预埋套管及

      • 3.7.5 防油渗混凝土、防油渗胶泥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

      • 3.7.6 防油渗胶泥采用玻璃纤维布作隔离层时,应选用耐碱

    • 3.8 其他地面

      • 3.8.1 湿热地区非空调建筑的底层地面,可采用微孔吸湿、

      • 3.8.2 采暖厂房建筑的地面,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

      • 3.8.3 有保温、隔热、隔声等要求的地面,其地面构造及厚

      • 3.8.4 有灼热物件接触或受高温影响的底层地面,可采用素

      • 3.8.5 不发火花的地面,必须采用不发火花材料铺设,地面

      • 3.8.6 不发火花地面的面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 3.8.7 生产和储存食品、食料或药物的场所,在食品、食料

      • 3.8.8 生产过程中有汞滴落的地面,可采用涂刷涂料的水泥

      • 3.8.9 用于0℃以下低温条件储藏货物的地面,应符合下列

      • 3.8.10 湿陷性黄土地区,受水浸湿或积水的底层地面,应

      • 3.8.11 有防辐射要求的房间地面,应按工艺要求进行防辐

  • 4 地面的垫层

    • 4.1 地面垫层类型的选择

      • 4.1.1 现浇整体面层、以粘结剂结合的整体面层和以粘结剂

      • 4.1.2 以砂或炉渣结合的块材面层,宜采用碎(卵)石、灰

      • 4.1.3 通行车辆以及从车辆上倾卸物件或在地面上翻转物件

      • 4.1.4 生产过程中有防油渗要求及有汞滴漏的地面,应采用

      • 4.1.5 有水及浸蚀介质作用的地面,应采用刚性垫层。

    • 4.2 地面垫层的要求

      • 4.2.1 底层地面垫层材料的厚度和要求,应根据地基土质特

      • 4.2.2 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垫层或钢纤维混凝土垫层的

      • 4.2.3 主要地面荷载为大面积密集堆料、无机床基础的普通

      • 4.2.4 垫层的防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季节

      • 4.2.5 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垫层兼面

      • 4.2.6 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

      • 4.2.7 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

      • 4.2.8 三合土垫层宜采用石灰、砂与碎料的拌合料铺设,其

      • 4.2.9 炉渣垫层宜采用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

  • 5 地面的地基

    • 5.0.1 地面垫层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地基上。对于铺设在淤

    • 5.0.2 利用经分层压实的压实填土作地基的地面工程,应根

    • 5.0.3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

    • 5.0.4 地面垫层下的填土应选用砂土、粉土、黏性土及其他

    • 5.0.5 直接受大气影响的室外堆场、散水及坡道等地面,当

    • 5.0.6 有大面积地面荷载的厂房、仓库及重要的建筑物地面

    • 5.0.7 压实填土地基的压实系数和控制含水量,应符合现行

    • 5.0.8 压实系数应经现场试验验证。

  • 6 地面的构造

    • 6.0.1 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宜为面层、垫层和地基;楼层

    • 6.0.2 地面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6.0.3 底层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

    • 6.0.4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应紧密相贴,不得设置隔离材

    • 6.0.5 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宜设伸缝,间距宜为30m,

    • 6.0.6 大面积密集堆料的地面,其混凝土垫层的纵向缩缝和

    • 6.0.7 设置防冻胀层的地面采用混凝土垫层时,纵向缩缝和

    • 6.0.8 直接铺设在混凝土垫层上的面层,除沥青类面层、块

    • 6.0.9 当需要排除水或其他液体时,地面应设朝向排水沟或

    • 6.0.10 疏水面积和排泄量可控制时,宜在排水地漏周围设

    • 6.0.11 底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修正地基高程筑坡。楼层

    • 6.0.12 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6.0.13 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5%。排水沟宜设

    • 6.0.14 地漏四周、排水地沟及地面与墙、柱连接处的隔离

    • 6.0.15 有水或其他液体流淌的地段与相邻地段之间,应设

    • 6.0.16 有水或其他液体流淌的楼层地面孔洞四周翻边高度

    • 6.0.17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应设置防水隔离层

    • 6.0.18 在踏步、坡道或经常有水、油脂、油等各种易滑物

    • 6.0.19 有强烈冲击、磨损等作用的沟、坑边缘以及经常受

    • 6.0.20 建筑物四周应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明沟。

  • 附录A 面层、结合层、填充层的厚度及找平层的厚度和隔离层的层数

    • A.0.1 面层材料强度等级及厚度,应符合表A.0.1的规

    • A.0.2  结合层材料及厚度,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 A.0.3 填充层材料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及其厚度,应符合表A

    • A.0.4 找平层材料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及其厚度,应符合表A

    • A.0.5 建筑地面隔离层的层数,应符合表A.0.5的规定

  • 附录B 混凝土垫层厚度

  • 附录C 混凝土垫层厚度计算

    • C.1 一般规定

      • C.1.1 混凝土垫层厚度的计算,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

      • C.1.2 混凝土垫层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应满足

      • C.1.3 混凝土垫层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应按表C.1

      • C.1.4 混凝土设计指标,应按表C.1.4采用。 表C.

      • C.1.5 压实填土地基的变形模量,应按表C.1.5的规定

      • C.1.6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混凝土垫层厚度时,其综合

      • C.1.7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混凝土垫层的相对刚度

    • C.2 地面荷载计算

      • C.2.1 地面荷载根据其支承面的数量、间距及几何形状,可

      • C.2.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单个圆形荷载计算:  

      • C.2.3 当量圆形荷载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C.2.4 多个荷载与等效荷载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C.2.5 圆形或当量圆形荷载计算半径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

      • C.2.6 荷载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 荷

      • C.2.7 临界荷载区域,应选择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板角等最

      • C.2.8 荷载区域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Ro

      • C.2.9 临界荷载区域应按最不利荷载作用于板角时,由夹角

      • C.2.10 荷载影响角(图C.2.10),可按下列公式计

    • C.3 垫层厚度计算

      • C.3.1 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单个圆形或当量圆

      • C.3.2 缩缝为平头缝构造的混凝土垫层,荷载作用于板中时

      • C.3.3 混凝土垫层,当圆形或当量圆形荷载计算半径与相对

收藏 相似条文

1.0.1 为使建筑地面设计能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护环境、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